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组内阁

在清算阉党时,朱由检顺便将犯罪大臣的家产全数充公。

足足七十多位阉党成员!这得多少钱?!

尤其是魏忠贤,身为九千岁,他贪污的数目之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关心国家大事,但捞黑钱确实是不遗余力。

据统计,从他家里就抄出了黄金五万两,白银近千两!古董,名画,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

其全部价值甚至比得上大明一年的税收总额!

阉党成员这些年贪赃枉法,大肆敛财,最后却全都为朱由检做了嫁衣。

朱由检很欣喜,这笔钱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毕竟现在大明朝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

阉党这么多人被清除,自然会有许多的官位空出来,急需弥补。

在清理完阉党之后,朱由检就开始着手官员任免的问题。

首先,朱由检直接将王承恩提拔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提督东厂,将原来的掌印太监王体乾降为了秉笔太监。

不过对于之前投靠他的涂文辅,朱由检也没有忘记,将他安排到了司礼监,提拔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如今司礼监的权力结构为,王承恩掌印,王体乾,刘若愚和涂文辅秉笔。

这样王承恩一跃成为了太监中权势最强的人。

但对于王承恩,朱由检是完全信任的,委以重任,没有什么顾忌。

随之朱由检也需要重组内阁。

在明朝的行政体系中,内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首席内阁大学士拥有票拟权,其权力如同以往的丞相,非常关键,具有“宰辅”之称。

内阁成员的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朝堂势力分布。

所以对于内阁成员的选择,朱由检表现得极其慎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朱由检决定将施凤来,黄立极,钱龙锡,韩爌,周延儒,温体仁六人组成新的内阁。

其中黄立极为内阁首辅,钱龙锡为内阁次辅。

朱由检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

首先施凤来,黄立极两人是从前的阉党成员,与东林党为敌。

朱由检握着黄立极身为阉党的证据,可以随时将黄立极裁撤。

因此这个首辅就变成朱由检的提线木偶,利于他控制朝堂。

而钱龙锡,韩爌则是东林党人,敌视施凤来与黄立极。

周延儒,温体仁则两不相干,属于中立派。

因此这三方组合会形成微妙的平衡,不会使得政治生态失衡。

这也有利于朱由检的政令施行,避免正史中东林党一脉一家独大的局面。

.......

第二天上朝,东林党人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

因为他们发现虽然魏忠贤倒下了,但阉党集团并没有彻底死去,仍然留有余党。

这种情况是他们不能够接受的。

好不容易将魏忠贤这个大太监送走了,结果他的势力却没有全灭?

在清除了七十余人的阉党成员后,东林党人顺利填补了这些空缺,这虽然使得东林党的势力大幅提升,但却没有达到往日“众正盈朝”的辉煌。

为此他们必须做出应对.......

内阁大学士钱龙锡率先开炮:“陛下,微臣以为内阁首辅黄立极,施凤来当初与魏忠贤同流合污,乃是阉党余孽。”

“阉党之人大肆贪腐,毫无人性,此等人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内阁,微臣请求将这两人逐出朝廷,贬为庶民。”

韩爌素来与阉党不和,自然支持钱龙锡,出言附和:“陛下,臣以为钱阁老所言有理,施凤来,黄立极两人罪大恶极,应该逐出朝廷,永不录用!”

一时间,东林党人纷纷附和......

而被攻击的黄立极与施凤来两人,根本无法反驳,因为这些人说的都是对的,连他们都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没有处置他们二人。

他们两人就这样静静的站着,仿佛在接受命运的审判.......

而阉党“余孽”们很想出言保住他们两人,但阉党的名头像一把剑一样悬在他们头顶,令他们不敢妄动。

他们需要观望皇帝的态度,再下决断......

朱由检看着朝堂上的众生百态,面无表情,缓缓开口:

“施凤来和黄立极两人,只不过形势所迫,才与魏忠贤同流合污,此乃逼不得已而为之。虽有罪,但罪不至死,着令其罚一年俸禄即可。”

东林党人简直不可置信,仅仅只罚一年俸禄?

而黄立极与施凤来大喜过望。

他们是不是逼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心里很清楚.......而皇帝这么说,就表明......

这也就是说皇帝并不打算处置剩余的阉党!

在一瞬间,阉党与东林党都明白了这个信号。

钱龙锡痛心疾首,说道:“陛下,黄立极和施凤来两人与魏忠贤书信往来密切,绝对是阉党无疑,还请陛下定罪!”

朱由检暗笑不已,说道:“按照钱学士的说法,与魏忠贤信件往来密切的人就是阉党了吗?我怎么记得,钱学士之前与魏忠贤书信也较为频繁呢?”

钱龙锡一时语塞,无法开口.......

当年魏忠贤的势力太大了,几乎是一手遮天,而他虽然没有投靠阉党,但为了自保,还是写过许多信件给魏忠贤,表明自己不想与他为敌。

现在皇帝拿这个说事,钱龙锡根本无法辩驳。

朱由检接着说道:“不知还有哪位大臣想要上书弹劾施凤来和黄立极两人?”

台下众大臣沉默不语,他们都和钱龙锡一样,或多或少都与魏忠贤有过往来,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毕竟出来做官,都是为了生活。现在皇帝明显不想动阉党剩下的人,这时候硬出头,不是找死吗?

朱由检看着台下一片死寂,缓缓开口:“既然所有人没有异议,那之后这件事就休要再提!”

同时朱由检心中想着:“哼!这群东林党人果真不安分!要是他们再敢找不自在,那就休怪他无情!”

朱由检如此自信,就在于这些大臣当初为了和魏忠贤撇清关系,写了无数的信件给他。

现在这些信件就是自己要挟他们的最好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