- 摄影及视频拍摄构图用光从入门到精通
- 曹茜编著
- 1431字
- 2025-04-16 13:02:38
镜头焦距对构图的影响
所有摄影作品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镜头拍摄出来的,而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成像特性,除了50mm标准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视角刚好与人眼的视角相同,其他各类镜头都有着或大或小的视角变化,也因此能拍摄出一些特殊的,甚至是人眼根本无法观察到的画面。因此,在使用不同的镜头进行拍摄时,有不同的构图要点,下面分别介绍不同镜头的构图要点。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焦距通常为18~35mm,由于焦距短,所以拥有很宽广的视角。常见的广角镜头有24mm、28mm和35mm等规格。
广角镜头使画面中远近物体的大小比例变得悬殊,前景景物的线条被夸大,后景景物显得更小,再加上前景影调重,后景影调轻,因此会增强形线透视和空气透视效果,所以在拍摄具有辽阔的天空、宽广的水面或田野等题材时非常理想。
当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特写或近景照片时,容易使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产生变形,尤其是用广角镜头俯视拍摄人物,会丑化人物,使人物显得头大身体短小,但在拍摄儿童时,反而能够使其显得更加可爱,所以拍摄人像时要酌情使用。
恰当利用广角镜头的像差畸变会营造一种新奇感,使照片视觉效果不落俗套,呈现出一种新的境界,这正是运用广角和超广角镜头构图的要点。

广角镜头下的画面纵深效果较强,结合小光圈可获得良好的空间感,将画面的前景及背景细节也表现得很细腻(焦距:20mm┆光圈:F18┆快门速度:30s┆感光度:ISO100)
中焦镜头
中焦镜头的焦距比标准镜头长,而视角比标准镜头窄,在拍摄时能将景物放大、拉近。通常来说,85~135mm焦距范围的镜头被称为“中焦镜头”。
中焦镜头能使画面不产生变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背景,还可以使画面主体突出。不易产生变形的特点使该焦段镜头在人像摄影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中焦镜头很适合用来拍摄人像,对人物的肢体动作及背景环境有良好的表现(焦距:85mm┆光圈:F3.2┆快门速度:1/200s┆感光度:ISO100)
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主要用于近距离拍摄物体,它具有1∶1的放大倍率,可以获得物体实际大小与成像大小相等的效果,其等效焦距通常为60mm、100mm、105mm和180mm等。
使用微距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通常景深很浅,被拍摄的对象在画面中显得很大,因此在构图时要注意运用明暗对比、虚实对比及色彩对比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微距镜头被广泛应用,如花卉摄影、昆虫摄影等拍摄题材。

使用微距镜头可以拍摄出浅景深效果的画面,红色的瓢虫在绿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焦距:60mm┆光圈:F13┆快门速度:1/200s┆感光度:ISO100)
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也被称为“远摄镜头”,具有“望远”功能,有利于拍摄距离较远、体积较小的景物。长焦镜头的等效焦距通常在135mm以上,而3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常被称为“超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常见的焦距有135mm、180mm、200mm和300mm等。
长焦距镜头强烈压缩了画面的视觉空间,减弱了透视效果,造成了画面中景物比例的接近和紧凑感。这种“拥挤”的感觉给人一种“排山倒海”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因此,长焦镜头适合拍摄拥挤、热闹、竞争激烈的场面,使画面产生一种局促感、紧迫感、竞争感,比如拍摄体育比赛中的马拉松竞赛、自行车竞赛、喧闹的街道和自由市场等。
另外,由于长焦镜头视角较小,能拍摄到的景物较少,所得到的画面也就偏于简洁。
利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的空间感会被大大压缩,从而在画面中能获得小景深的画面效果,画面背景变得模糊,因此可以利用虚实对比手法来进行构图,以突出画面主体。

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抓拍人物的动作及表情,可以使模特表现得更加自然,压缩、虚化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主体(焦距:200mm┆光圈:F5.6┆快门速度:1/320s┆感光度:ISO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