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前一天,温晴站在广播站中央,环顾这个装满回忆的小房间。
三年了。从高一刚入学时的懵懂新生,到如今的广播站站长;从那个只会播放流行歌曲的女孩,到能够独立制作专题节目的准大学生。这里见证了她的成长,也见证了她和沈墨故事的开始。
“真的要走了啊。“她轻声自语,手指抚过略显老旧的调音台。
明天之后,她将飞往英国,开始曼彻斯特大学传媒系的四年学习。而沈墨,将以保送生的身份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一张机票,一纸录取通知书,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温晴深吸一口气,开始整理个人物品。CD架上的唱片,抽屉里的笔记,墙上的工作日程...每一样东西都带着回忆的重量。
当她搬开角落的柜子时,一个黑色小盒子滚了出来。温晴弯腰捡起——是沈墨的助听器充电盒,那个曾经揭开他最大秘密的小物件。盒子上贴着一张便签,字迹已经有些褪色:「备用。别告诉温晴。——沈墨」
温晴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时的沈墨还是个浑身是刺的孤僻少年,而现在...她的思绪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
“喂,妈?“
“晴晴,你还在学校?“母亲的声音透着担忧,“明天一早的飞机,行李都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我再整理一下广播站的资料就走。“
“别太晚回来。“母亲顿了顿,“沈墨...来家里找过你。“
温晴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说什么了?“
“什么都没说。听说你不在,放下一个盒子就走了。“
挂断电话,温晴立刻收拾好东西,锁好广播站的门。夕阳西下,校园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她快步走向校门,却在经过音乐教室时停下了脚步。
门虚掩着,里面传出熟悉的钢琴声——是《听见你的声音》,沈墨为她写的那首曲子。但今天听起来有些不同,更加完整,更加...丰富。
温晴轻轻推开门。沈墨背对着门口坐在钢琴前,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舞动。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他镀上一层金边。他左耳的银色音符耳钉闪闪发光,像是某种神秘的信号。
曲子进入高潮部分,温晴屏住呼吸。这是全新的段落,她从未听过的部分——激昂、坚定,充满希望的力量。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余音在空气中缓缓消散。沈墨的手停在琴键上,没有回头。
“我知道你在那里。“他轻声说。
温晴走进教室,脚步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响:“你怎么知道是我?“
沈墨转过身,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你的脚步声,你的呼吸频率,还有...“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这里的感觉。“
温晴走到钢琴旁,发现琴盖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这是...给我准备的?“
沈墨点点头:“毕业礼物。本来想今晚去你家给你的。“
温晴小心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手工装订的乐谱集,封面上烫金的字写着《听见你的声音——致温晴》。翻开第一页,是沈墨工整的字迹:
「这些旋律都是为你而作。无论相隔多远,它们都会代替我,在你耳边诉说爱意。」
温晴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翻看着那些乐谱,每一首都有日期标注,从他们相识的第一天起,直到昨天。最后一页是一首全新的曲子,标题是《跨越海洋的拥抱》。
“这首...“她的声音哽咽了。
“给你的送别礼物。“沈墨轻声说,“昨晚写完的。“
温晴再也控制不住,扑进沈墨怀里。他身上的松木香混合着钢琴室特有的木质气息,熟悉得让人心痛。
“我不要走...“她把脸埋在沈墨肩头,声音闷闷的。
沈墨的手轻轻抚过她的长发:“别说傻话。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机会。“
“但它来得不是时候!“温晴抬起头,泪水模糊了视线,“我们好不容易才...现在却要分开四年...“
沈墨用拇指擦去她的泪水:“四年很快的。寒暑假你回来,我们还能见面。“
“那平时呢?时差、课业、距离...“
“我们会想办法。“沈墨捧起她的脸,“记得吗?我答应过等你。这个承诺永远不会变。“
温晴看着沈墨坚定的眼神,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封闭自我的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勇敢面对分离的男人。而她,也应该同样勇敢。
“我有个礼物要给你。“她擦干眼泪,从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
沈墨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精致的银色书签,形状是一小段五线谱,上面刻着几个音符。他疑惑地看向温晴。
“这是《听见你的声音》开头的旋律。“温晴解释道,“这样你读书的时候,就能'听'到我啦。“
沈墨的喉结动了动,眼神柔软得不可思议:“谢谢。我会每天都用。“
他们相视而笑,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长,融合在一起,像是无声的誓言。
毕业典礼当天,阳光明媚。
明德高中的操场上坐满了毕业生和家长。温晴作为学生代表之一,需要在台上发言。她穿着蓝色毕业礼服,手心里攥着演讲稿,不停地看向观众席——沈墨坐在第三排,对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
“下面请高三(7)班温晴同学代表毕业生致辞。“
掌声中,温晴走上讲台。她深吸一口气,展开演讲稿,却惊讶地发现那不是她准备的稿子,而是一封...情书?
「亲爱的温晴: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正坐在台下,紧张得手心冒汗。就像一年前你在广播里对我告白时一样...」
温晴猛地抬头,看到沈墨已经离开座位,正向讲台走来。全场一片哗然,校长和老师们面面相觑,但没有人阻止。
沈墨穿着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裤,左耳的银色音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手里拿着一束向日葵,步伐坚定地走到温晴身边。
“这是...“温晴的声音颤抖着。
沈墨接过话筒,面向全校师生:“抱歉打断典礼。但在温晴同学发言前,我有几句话想说。“
操场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温晴站在一旁,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膛。
“一年前的今天,“沈墨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校园,“温晴在广播里放了我的曲子,对我说了一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话。今天,轮到我来说了。“
他转向温晴,黑眼睛里盛满柔情:“温晴,谢谢你听见了我的声音,即使在我最沉默的时候。谢谢你看见了我,即使在我最想隐藏的时候。谢谢你爱我,即使在我最不可爱的时候。“
观众席上传来几声抽泣,不知是谁起的头。
“明天你就要飞往英国,开始新的旅程。而我会在BJ,追逐我的音乐梦想。“沈墨继续道,“距离很远,时差很烦,但没关系——“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单膝跪地(引起全场一阵惊呼),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色耳环,形状像小小的音符。
“这不是求婚,“沈墨的话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而是一个承诺。无论相隔多远,我的心永远与你同频共振。温晴,你愿意戴着它们,在异国他乡记得有个人一直在等你吗?“
温晴的眼泪彻底决堤。她点点头,说不出话来,只能伸出颤抖的手让沈墨为她戴上耳环。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沈墨站起身,轻轻擦去她的泪水:“现在,你可以念你真正的演讲稿了。“
他从西装内袋拿出另一张纸递给她——这才是温晴准备的毕业致辞。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他们交换了一个短暂的吻,然后温晴转向话筒,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告别明德高中,踏上各自的追梦之路...“
她的声音渐渐稳定,目光不时与身旁的沈墨交汇。每一次对视,都像是一次无声的承诺,一个跨越千山万水的约定。
致辞结束后,温晴和沈墨手牵手走下舞台。典礼继续进行,但没人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所有人的话题都集中在这对勇敢表白的情侣身上。
“你早就计划好了?“回座位的路上,温晴小声问沈墨。
他点点头:“和你父母串通好的。演讲稿是你妈妈调包的。“
温晴瞪大了眼睛:“我爸妈也知道?“
“他们很支持。“沈墨微笑,“尤其是你妈妈,说年轻人就应该勇敢表达爱。“
毕业典礼后是拍照时间。温晴和沈墨被同学们团团围住,要求一遍遍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林小雨甚至哭花了妆,抱着温晴不撒手:“太浪漫了!你们一定要结婚!“
当人群终于散去,温晴和沈墨来到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广播室外的走廊拐角。温晴靠着墙,沈墨站在她面前,两人十指相扣。
“还记得吗?“温晴笑着说,“那天你撞掉了我所有的书,还一脸'生人勿近'的表情。“
沈墨假装思考:“有吗?我记得明明是某个冒失鬼撞了我。“
他们笑作一团,然后陷入舒适的沉默。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为这一刻镀上金色的光晕。
“明天我就不去机场送你了。“沈墨突然说。
温晴惊讶地看着他:“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让你记住我哭的样子。“沈墨轻声说,“昨晚的视频通话就当是我们的告别,好吗?“
温晴的眼眶又湿了,但她理解沈墨的决定。有些离别,确实不适合太多观众。
“好。“她点点头,“那你答应我,每天至少发一条消息,每周至少一次视频通话。“
“我答应你。“沈墨俯身,额头抵着她的,“我会把每天发生的事都写成曲子,等你回来时弹给你听。“
“我也会记录每一天。“温晴说,“用声音,用文字,用照片...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的生活。“
他们相视而笑,然后接吻,在这个充满回忆的走廊上,在阳光的见证下。
第二天清晨,温晴一家整装待发。行李已经提前托运,只剩下随身的小包。当出租车驶向机场时,温晴不停地查看手机——沈墨从昨晚道别后就再没发过消息。
“他可能不想让你更难过。“母亲安慰道。
温晴点点头,摸了摸耳朵上的银色音符耳环——这是她今天特意戴上的。
机场大厅熙熙攘攘。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安检...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温晴像在梦游,直到广播响起:“乘坐CA937航班前往伦敦的旅客,请到32号登机口登机。“
这是最后的召唤。温晴深吸一口气,跟着父母向登机口走去。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沈墨:「看窗外。」
温晴猛地转头,透过机场巨大的落地窗,她看到停机坪上,一辆地勤车旁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距离太远看不清脸,但那人手里举着什么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是一块镜子,正反射着阳光,一闪一闪的,像是某种信号。
摩斯电码。温晴突然明白了。她迅速在手机上搜索摩斯电码对照表,跟着那闪烁的节奏解码:
「I...L...O...V...E...Y...O...U...」
泪水模糊了视线,但温晴仍然努力睁大眼睛,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闪烁。她举起手机,打开闪光灯,也用摩斯码回应:「I...L...O...V...E...Y...O...U...T...O...O...」
远处的小人影似乎跳了起来,闪光变得更加急促欢快。温晴又哭又笑,直到母亲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该登机了,晴晴。“
飞机冲上云霄时,温晴透过小窗户看着逐渐变小的城市。她知道,在某个角落,有个人正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想着同一个念头——距离再远,也阻隔不了真正相连的心。
一年后,曼彻斯特大学校园广播站。
“大家好,这里是午间音乐节目《听见你的声音》,我是主持人温晴。“温晴对着麦克风说,英语流利而自信,“今天有一首特别的曲子要送给大家,来自中国的新锐作曲家沈墨的最新作品——《跨越时差的爱》。“
她按下播放键,沈墨的钢琴声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校园。曲子开头是他们在音乐教室初遇时的旋律,中间融入了英国民谣的元素,最后以两人共同创作的一段和声结束。
音乐结束后,温晴微笑着说:“这首歌的作者让我转告各位:无论相隔多远,真挚的感情总能找到传达的方式。感谢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她摘下耳机,关闭设备,伸了个懒腰。广播站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请问,这里是《听见你的声音》节目组吗?“
温晴猛地转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沈墨站在那里,怀里抱着一大束向日葵,左耳的银色音符耳钉闪闪发光。
“你...你怎么...“温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句子。
沈墨笑着走近:“曼彻斯特音乐学院交换生,为期一年。“他递给她一封信,“录取通知昨天到的,我立刻买了机票。“
温晴颤抖着接过信,确实是曼彻斯特音乐学院的正式录取函。沈墨,作曲系交换生,学期一年。
“一年...“她喃喃道。
“之后我还是要回BJ完成学业。“沈墨轻声说,“但至少这一年,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时区了。“
温晴扑进他怀里,向日葵的花瓣撒了一地。沈墨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低语:“我听见了你的声音,即使隔着半个地球。“
窗外,曼彻斯特的阳光温柔地洒落,为重逢镀上金色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