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员渠之战
- 穿越吕布:草根活该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199字
- 2025-05-08 13:46:09
第七十二章员渠之战
随着一声号角吹响,汉字军旗与吕字军旗同时屹立于北部的高地上,吕布便带着身边八百余并州兵,释放出战马的全部力量,向于阗尚未结稳的军阵开始了冲锋。
战马沿着较高的地形向下猛冲,十里的间隔,对于战马来说,即使不全速前进也只需要一刻钟的功夫。
随着马蹄在员渠城外的草原上掀起滚滚烟尘并引发隆隆轰鸣,于阗的士兵不可避免的察觉到了吕布军的接近。
此时,他们的后军正在向前军靠拢,而前军在吕布接近的这段时间内,已经与丛江王子短兵相接。
吕布并没有把冲击的目标放在敌人在城下的军营里,而是以敌方侧翼后方,正在集结的后军为目标。这里敌军的阵型不整,在吕布看来,这里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吕布的骑兵冲击战术,是在这个时代连中原也尚未普及的战术。这种突击骑兵虽然冲不动那些严阵以待的步兵阵,但对于没结成阵势的乱军,却往往能起到极强的打击能力。
显然,于阗人并没有对付这种战术的经验,他们也从未遇上如此强大的冲击骑兵,当吕布的骑兵还在千步开外时,他们就已经开始自乱阵脚。
原本就在营中拥挤,行军也不整齐的这些于阗士兵,因为对来自军阵北侧吕布军的恐惧,开始向南拥挤,随着吕布军更加接近,他们甚至开始自相踩踏。
于阗的军官呢?他们其实也在向后逃命,而即便他们真的有决心去斩杀逃兵,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区别。毕竟这些士兵拿着并不锋利的朴刀,披甲率极低,不光没有像样的盾牌,连长矛这种长兵器都很少,又怎么可能挡的下这些面对檀石槐的亲卫都可以进行突破的并州兵呢?
“杀!!”
军队接触的一瞬间,便是血沫横飞,吕布的画戟只需要一次挥砍,便能终结两三条于阗军的性命。而身后的魏续、成廉等并州将士们也一拥而上,如同尖刀般轻易将于阗军的阵势撕开了一个口子。
沿着后方一路插入,吕布军很快完全进入了于阗军的阵势之中,所到之处,敌军不是被轻易斩杀,就是四处奔逃,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虽然吕布这支并州兵十分强大,但人数毕竟只有八百,八百人保持三角形的突击阵型,突入两万人的敌阵,很快就会被对方的阵型包住,进而四面受敌,体力也会因此而不断消耗。
当因为不断的斩杀敌人,原本的阵型难以维持之后,吕布等人也只能见人就砍,每个人都如虎入羊群般,尽可能多的击杀敌军士兵,并让更多的敌军陷入恐慌。
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吕布要求丛江王子从正面发起了进攻,他们才是这一战的真正主力。
实际上,由于西域地区有着符合西域人的匹配机制,于阗人的军纪自然不整,但焉耆的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两边都是一大群农户和少量牧户,一户人出一个兵进而组成的军队,打架也是拿着朴刀互砍。
而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输赢,就往往是勇气与毅力的比拼。
丛江王子所部虽然经历过一次失败,但坚信汉军会帮助自己的他们,拿出了十分的勇气,拼力杀敌。相对的,焉耆人的前军却看到后军飞溅的血液与恐慌的惨叫,这些人并不知道汉军的具体数量,只知道自己的退路已然被断绝。
虽然人数比对方多一倍,但因为失去了勇气,于阗军开始不断落入下风。更何况,所谓人数优势也并不是很大,因为在吕布将于阗军拦腰斩断时,还有三分之一正要出战的部队被堵在了营地里,自相践踏而死了不少。
吕布在于阗军的后军反复冲杀,一直不让后军得以重整阵型,不知不觉,他们的军队光是击杀就已经达到了三千。
“主公,将士们已经疲惫了……”魏续喊道。
“嗯……”
敌军毕竟人数众多,就算杀,也要杀个半天,随着士兵们变得疲惫,己方的伤亡也必然会开始变多。正因为这样,以少打多其实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魏续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吕布下令撤退。吕布八百人都如虎入羊群般,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些士兵不慎负伤,甚至连一个阵亡都没有。毕竟装备差距,士气差距,训练差距都摆在这里,那些弱小的于阗军想要反杀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兵器的汉军,就只有等汉军人马俱疲,行动放缓之后。
但对吕布来说,在这种远离汉土的地方,哪怕一个伤亡,也是巨大的损失。按说现在撤走,就是伤亡比最大的时候,再打下去,己方的伤亡就可能迅速提升。
不过吕布自认为他们已经在敌军后方创造了极大的混乱,此时敌军应该已经在溃退了才对,但看起来,丛江王子的军队虽然在挺进,但还不能说是势如破竹。
具体来说,如果吕布没有继续骚扰,那么敌方后军一旦接应上来,以人数优势把丛江王子堵回去的可能是极大的。
……
与此同时,丛江王子的脸色也十分凝重。
他意识到吕布似乎真的骗了他,冲入敌军的汉军士兵,并没有想象中的四千人。
他大概意识到,吕布无非是为了激发他的士气,让他的士兵在这场战争中舍生忘死,一举打赢这场仗。
他并不觉得这是个错误的选择,相反,他在心里觉得吕布十分英明。
不过——
“那是俾农将军的帅旗……这仗可难打了。”
身为刚刚上任的西域长史,吕布并不知道俾农是谁。
俾农是于阗王安国妻子的弟弟,算是外戚。他自幼仰慕汉文化,曾追随于阗的侍子进入雒阳四处求学,并于数年后学成回国。
他怀有野心,认为如果西域能够统一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学习汉朝的生产技术,便也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让他们过上向汉天子一般的生活。只不过,汉朝设立西域长史府,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西域小国在此一家独大。
俾农虽然有心改革,但改革总得要钱,而于阗国的体量有限,军队都是动员兵,炼铁量也不如汉朝的九牛一毛。这决定了,于阗国无法仅靠自己开启改革,除非能趁汉朝衰弱,先整合西域势力。
所以,安国此次出兵反叛,实际上是因为俾农从旁挑唆,他说只要统一西域,并发起改革,他就能让于阗的王室成为能与汉天子相匹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