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BJ打听过了,目前部里的情况确实困难,当前国内所有的大型飞机研发项目中,只有601所的歼八Ⅱ项目获得了足额的经费,其他项目,只能得到部分补贴……”
“可问题是没有钱,咱们所的项目还怎么继续下去……”
“莫部长给出的建议就是让咱们大力发展军转民项目,利用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开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优质民品,自力更生,以民品促军品,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收支循环。”
“咱们都是研发飞机的,让咱们搞民品开发,这有些太那啥了……”
吴炳林显然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
毕竟一直以来,他们这些搞航空技术的人都有一种优越的心理,毕竟他们站在技术的制高点,航空航天可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的最高峰。
所以让他们放下身段去开发民品,心理上有些过不去。
“老吴啊,我知道你不甘心,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咱们现在只能另想办法。”于希明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基地这边的资金也是非常的紧张,有很多配套厂家处境艰难,我的想法是咱们所干脆专门成立一个民品研发小组,配合基地各厂搞民品研发……”
“可咱们的研发任务这么紧张,各科室都是人手短缺,哪有多余的力量去搞民品研发?”
“可是没有经费,咱们的实验怎么做?职工的工资奖金从何而来?”
“这个……好吧。”
吴炳林闻言,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下周一的例会,我会和各科室的主管商量这件事的,初步计划是各科室除了核心技术骨干,都要抽调出一两个人,临时组建成民品研发部门,我来担任负责人,积极与基地各厂家进行协调,进行民品开发工作。”
“那也算我一个吧,我来协助您管理这个小组。”
眼见于希明都能放下身位从事民品开发,吴炳林也只能表态愿意加入。
“对了,于所长,今天那个叫马国强的大学生给你的技术方案看了么,现在的年轻人可真厉害,刚进单位就把方案做出了,比我们当年要强多了。”
吴炳林突然换了个话题问道。
“我已经看过了。”
“怎么样?”
“他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和523惯导系统高度重合……”
“那也就是说,他的方案是抄的?”
惯性制导系统,是利用惯性来控制和导引运动物体驶向目标的制导系统。
这种系统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辐射能量,不易受到干扰。
所以在没有卫星和GPS的时代,惯性制导设备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导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制导。
而我国第一台机载惯性制导装置是‘523惯导’,68年研制成功的,参照的是越战时期从美国战机残骸中收集到的LN-3惯导的残骸碎片。
“确实有小的改进,但都是画蛇添足,没有改到点上。”于希明淡淡的说道。
“我就说嘛,他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做出全新的导航装置。”吴炳林眉头一皱,说道:“看来他就是想投机取巧,回头我要批评他!”
“没那个必要,咱们搞研发的,哪个不是‘抄’出来的?从早年的米格15米格21,到后来的斯贝发动机,没有这些参照的机型,也就没有咱们后来的国产战机型。”
“也是。”吴炳林点点头。
“还有就是现在刚来的这批大学生工作热情很高,咱们一定要让他们把这种热情保持下去,平时要对他们多指点多鼓励,将来他们是很有可能成为咱们所的中流砥柱的。”
“于所长说的对,年轻血液总是好的,有新想法,新点子,不像咱们所里的老职工,个个死气沉沉的,就是技术和能力差了点……”
“你还别说,下午和他们开碰头会的时候,那个叫宋文兴的小伙子还真的给我了一些惊喜。”
“宋文兴?就是那个说要给咱们所进行管理改革的小子?”
“没错,就是他。”
“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管理?况且他的专业是空气动力方面的,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啊。”吴炳林有些不以为然。
“可他有些地方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于希明顿了顿,接着说道:“下午的时候,他还把一份完整的成本控制方案送到了我这里,我研究了一下,觉得其中一些措施确实有可行性……”
“于所长,这小子根本不是管理专业的,况且他刚来,也不可能了解多少咱们所的管理问题……”
“我只看对错,不看专业,只要是对的建议和意见,我都会采纳。”于希明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过去咱们一直沿用的都是工厂的那种管理制度,但这套制度用来管理研究所,确实纰漏很多,尤其是在研发成本控制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成立一个成本核算小组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分钱的经费,都能花在刀刃上!”
“嗯。”吴炳林点点头。
“既然宋文兴是空气动力专业的,那就把他分配到二室吧,让他提前结束实习期,明天让他到老郭那里报道。”
“这个……现在还不行。”
“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宋文兴现在已经被借调到130厂帮助研发民品去了,上个星期林厂长来咱们所求援,宋文兴主动要求过去,我就同意了……”
“主动要求,他还挺有自信么。”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到外边搞民品设计,也是个锻炼的机会。”
“老吴,你可不要觉得民品开发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技术,还需要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实用性,质量和成本都很重要,即便是我亲自上阵,也未必能开发出什么畅销的产品出来……”
“那我……要不要让宋文兴回来?”
“那倒不必,就让他先在130厂呆着吧,熟悉一下基地各厂的情况,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好的。”
吴炳林点点头,随即拎着暖壶去水房打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