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近厉灵:“厉兄,我听说你前些日子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本《五毒掌秘要》?“
厉灵抿了口茶,点头道:“确有此事。“
“哎呀!“杜衡一拍大腿,“你被那江湖骗子坑了!那本破书他卖别人只要二十两!“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本一模一样的蓝皮册子,“你看,我这本才花了十五两。“
厉灵瞥了一眼,嘴角微扬:“无妨,我那本是带批注的孤本,杜兄也练五毒掌?“
“我哪会这个。“杜衡讪讪地收起册子,“不过我有个远房叔叔在衙门当总捕头,武功很是了得。“他突然眼睛一亮,“厉兄若想要什么秘籍,我托他帮你寻来,保证货真价实!“
厉灵放下茶盏:“说来惭愧,在下连最基础的轻功身法都不会。“
“轻功?“杜衡顿时来了精神,“我叔叔的'踏雪无痕'可是一绝!去年追捕江洋大盗,三丈高的城墙一纵就上...“他正说得兴起,园中忽然响起一阵喝彩声。
只见郭青阳已脱去喜袍,一身劲装立于场中。他手持重剑“沧溟“在阳光下泛着乌光。新娘端坐席间,红盖头微微颤动,似在凝神观看。他抱拳环视一周:“承蒙诸位厚爱,郭某献丑了。“
话音未落,剑势骤起。那柄七尺重剑在他手中竟如柳枝般轻盈,一招“万岳朝宗“直刺而出,剑尖颤动间幻出九点寒星。满座宾客只觉劲风扑面,几个酒杯竟被剑气震得“叮当“作响。
紧接着“千古人龙“,剑势陡然转为横削,竟在青石板上划出三尺火星。满座宾客屏息凝神,几个小门派弟子不自觉地往后缩了缩脖子。
“好一招'千古人龙'!“有识货的忍不住叫出声。郭青阳身形一转,剑招已变作“叠翠浮青“,重剑划出的弧光如层层山峦叠嶂。假山旁的几株青竹无风自动,竹叶簌簌而落。
杜衡看得目瞪口呆:“这...这哪是剑法,分明是在搬山填海!“
这正是嵩阳剑派镇派绝学“一十七路嵩阳剑法“,招式看似古朴简单,却将“重、拙、大“三字要诀发挥到极致。
厉灵却注意到,郭青阳每一式转折时,手腕都会微妙地抖动三下。看似笨重的剑招里,竟藏着多重后劲。
“左掌门的'叠浪劲'倒是教得仔细。“邻桌一个老者捋须感叹。
忽然剑势一变,郭青阳腾空而起,重剑在空中划出三道残影,正是嵩阳绝学“三叠浪“。落地时剑尖轻点,整个人竟借力再起,宛如鹞子翻身。满园喝彩声中,那柄七尺重剑在他手中轻若鸿毛。
“好一招'玉龙三转'!“有人惊呼。
最后一式“日照九州“,郭青阳突然暴喝一声,重剑当空劈下。只见一道肉眼可见的剑气破空而出,“轰“地一声将三丈外的假山石一劈为二。断面光滑如镜,竟隐隐泛着青芒。
满园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喝彩。郭青阳收剑而立,额头已见汗珠。新娘急忙上前为他拭汗,却被他轻轻握住手腕。
“好!“
“剑气外放!郭少侠竟已臻此境!“
“嵩阳剑派后继有人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左寒松抚掌大笑,“这一式'独劈华山',已有为师七分火候!“
杜衡半晌才回过神,颤声道:“厉...厉兄,我突然觉得轻功好像也没那么厉害.…还有那什么五毒掌….“
厉灵望着假山断面,若有所思地摩挲着酒杯。那切口处隐约可见七道细如发丝的纹路——正是剑气在石中连续震荡七次的痕迹。自从练就了异种真气,他发现不但自己的眼力六感增加,还有一些武学常识不通自明。
他想起昨晚,用铁掌发出赤炼真气,在出掌瞬间分化成数十道细流,如毒蛇般缠绕上三丈外三百斤重的石磨。致使磨盘空悬三息,落地时已布满细密孔洞。
与郭青阳方才一剑相比,应该是各有千秋。
距离差不多,但是假山是空心的,300斤重的石磨可是实心的。只不过人家剑法使的真是漂亮,轻功招数甚是好看。自己来来去去就只会铁沙掌六招这种普通的外门功夫。
希望杜衡能带给自己好消息。
婚礼在一片欢腾中继续进行。宾客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园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来来来,尝尝这'剑胆琴心'羹!“几个小厮端着青瓷碗穿梭于席间。杜衡舀了一勺,顿时眼睛发亮:“厉兄快尝,这羹里竟有松茸和瑶柱!“
正说着,忽见一群孩童嬉笑着跑来,每人手里都举着柄木剑,模仿着方才郭青阳的招式比划。有个扎着冲天辫的小丫头最是灵巧,一招“玉龙三转“学得惟妙惟肖,引得大人们阵阵喝彩。
“诸位贵客!“司仪突然高声宣布,“新娘要抛绣球了!“
只见新娘手持红绸绣球,在丫鬟搀扶下登上假山亭台。满园未婚青年才俊顿时骚动起来,纷纷往前凑。杜衡也跃跃欲试:“厉兄,咱们也去碰碰运气?“
厉灵笑着摇头:“杜兄请便。“
绣球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最终被个憨厚的镖师接住。众人哄笑中,那镖师红着脸挠头:“这...这可如何是好,俺家里已经说了亲...“
新娘在盖头下轻笑出声,郭青阳爽朗道:“无妨,接住绣球者得喜银十两!“说着亲自将红封送到镖师手中,又引起一阵喝彩。
“吉时到,新人入洞房——“随着司仪长喝,八名红衣小厮举起贴满喜字的灯笼开道。宾客们纷纷起身,将准备好的红枣、花生等吉祥物撒向新人。
杜衡突然捅了捅厉灵:“快看那边!“
只见王掌柜不知何时换上了崭新的靛蓝长衫,正与几个茶商围着左寒松说着什么。老掌门开怀大笑,亲自为他们斟了一杯“天南冰“。
“我说什么来着?“杜衡得意道,“这老狐狸果然另有所图。听说他最近在打通西南的茶路,八成是来攀关系的。“
夜色渐深,园中陆续点起红烛。厉灵望着烛光中欢笑的人群,忽然觉得手中的桂花酿格外醇厚。杜衡已经喝得微醺,正拉着邻桌的镖师吹嘘他叔叔的轻功。
“厉...厉兄,“杜衡晃晃悠悠地凑过来,“明日...明日我就去找叔叔,保管给你弄来最好的轻功秘籍!“
厉灵扶住他,笑道:“那就先谢过杜兄了。“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宾客们三三两两告辞离去,厉灵也搀着杜衡往山门外走。
山门外,杜家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夫见四少爷醉成这样,连忙上前搀扶。杜衡却还惦记着承诺,扒着车框含混不清地喊:“厉兄...等...等着我的好消息...“
马车渐行渐远,厉灵站在月色下,望着嵩阳剑派高悬的红灯笼。夜风拂过,带来远处依稀的笙箫声。他摸了摸袖中剩下的十几两银子,转身向城东走去。
长街上,几个更夫正在收拾喜宴后留下的彩绸。见厉灵经过,年长的那个笑着招呼:“这位公子,可要讨个吉利?“说着递来几颗喜糖。
厉灵道谢接过,糖块在口中化开,甜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