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争霸:王侯霸主(写给孩子的史记故事)
- 邵将
- 1617字
- 2025-05-16 16:16:19
四 葵丘之会,霸王殒命
与楚交战,齐军虽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此役过后,齐桓公的威望在众诸侯国中达到了顶峰。不久,齐桓公便在葵丘举行了两次盟会。两次葵丘之会中,周天子都派人参加,并给予齐桓公诸多赏赐,在事实上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此时,齐桓公放眼天下,觉得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自己的对手,野心越发膨胀起来。他说道:“寡人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各诸侯国没有谁敢违背寡人的命令。且寡人曾主持三次军事会盟,六次和平会议,正是通过这么多次的盟会,才维持了各国间的和平。我的行为,和夏商周三朝的君王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要祭祀泰山!”
在当时,祭祀泰山是只有圣王才可以做的事情。齐桓公如果这样做了,必定会将周王室置于尴尬的境地,这显然和管仲一直宣称的“尊王攘夷”战略不合。
于是管仲劝谏齐桓公:“国君,祭祀泰山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让齐国陷入险境,却无法取得实质上的利益,您万万不可这样去做呀。”但是野心膨胀的齐桓公并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坚持要行封禅之事。
管仲又对桓公说:“如果您真的要行封禅之事,那么您就先要获取远方的奇珍异宝,在封禅的时候把它们献给天地,这样才能够举办封禅仪式。”齐桓公觉得管仲的话很有道理,便没有立刻进行,而是派人去找奇珍异宝。
不久之后,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管仲,并向他询问继任丞相的合适人选:“管子,在您走后,您觉得谁可以接替您的位置?”管仲回答道:“若论对群臣的了解,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国君您。不知道您认为谁合适担任丞相之职?”
齐桓公试探道:“您觉得易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否决道:“为了迎合君王,杀害自己的儿子,这种事情有违情理,易牙不足以担此大任。”
齐桓公又提议道:“那您觉得开方怎么样?”管仲回答道:“为了侍奉君王,居然背叛自己的亲人,这样的人,怎么敢有人和他亲近呢?国君,您要小心这样的人物啊!”
对自己提议的接连被否,齐桓公略有不悦,最后提议道:“那你觉得竖刀这个人怎么样?”管仲拖着沉重的身躯,最后谏言道:“自残伤害自己的身体来侍奉君王,这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国君,您一定要远离这个人啊!”
对于管仲的殷殷劝谏,齐桓公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与这三个人越发亲近。管仲去世以后,齐桓公又对这三个人委以重任,使得他们逐渐掌握了朝堂的权势。
管仲去世两年后,齐桓公也过世身亡。在他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彼此争斗。最后,易牙与竖刀仰仗自身权势,大肆屠杀异己,拥立公子无诡为新一任齐国国君。无诡成为齐国国君后,命人将齐桓公的尸体收敛,入棺下葬。此时,距离齐桓公去世已经过去了六十七天,他的尸体也在床上搁置了六十七天。一代霸主,死后竟落得如此境地,不禁令人唏嘘。

注释
①彘:原指大猪,后来指一般的猪。
②屦(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③且:暂时。
④求:设法得到。
译文
十二月的时候,齐襄公去姑棼游玩,接着去沛丘打猎,见到野猪,侍者说:“这是彭生!”齐襄公非常生气,向野猪射箭,野猪像人一般站立并怒吼。齐襄公害怕,从马车上掉了下来,扭伤了脚,丢失了鞋。他反而把负责管理鞋子的侍者茀鞭打了三百下。茀走出行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齐襄公受了伤,就率领众人偷袭行宫。遇到茀,茀说:“先不要进入惊扰行宫,惊扰行宫就不容易进去了。”无知不相信,茀便向他展示伤痕,无知这才相信。无知等人等在宫外,让茀先进去。茀进去后,就把齐襄公藏在了房间里。很久,无知等人害怕,于是进入行宫。茀反而与行宫里齐襄公的护卫一起进攻无知等人,没有胜利,全部战死。无知进入行宫,到处找不到齐襄公。有人看到房间里有一只腿,拉出来一看,果然是齐襄公,于是就把他杀掉了。而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
趣味知识
公子、公孙是一种什么称呼?
公子、公孙是春秋战国时期对诸侯之子的一种尊称。一般而言,诸侯的儿子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称为公孙。无知被称为公孙无知,而与他同辈的纠、小白却被称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就是因为无知的父亲夷仲年是公子,而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父亲齐釐公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