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赤水裂天·酒魄初醒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序章

赤水裂天·酒魄初醒

暮色中的赤水河宛如一条凝固的血色绸带,在《圣墟》世界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盘绕。两岸乌蒙山高耸入云,如同一柄柄直指苍穹的利剑,透着冷峻与威严。郎酒庄园坐落在河畔,琉璃瓦上积着千年不化的霜雪,在残阳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庄园深处,六道身影围坐在一尊古朴的青铜酒鼎旁。这尊酒鼎历经岁月洗礼,表面布满了神秘的纹路,散发着古老而庄重的气息。鼎中玉液酒本应是世间极品,此刻却泛着死寂的灰白色,宛如一潭死水,再无往日的灵动与光彩。

李清照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气质婉约,她轻抬皓腕,以指尖轻轻触碰酒面。刹那间,涟漪荡开,却在瞬间凝成冰棱,寒意四溢。她秀眉微蹙,轻声叹道:“这酒,连愁绪都酿不出了。”声音中满是失望与惆怅,仿佛失去了灵魂的寄托。

刘伶则是一副狂放不羁的模样,他仰头将一盅酒一饮而尽,醉眼朦胧,眼神中透着几分迷茫与不甘。“当年我醉卧竹林,酒气能引山鬼共舞,”他忽然大笑着,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如今这圣墟琼浆——”话音未落,他猛然将酒杯掷出,酒液泼洒在地面,所到之处,黑烟腾起,地面竟如同被腐蚀一般,变得焦黑不堪,“不过是一潭腌臜死水!”

就在此时,河心突然传来一阵雷鸣般的巨响,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杜康缓缓起身,他身着玄色长袍,长袍上浮现出金色的酒纹,神秘而庄重。“赤水河本是三界酒脉源头,”他目光深邃,凝视着对岸,“而今酒魄散落人间,圣墟玉液自然失了魂。”他抬起手指向对岸崖壁,只见一道裂痕正在缓缓渗出猩红液体,宛如赤水在泣血,“看,连赤水都在泣血。”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皆是一震,隐隐察觉到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苏轼一袭青衫,风度翩翩,他轻轻拂开袖上飘落的落花,优雅地拈起一枚酒曲。“玉帝封我等为酒仙,原是要镇守这酒脉龙脊。”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可若连凡尘酒魂都湮灭了——”说着,他掌心发力,酒曲瞬间化作齑粉,飘散在空中,“仙酿何存?长生何益?”话语中充满了对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李白突然纵声长笑,笑声豪迈而洒脱,腰间青莲剑铿然出鞘。剑光如电,划过天际,竟劈开云层,显现出一幅奇异的画面:敦煌壁画中的粟特商队正将酒坛倾倒,酒液落地瞬间化作熊熊烈火,焚尽西域魔军。那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众人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位可还记得?”李白剑尖轻颤,画面如破碎的星辰般消散,“酒魄本是人间烽火、血泪、诗情所凝!”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在唤醒众人内心深处对酒魄的记忆与信念。

陶渊明则一直沉默不语,此刻他默然展开《桃花源记》残卷,古老的字迹竟化作纷飞的桃花,飘向赤水。河水触碰到桃花的瞬间骤然沸腾,一幅幅历史画面在水面浮现:巴蜀巫觋祭坛上神秘的仪式、楚地龙舟竞渡时的热闹场景、盛唐酒旗招展下的繁华市井……“溯游五千年,重聚酒魂。”陶渊明抬起头,眸中映出轮回漩涡,眼神坚定而执着,“谁敢同行?”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向众人发出挑战。

李清照神情毅然,她拔下头上的金簪,毫不犹豫地刺破指尖,一滴鲜血滴落河中。血珠沉入河底的刹那,河底缓缓升起九尊兽面酒樽,每一尊酒樽都雕刻精美,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樽内赫然盛着商周青铜酒、战国楚醴、汉宫椒浆……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珍贵的酒文化遗存。“我的漱玉词集,缺了最后一阙。”李清照轻抚酒樽,声音清冷而坚定,“须得亲历酒魄诞灭,方能补全。”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未知挑战的准备。

刘伶见状,大笑着抛出酒葫芦。酒葫芦见风即长,瞬间化作一架青铜鹿车。车辕上刻满了《酒德颂》符文,散发着神秘的光芒,轮毂竟是两枚汉代铜钱,透着古朴与厚重。“乘醉而去,踏史而归!”刘伶豪迈地跃上车头,腰间丝绦坠着的夜郎国巫铃叮当作响,仿佛在为这趟未知的旅程奏响序曲。

杜康神情凝重,他咬破食指,在河面画出血色符咒。刹那间,赤水突然倒流,一条由星光铺就的通道缓缓显现,通道尽头隐约可见仪狄在巴蜀深山中点燃第一簇酿酒火堆,那是酒文化的起源之地。“此去需历九劫,”杜康沉声道,声音中充满了警告与嘱托,“酒魂归位之日,便是圣墟重焕之时。”众人听了,心中皆是一紧,却也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众人刚刚登上鹿车,赤水河底突然出现巨大的漩涡,河水疯狂翻涌,仿佛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即将破土而出。刹那间,一条蛟龙破水而出,它身形巨大,额生独目,口中喷吐着紫焰,所到之处热浪滚滚。“区区谪仙,安敢撼动圣墟根基!”蛟龙的声音如雷鸣般震耳欲聋,震得乌蒙山石纷纷崩落,烟尘四起。

李白毫不畏惧,他纵身迎上,青莲剑在手中挽出朵朵酒花,宛如诗中的意境化作了实体。《将进酒》的诗句从他口中吟诵而出,化作金色锁链,朝着蛟龙缠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大喝一声,剑锋凌厉地劈落,金色锁链瞬间炸裂,如星雨般散落,“奔流到海不复回!”蛟龙发出一声哀嚎,庞大的身躯坠入河中,鲜血染红了百里水面,场面极为壮观。

陶渊明迅速展开残卷,桃花纷飞,形成一道结界,将鹿车牢牢裹住,冲入星光通道。在最后一瞬,苏轼回望赤水,只见河畔红军四渡赤水的石碑泛起微光。他微微一愣,随即轻笑出声:“原来如此,”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了然,“酒魄火种,早埋在这山河血脉里……”这一发现,让他对此次旅程又多了一份信心与期待。

待众人离去,赤水重归死寂,唯有一瓣桃花静静地浮于酒鼎之上。鼎中原本灰白的液体渐渐透出琥珀光泽,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恢复了生机。液体表面隐约映出一幅幅画面:杜康在商周祭坛上虔诚地捧起第一抔酒糟,那是酒文化的开端;李白于敦煌月下与粟特人开怀痛饮葡萄美酒,尽显豪迈洒脱;李清照在上海租界醉仙楼毅然摔碎鸦片烟枪,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乌蒙山巅,一个身影若隐若现,传来一声叹息:“以五千年红尘炼酒魄,究竟是他们渡了人间,还是人间渡了他们?”问话者手中拿着一本经卷,上面赫然题着《圣墟·酒神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