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灵枢真境

白光消散后,许明远眨了眨眼,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为之一窒——他站在一片悬浮的平台上,四周是无边云海,九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在云中若隐若现,按九宫八卦方位排列。正中央是一座巍峨大殿,朱漆金瓦,匾额上“灵枢真境“四个大字金光流转,比幻象中看到的更加震撼。

“这是...仙境吗?“许明远喃喃自语。

“不是仙境,是秘境。“周雨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父亲笔记里提到过,真正的武夷宫不在凡间,而在'天地之隙'。“

许明远转身,看见周雨桐站在不远处的一座白玉桥上,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指轻抚桥栏上精美的浮雕——那些图案与玉佩上的符文如出一辙。

“你没事吧?“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随即相视一笑。

许明远活动了下筋骨,惊讶地发现体内那个一直不安分的气旋此刻平稳如湖,阴阳二气和谐交融,再无之前的痛苦。“一进来就好了,好像这里的环境本身就有调理作用。“

周雨桐点头:“秘境中的灵气浓度是外界的百倍。看那里——“她指向大殿方向,“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连接平台与大殿的是一条蜿蜒的白玉长廊,两侧云气缭绕,偶尔有灵禽飞过,发出清越的鸣叫。许明远每走一步,都感觉体内的气息更加充盈,武当山修行多年都未曾有过如此舒畅的感觉。

“等等,你看这个。“周雨桐突然停在长廊一侧的壁画前。

壁画描绘的是一对古代修行者的故事:一位道袍男子手持银针为百姓治病,旁边站着一位女冠,两人神情亲密。后续画面中,女冠怀孕生子,而男子则在一座山峰上建造宫殿。

“这是...灵枢派创始人的故事?“许明远猜测。

周雨桐指向壁画角落的一行小字:“'灵枢子与太和玉女结缘于此,共创针药之道'...太和?那不是...“

“武当山的别称。“许明远心头一震,“所以灵枢派创始人真的与武当有关联!“

继续前行,后面的壁画更加明确——灵枢子与太和玉女的后代分为两支,一支继承灵枢针法,一支传承武当内功。两派约定,千年之后必有传人相遇,合二为一。

“这就是玄微师叔说的约定...“周雨桐轻声道,突然瞪大眼睛看向许明远,“难道你...“

许明远也反应过来:“所以我天生对灵枢针法有感应?因为血脉中既有武当传承,又有灵枢派的...“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这种冥冥中的安排,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深远。

长廊尽头是大殿的正门。两扇朱漆大门上各镶嵌着半块玉佩图案,与许明远和周雨桐持有的正好对应。无需言语,两人同时取出玉佩,嵌入凹槽。

大门无声滑开,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殿内空间比外观看起来更加广阔,中央是一个圆形水池,与外面洞厅中的如出一辙,只是大了数倍。水池周围立着九尊人像,每尊手中持着不同形态的银针。

“灵枢九针的创造者...“周雨桐敬畏地行礼。

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池上方悬浮的一面巨大铜镜,镜面不是普通的青铜,而是一黑一白两种金属熔铸而成,形成完美的太极图案。

“阴阳镜!“周雨桐激动地拉住许明远的手,“父亲笔记里提到过,这是灵枢派镇派之宝,能照见人体气机流转!“

许明远走近铜镜,惊讶地发现镜中的自己不是普通的倒影,而是由无数流动的光线组成的人形,清晰显示出体内每一处经脉和穴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丹田处那个旋转的气旋,黑白二气如两条小鱼般追逐嬉戏。

“太神奇了...“他伸出手,指尖碰到镜面时,一圈涟漪荡漾开来。更奇妙的是,体内的气旋也随之波动,仿佛镜面与身体产生了某种共鸣。

周雨桐也来到镜前,她的“镜像“同样由光线构成,但更加纤细柔和,心脏位置有一个小小的光点,与许明远的气旋遥相呼应。

“这就是'灵犀一点'留下的联系。“她轻声道,“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许明远突然有个想法:“这镜子能不能帮我彻底控制气旋?“

“理论上可以。“周雨桐思索着,“阴阳镜能照见气机本质,配合灵枢九针,或许能帮你达到'气脉周天'的境界。“

她让许明远盘坐在镜前,自己则取出九针。在镜子的映照下,两人能清晰地看到每一针下去后,许明远体内气息的变化。

“第一针,定阳。“周雨桐将一根赤红短针刺入许明远头顶百会穴。

镜中显示,一股暖流从针尖注入,沿着督脉下行,最终汇入气旋的阳鱼眼中。气旋转速略微加快,但依然稳定。

“第二针,安阴。“一根漆黑长针轻轻刺入许明远脐下关元穴。

这次是寒流涌动,沿着任脉上行,注入阴鱼眼。气旋开始有规律地膨胀收缩,如同呼吸。

一针接一针,周雨桐全神贯注地操作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许明远则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仿佛灵魂出窍,从镜中俯瞰着自己的身体。他能看到每一缕真气的流动,每一处穴位的开合,甚至能预判下一针将要落在何处。

当第八针“调和“刺入膻中穴时,异变突生。镜中的气旋突然失控,疯狂旋转起来,黑白二气不再分明,而是混作一团。许明远全身剧震,皮肤忽红忽白,痛苦地弯下腰。

“坚持住!“周雨桐急忙取出第九针——那根通体透明的水晶针,“最后一针,'归真'!“

水晶针悬在许明远眉心前三寸,没有真正刺入,但镜中显示一道金光从针尖射出,直贯气旋中心。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混乱的气旋被金光一分为二,黑归黑,白归白,旋转方向也由逆转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太极图。

“成功了!“周雨桐欢呼。

许明远睁开眼,世界在他眼中已经不同。无需刻意运功,他就能感知到周围灵气的流动,甚至能“看“到周雨桐体内气血的运行。更神奇的是,他心念一动,就能让体内真气转为纯阳或纯阴,或者任意比例的组合。

“这就是'气脉周天'...“他站起身,尝试引导一缕阳气到指尖,那手指立刻变得通红发热;转为阴气,则覆上一层薄霜。

周雨桐突然扑上来抱住他:“太好了!你终于不用再受苦了!“

许明远僵在原地。周雨桐的身体温暖柔软,发丝间的药香萦绕鼻尖,让他的心砰砰直跳。两人从未如此亲近过,即使在施展“灵犀一点“时也没有。

周雨桐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但没有立即松开,而是慢慢抬头,与许明远四目相对。她的眼睛在秘境的光线下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里面盛满了许明远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呼吸交融。就在许明远几乎能尝到她唇上的甜味时,阴阳镜突然发出一声清鸣。镜面泛起涟漪,浮现出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影——清虚道长!

“师父?“许明远惊讶地后退一步。

镜中的清虚道长似乎能看见他们,微笑着颔首:“明真,别来无恙。“

周雨桐慌忙整理衣衫,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许明远也好不到哪去,结结巴巴地行礼:“师、师父,您怎么...“

“阴阳镜可沟通两界。“清虚道长捋须笑道,“看来你已找到自己的道了。“

许明远低头:“弟子愚钝,至今才明白师父'道在红尘'的深意。“

清虚道长看向周雨桐:“这位就是灵枢派当代传人吧?果然灵气逼人。“

周雨桐恭敬行礼:“晚辈周雨桐,见过前辈。“

“好,很好。“清虚道长满意地点头,“灵枢子与太和真人的千年之约,今日终于得偿。明真,你体内流着两派血脉,注定要担此重任。“

许明远心头一震:“师父早知道我的身世?“

“收你为徒时便知。“清虚道长语重心长,“如今你二人既得灵枢真传,当谨记医者仁心,济世为怀。“

话音刚落,镜面再次波动,清虚道长的影像开始模糊:“五龙宫...危险...速来...“话未说完,影像便消散无踪。

“五龙宫?“许明远皱眉,“武当山的五龙宫?“

周雨桐若有所思:“记得我说过武夷宫的建筑风格很像五龙宫吗?也许两处秘境本是一体...“

突然,整个大殿轻微震动起来。阴阳镜发出警告般的嗡鸣,镜面显示出洞厅中的景象——林默正焦急地四处张望,而他脚边躺着玄冥子的尸体!更可怕的是,石壁上用血写着几个大字:“五龙宫见“。

“不好!林默有危险!“许明远拉起周雨桐就往外跑。

两人匆忙穿过长廊,回到入口平台。来时的大门已经变成一面石墙,唯有两块拼合的玉佩悬浮在空中,发出柔和的光芒。

“怎么出去?“许明远焦急地环顾四周。

周雨桐取下玉佩,思索片刻后说:“既然是灵枢派秘境,应该用灵枢针法...“

她取出水晶针,在虚空中划出一个符文。针尖过处,留下一道金光轨迹。当成最后一笔时,符文猛地一亮,石墙上出现一道光门。

“走!“周雨桐抓住许明远的手,两人一起跨入光门。

眼前一花,他们已回到洞厅中。林默见到他们,如见救星般冲过来:“你们终于回来了!出大事了!“

玄冥子的尸体就躺在水池边,死状可怖——全身干瘪如木乃伊,眼睛却瞪得极大,仿佛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更诡异的是,他胸口有一个焦黑的手印,深可见骨。

“谁干的?“许明远蹲下检查。

“不知道。“林默声音发抖,“你们进入石门后,我守着洞口。突然听到一声惨叫,跑过来就看到这样了...还有墙上的字...“

许明远查看那些血字,发现字迹边缘有细微的灼烧痕迹,与玄冥子胸口的伤如出一辙。

“五龙宫见...“周雨桐轻声重复,“是敌是友?“

许明远摇头:“不管是谁,能轻易杀死玄冥子这种高手,实力深不可测。“他想起清虚道长的警告,“我们必须尽快赶去武当山。“

林默推了推眼镜:“我...我也去吗?“

许明远和周雨桐对视一眼,同时点头。经过这次试炼,林默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忠诚。

“三人行必有我师。“许明远拍拍林默的肩膀,“你的医学知识对我们很有帮助。“

离开山洞时,夕阳已经西沉。三人沿着来路返回,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沉重。玄冥子的惨死、神秘的血书、清虚道长的警告...这一切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许明远摸了摸怀中的《灵枢经》抄本和九针,又看看身旁的周雨桐。无论前方有什么危险,至少他们不再孤单。千年之约,两派传承,如今都系于他们一身。

山路蜿蜒,三人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很长。远处,一轮满月正从山脊上升起,苍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