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绪≠“坏事”

情绪问题知多少

我是陈思,小灰的同班同学。我从小跟着爷爷在乡下长大,后来才转校过来。我每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忧虑,担心同学们不喜欢我,担心老师讨厌我,担心自己会惹祸……我越是想摆脱忧虑的情绪,反而越陷越深。上星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苗老师说情绪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情绪也可以发挥好的作用,真是这样吗?

案例时间

1960年1月,年过40的安东尼·布尔盖斯得知自己患了脑癌,医生预判他最多能活一年。由于破产,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自己的妻子琳娜,而她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寡妇了。处在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妻子今后生活的忧虑中,他只能尽可能地和时间赛跑。

布尔盖斯知道自己有写小说的潜质,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职业作家。为了给琳娜多留点钱,他开始尝试写小说。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病故,那段时间,布尔盖斯带着忧虑,没日没夜地写作。在步入1961年之前,他居然写完了5部小说。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布尔盖斯还活着!他的病情开始好转,癌细胞也逐渐消失了。此后,布尔盖斯一直坚持写小说,他一生写了70多部书,可以说是一位极为高产的作家。

假如没有那个可怖的死亡预言,假如布尔盖斯没有对妻子深深的忧虑,也许他根本就不会从事写作,而是在破产的痛苦中度过余生。有时候,恐惧和忧虑并不会打垮一个人,反而会把他身上隐藏的巨大力量激发出来。

卡耐基如是说

良性情绪对我们自然是有利的。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更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从而身心愉悦,有利于身体健康,并能让我们在良好的情绪中发展壮大自己。

但不良情绪同样具有积极的一面。有科学家认为,负面情绪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生物与生俱来的特征,一味地抑制负面情绪是有害无益的。一味地否定、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压力。如果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情绪,就能掌控与转化不良情绪,并赋予其新的价值。如在遇到危险时,人会自然产生害怕的情绪,但也可以转而激发出更多的能量与之对抗或逃离,以达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目的。

你可以这样做

如何让情绪发挥好的作用?

../Images/43089-7-01.jpg增加自己的良性情绪。

良性情绪能够让人更幸福,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处于积极情绪中,人的注意范围变得更广,想象力变得更活跃,能够大幅度提升调节情绪、解决问题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中不妨想办法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如回忆一件美好的往事,接受一点小小的善意,甚至只是看个喜剧、逗一逗小动物等。

如果陈思刚转校不久,面对前来搭讪的小灰,他该怎么办呢?

../Images/43089-8-01.jpg

../Images/43089-8-02.jpg

../Images/43089-4-01.jpg学着接受不良情绪。

产生消极情绪是人们面对挫折的正常反应,无法完全避免和消除。与其压抑、否认不良情绪,不如承认、接受它们。因为一味地压抑,反而不利于内心情绪的释放,只会增加不良情绪的积累。所谓“接受”,就是承认自我情绪的真实性,以此来正视我们的不良情绪。

设想一下,如果陈思没有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因此感觉非常沮丧,他该怎么开导自己?

../Images/43089-9-01.jpg

../Images/43089-9-02.jpg

../Images/43089-9-03.jpg挖掘不良情绪的潜在能量。

愤怒、焦躁等不良情绪由大脑的情绪控制区产生,并刺激大脑,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生成愤怒、焦躁的情绪和动作。但是与此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反而会更加集中,能提高反应能力,更容易激发创造力。如恐惧可以促使人面对危险迅速作出反应;忧虑能使人将注意力凝聚,为某件事做好准备。因此,将不良情绪加以挖掘利用,也可以转变成好事。

马上要考试了,陈思非常紧张,面对这样的情绪他该怎么办?

../Images/43089-9-04.jpg

../Images/43089-9-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