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体育健身

(一)新春运动会

村内的体育环境相对于文化环境而言更为突出。在传统节日中已经提及,每到春节期间,正值村内的中青年返乡在家,于是,村内村民会自发组织一场新春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不限于田径比赛,还包括拔河、斗鸟、斗鸡等趣味项目,热闹异常。村内的运动会是开放式的,虽是黄泥村村民出钱主办,但是邻村邻寨的村民都可以前来参与,黄泥村的体育文化氛围也能借此达到极好的宣传效果。儿童在运动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儿童是作为田径类参赛选手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儿童对这种村内的重大活动抱有巨大热情,他们不仅成群结队来参加,还会吸引家人前来参与,如图2—3所示。

图2—3 黄泥村春节运动会颁奖现场

(注:图片来源于黄泥村村委会。)

(二)篮球场

体育中心也是村内的文化广场,其大部分广场主体是一个篮球场,部分广场是实现地面硬化的空地。麻江县各个村落有许多体育广场,黄泥村也不例外。在黄泥村11个自然寨中,只有两个自然寨由于占地问题没有修建体育文化广场,其余9个自然寨中有5个自然寨篮球场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还有4个自然寨具有硬化地面的活动广场。

篮球场的使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篮球场本应是人群汇聚的运动场所,但是在村内却出现了怪象:篮球场变成了停车场。一般在村内,占用篮球场停车是被允许的行为,前提是谁家举办“红白”喜事时,家中来了许多宾客,为了客人方便停车,主人家可借用篮球场使用。平时无故占用篮球场是不被允许的,但由于缺乏惩罚机制,停车乱象也就难以制止,这也和篮球场使用率不高有关。

篮球场更多发挥的是供村内居民闲聊的聚集作用,篮球场地势平坦,占地大,并且通常向阳而建,在平日里,部分村中留守妇女会带着孩子去篮球场活动。村内5个篮球场中总有长期空余没人的球场,在稍微较大的村组,篮球场也多是见到几个老年人和妇女在一旁闲聊和零零散散嬉戏的小孩,真正打篮球的村民很少。

(三)运动方式和时间

村民选择运动的方式不尽相同,运动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在调查黄泥村的对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村民会每天留有专门的运动时间,大多数村民会把一天的农忙当作锻炼,并以此为借口不参加其他任何锻炼。村内主要参与运动的群体为妇女和小孩,妇女多是参加“广场舞”;小孩子选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小男孩的篮球梦 [24]

小华(化名)是一位就读五年级的小孩,也是一位对篮球痴迷的运动爱好者。暑假里,他每天会进行两次篮球训练,晚饭前17点到18点和晚饭后19点到21点,这两个时间点的气温适中,同时也是篮球场最为清净的时段。暑假里的小华是孤独的“篮球小孩”,因为村内大部分的同龄人对此并无兴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虽不曾提及,但是在人们潜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小华是村里的一股逆流,他热衷于NBA,以詹姆斯为偶像,并励志成为一名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父母对他打篮球的时间严格控制,他大部分时候是以出去和朋友玩的借口来打篮球,他也不敢向父母提及自己的理想,因为等待他的可能是一顿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