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国家对“夜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夜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夜间城市活力成为各大城市决策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聚焦“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打造“夜津城”、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2022年8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显示,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评价课题组通过传播力、创新力、成长力、产业规模、商圈流量等维度对中国城市夜经济进行专业评价,天津首次成为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强城市之一。但相较于北京、上海、青岛、武汉和长沙等城市,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仍显现出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推进“夜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升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变得十分必要。

本书依托大数据研究技术,明确夜间城市活力的具体内容和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夜间城市活力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可视化地表达城市夜间活力的活力等级、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并对典型区域所表现出来的代表性特征进行现象总结和成因探索。继而研究昼夜城市活力的时空流动特征,并通过量化和筛选昼夜城市活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接着依据各研究单元活力流动的时间特征,从休息日与工作日中聚类出14类典型城市活力流动时空模式,同时借助POI数据并利用算法模型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识别,分析不同昼夜城市活力流动时空模式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最终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天津夜间城市活力的提升策略,并为掌握城市夜间活力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制定城市的夜间活力提升策略提供方法支撑与决策依据。

本书获得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推进‘夜经济’背景下天津夜间城市活力提升策略研究(TJSR20-008)”的资助。出版之际,特别感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王巧叙、刘浩宇、杨洪杰同学在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方面提供的帮助。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张秀芹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