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典籍初探(2)
- 诗韵破穹:谁执文运笔定乾坤
- 离尘凡心
- 2045字
- 2025-05-02 07:55:45
“三百年前,文韵阁遭叛徒暗算。”守护灵的声音变得低沉沙哑,画卷中浮现出惨烈场景:
文韵师们拼死抵抗,诗词化作的剑光与黑雾交织,十二圣使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天穹,“如今阁中只剩残垣与这本《文运通典》,而你……”
他虚影骤然逼近,眼中星辉化作实质,直直钉入林诗韵瞳孔:“传承者,唯有你能让文韵阁重现昔日荣光。若魔气彻底冲破封印,不仅星落大陆将万劫不复,连你原本的世界,也将被黑暗吞噬。”
林诗韵踉跄后退,后背抵上冰凉的生肖座椅。
掌心传来水晶的温热,仿佛在呼应她剧烈的心跳。她望着典籍中渐渐消散的画面,想起穿越时那神秘声音的警告,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所以,这就是我的宿命?”
“宿命?”守护灵仰天长笑,声震四壁,“不过是强者书写的历史!但你若想改写结局——”
他袍袖一挥,典籍悬浮而起,无数符文如游鱼般涌入林诗韵脑海,“先从领悟文韵之道开始!”
林诗韵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文运通典》那泛黄且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书页,当“诗词之力”四字如一道闪电映入眼帘的瞬间,整个文韵阁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拨动了古老的时钟,悠远而深沉的钟鸣骤然响起。
十二座生肖水晶座椅仿若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同时绽放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龙椅中喷涌出熊熊赤色火焰,那火焰带着远古的炽热,似要将空间灼烧;兔椅则飘起漫天晶莹霜花,每一片霜花都闪烁着奇异的冷光,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这突如其来的异象,让林诗韵的心跳陡然加快,犹如密集的战鼓在胸腔中擂动,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紊乱。
“以诗为引,竟可唤动天地?”她忍不住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像是在质疑这个荒诞却又真实发生在眼前的世界规则。
典籍上的文字仿若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刹那间化作一道道流光,在空中交织、拼凑,缓缓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
一位身着飘逸白衣的文韵师,宛如谪仙般屹立在高耸入云的山巅。他手持一支翠绿竹笔,笔锋轻点,挥毫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
就在那一瞬间,原本平静的云海如被激怒的巨兽,疯狂翻涌起来。紧接着,九天之上仿若被撕开一道口子,一条千丈瀑布汹涌而下,磅礴的水流冲击着下方的山谷,轰鸣声震得群山瑟瑟发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诗词的力量下颤抖。
“这……这怎么可能!”林诗韵只觉双腿发软,踉跄着向后退去,慌乱间撞上了身后冰冷坚硬的石桌,发出沉闷的声响。
此时,守护灵的虚影悄然出现在她身旁。守护灵的袍袖间,似流淌着无尽的星辉,璀璨而神秘。
它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源自灵魂深处的骄傲,缓缓说道:“文韵之道,始于仓颉造字,盛于百家争鸣。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便能汇聚万里狂飙,那狂飙所过之处,沙尘漫天,天地失色;一篇《逍遥游》,能化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其庞大的身躯遮天蔽日,改写天地格局。此乃星落大陆最玄妙、最强大的力量。”
林诗韵深吸一口气,试图强压下心中如汹涌潮水般的震撼。她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本神秘的典籍,这一次,那些文字仿佛真的活了过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几个字瞬间化作赤红的火焰,在空中烈烈燃烧,火焰中似乎还能看到一位悲愤交加的英雄身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则凝聚成一轮散发着清冷光辉的皓月,那月光洒下,仿佛给整个文韵阁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银纱。
每一个字符都带着独特的韵律,那韵律如同一只无形却有力的手,牵引着她的灵魂,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但,究竟要如何才能调动这般毁天灭地的力量?”林诗韵紧紧皱着眉头,心中满是疑惑,指尖不自觉地在空中比划着,仿佛试图抓住那虚无缥缈的力量。
就在这时,典籍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无数文字如同受到召唤的蜂群,从书页中蜂拥而出,在她面前迅速排列成整齐而神秘的剑阵。
“观其形,悟其神,通其韵。”守护灵抬手,轻轻点向空中,声音宛如洪钟,“你且仔细看——”
只见那些文字组成的剑阵瞬间发动,如同一道凌厉的闪电,向着远处的墙壁疾驰而去。
原本坚不可摧的大理石墙面,在这剑阵的冲击下,竟如脆弱的豆腐般被轻易劈开,露出后面深邃无尽的黑暗,那黑暗中似乎隐藏着无数未知的秘密与危险。
林诗韵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叹与震撼,既为诗词力量的强大而折服,又因自己对这力量的无知而感到无比渺小。
她的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喃喃道:“在这般恐怖的力量面前,我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
“蝼蚁?”守护灵突然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那笑声震得穹顶的星辰流转图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整个星空都在这笑声中颤抖。
“三百年前,文韵阁最小的弟子不过垂髫之年,却能以一首《咏鹅》驱散百里迷雾。力量从来不在于年岁的大小,而在于对文韵的领悟深浅。你身负文韵传承,切不可妄自菲薄。”
林诗韵咬了咬下唇,原本黯淡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那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燃烧着对力量的渴望。
她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典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像是在探索一座神秘的宝藏。
当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宫殿内陡然霞光万丈,成群的鹜鸟从典籍中振翅飞出,它们在宫殿中欢快翱翔,那灵动的身姿与绚烂的霞光相互映衬,如梦如幻;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整座文韵阁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托举起来,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