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焦勖

朱慈烺回到潜邸书房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他独自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烛火发呆。

坤宁宫周皇后的那声“太子殿下“犹在耳畔,字字如针刺骨。

“小爷?小爷?”

丘致中在门外轻轻唤道,朱慈烺这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何事?”

丘致中轻手轻脚推门而入,站在他面前躬身道:

“周侍卫和唐把总复命来了,嘉定伯府已经被锦衣卫会同东厂的接手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良久道:

“将他们,还有吴先生都唤来书房议事吧。”

不稍片刻,几人便鱼贯而入,唐朝臣甲胄都未卸,周显则还是穿着百姓的衣服,显然也是刚刚回来。吴有性则还是一副素色衣袍,众人正要行礼。朱慈烺抬手虚扶:

“不必多礼,夜深事急,且坐下说话吧。”

见几人仍踌躇不敢就坐,他只能加重语气道:

“若不坐,便是抗命。”

几人闻言这才小心翼翼落座,朱慈烺目光缓缓扫过几人,周显与唐朝臣两个武将,吴有性一个医生,身边丘致中和李守忠两个太监,这就是此刻他全部班底了,竟无一个文臣。

想到文臣,朱慈烺想到了李明睿,自从那日与李明睿书房密议后,这位东宫属官除了日常点卯当值,竟未再与他私下交谈。

“殿下?”

周显的声音将朱慈烺拉回现实。他收回思绪,目光重新聚焦在几人身上:

“如今父皇已让本宫重新总理防疫。”

“周显,你遣些人手明日与吴先生重新接管养济院,石灰、艾草等防疫之物,一应恢复供应。”

闻言周显与吴有性起身拱手应是。

朱慈烺转身看向身旁的李守忠开口道:

“李典玺,明日你便去顺天府,将仓库与账房。一应接管过来。”

李守忠闻言,心头高兴,自从随太子出宫以来,他这位东宫典玺官,除了跑腿传话,还是头一回被委以实差,说明太子开始信任他了,他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道:

“奴婢领命。定不负小爷所托。”

朱慈烺微微颌首,又开口道:

“一应账目,沿用东宫新制。”

李守忠听出这暗含警告的话,急忙应道:

“奴婢明白,必严查账目,绝无疏漏。”

朱慈烺轻轻的“嗯”了一声,便没再出声,书房内一时静默,唯有烛火摇曳,映的众人脸上忽明忽暗,朱慈烺环视一圈,挥手道:

“唐把总留下,其余人都先退下吧。”

几人对视一眼,起身告退,唯有吴有性迟疑未动,朱慈烺看了他一眼:

“吴先生还有事?”

吴有性犹豫片刻,终是出声道:

“殿下,小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小民观殿下气色不佳,应是近日太过操劳,小民斗胆请殿下稍作歇息,以免...”

朱慈烺抬手止住他的话,淡淡道:

“先生好意,本宫心领了。只是如今局势,容不得半分懈怠。”

吴有性见他神色坚决,只能叹息一声,躬身退下。

待几人离去,朱慈烺目光转向唐朝臣:

“唐把总,新兵操练如何?”

唐朝臣抱拳道:

“回殿下,自殿下吩咐,卑职不敢懈怠,三百新编兵士日夜操练,已初见成效。”

朱慈烺点了点头又改口问道:

“勇卫营老卒精火器吗?”

唐朝臣面露难色,抱拳道:

“勇卫营老卒都是九边精锐,火器自是操练纯熟,只是...”

他迟疑片刻,咬牙道:

“兵仗局发下来的鸟铳十支铳总有三四支会炸膛,兄弟们宁可用三眼铳,虽说射程近些,好歹发完铳子还能当钝器使。”

朱慈烺沉吟片刻问道:

“鸟铳为何会炸膛?是铁料不佳,还是铳管太薄?”

唐朝臣苦笑一声:

“殿下明鉴,兵仗局所造鸟铳,由于工匠偷工减料,铳璧厚薄不均,装药稍多便会炸裂。”

他顿了顿又道:

“且铳管内部粗糙,铳子塞进去,射程近不说,还常卡膛,兄弟们宁可带弓箭,也不愿意用这些。”

朱慈烺眉头紧锁,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他对后世步枪发展史不了解,对这个时代的火器的构造也只是停留在传教士朝贡给崇祯的那几支西洋火铳而已。

不过他隐约记得明末京城有几位精通火器的专家,突然,一个名字在他脑中闪过...焦勖。

此人曾与西洋传教士合作编译《火器挈要》,对火器制造颇有研究,若能寻得到他,对朱慈烺以后的帮助会非常大。

朱慈烺抬眼看向唐朝臣,沉声问道:

“唐把总,你可曾听闻一个叫焦勖的人?”

唐朝臣一愣,思索片刻摇头道:

“回殿下,卑职未曾听闻。”

朱慈烺略感失望,但转念一想,焦勖此时未必已成名。

就是不知道如今《火器挈要》成书没有,如果贸然插手,恐怕这本集火器大成的书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但朱慈烺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如今李自成恐怕已经在西安筹备称帝事宜了,关外建奴也是虎视眈眈,他实在等不得了。

他转身对丘致中道:

“丘伴伴,你明日去顺天府打听焦勖此人,若民间寻不到,便去兵仗局问问。”

丘致中躬身应是,朱慈烺揉了揉眉心,挥手道:

“今日便议到这里,你们且退下吧。”

唐朝臣与丘致中同时行礼:

“卑职、奴婢告退。”

待二人退下后,朱慈烺独自沉思,他知道明末的火器技术并非落后西方,而是受制于腐败的军工体系和粗劣的制造工艺。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焦勖、火器、西洋铳、锻造工艺。

他现在寻找焦勖并非马上要制造火器,毕竟如今要制造精良的火器时间上也不够,眼下京城危如累卵,即便造出来了也难挽狂澜。

更重要的是若被崇祯察觉东宫私铸兵器,恐怕自己将会被软禁,到时候一切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焦勖这等人才绝对不能留给流寇或建虏,当务之急是借防疫之名将他送出京城。

“小爷,该歇息了。”

丘致中不知何时又返了回来,朱慈烺望向窗外渐沉的夜色,轻叹一声: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