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误会起波澜

夜幕降临,院子里的桂花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芷柔站在廊下,望着这片静谧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前路虽然充满未知,但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整个天际。暮色中的泰安府衙,庭院里灯火初上,丫鬟们来来往往地忙碌着。

芷柔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把玩着一串玛瑙珠子,目光透过窗棂望向院中。秋风送来阵阵桂花香,却驱散不了她心头的烦闷。这几日她总觉得府里气氛不太对劲,尤其是每次去老太太院里用饭时,那种压抑的感觉更甚。

“小姐,夫人让您准备一下,待会儿去老太太院里用饭。”丫鬟秋菊轻声提醒道。

芷柔放下手中的珠子,转头看向正在整理桌案的母亲。周夫人专注地挑选着赏玩之物,有些是周家自己的,更多是洛星辰送来的。她知道母亲是在挑选老太太喜欢的物件,好待会儿带过去。

“娘,”芷柔走到周夫人身边,拿起一块流霞糕咬了一口,“我听说长兄的婚事有着落了?”

周夫人的手微微一顿,眉头轻蹙:“你从哪里听来的?”

“前几日在祖母屋里,听她和二婶提起。”芷柔眨了眨眼,“娘,到底是哪家的姑娘啊?您给长兄相中的吗?”

“可不是我看上的妹子。”周夫人叹了口气,将一个玉如意放到一旁。

芷柔眼睛一亮:“莫非是长兄自己看上谁家姑娘了?”

“胡说八道!”周夫人瞪了女儿一眼,语气严厉,“哪有自己相看的道理?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事。”

看着母亲严肃的表情,芷柔识趣地换了个话题:“那是父亲相中的?不过父亲平日忙于公务,哪有时间去相看姑娘?”

“这事说来话长。”周夫人放下手中的物件,示意秋菊去沏茶。

芷柔趁机凑近母亲,撒娇道:“娘,您就和我说说嘛。长兄的终身大事,我这个做妹妹的总该知道些吧?”

周夫人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终是松了口:“是龙都永安伯爵府的二姑娘。”

“伯爵府?”芷柔惊得差点咬到舌头,“这么高门大户,怎么会……”

她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娘,这门亲事靠谱吗?”

周夫人轻轻敲了下她的额头:“你这孩子,整天胡思乱想些什么。韩家二姑娘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模样秀丽,性情温婉。”

“那长兄见过吗?”

“远远看过一眼。”周夫人接过秋菊递来的茶,抿了一口,“你父亲说,颜值在线还特别有气质的妹子。”

芷柔追问:“长兄什么想法?”

“问他就是低着头不说话。”周夫人无奈地摇头,“估计是害羞了。”

“娘,”芷柔正色道,“长兄的婚事,你们得多考虑考虑他的想法。这可是要过一辈子的。”

屋外传来脚步声,秋菊匆匆进来:“夫人,老太太派人来问,您和小姐什么时候过去?”

周夫人这才发现天色已暗,连忙起身:“快收拾一下,咱们这就过去。”她一边整理衣裳,一边对芷柔说:“韩家那边还没定下来。他们说了,你长兄若能在今年乡试中举,才愿意将女儿嫁过来。”

“长兄要参加今年的乡试?”芷柔一边跟着母亲往外走,一边问道。

“是啊,在登云书院读了三年,你父亲和洛师爷都说他可以下场了。”

夜色渐浓,母女俩在丫鬟的陪同下向老太太院子走去。路过书房时,芷柔看到里面还亮着灯。

“老爷还在忙?”周夫人停下脚步,问守在门外的小厮。

“是的夫人。”小厮恭敬答道,“大人说还有公文要处理。”

周夫人叹了口气,对秋菊吩咐:“去厨房说一声,整两道大佬最爱的菜,用炉子煨着。”

芷柔看着母亲眼中的担忧,轻声问:“老爹上任遇到阻力了吗?”

“不是接任的问题。”周夫人压低声音,“是泰安府现在情况复杂。到处都是从渭北和昌平来的流民,治安很成问题。你父亲说,要想推行劝课农桑这些事,得先解决流民安置问题。”

走到老太太院子门口时,芷柔突然停下脚步:“娘,您说长兄要是没考中……”

“砰”的一声,周夫人在她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这是什么话!你长兄一定能考中的。”

老太太院里已经摆好了饭菜,二房的人也都到齐了。芷柔跟着母亲进去,规规矩矩地向老太太请安。

“怎么这么晚才来?”老太太看了眼窗外的天色。

“媳妇在收拾些物件,耽搁了些时候。”周夫人将带来的赏玩之物呈上,“这是洛公子前些日子送来的,老太太看看可有喜欢的?”

老太太随意翻看了几件,目光落在一对羊脂玉镯上:“这对镯子不错,给芷柔留着吧。”

芷柔连忙道谢,心里却在想着长兄的婚事。她偷眼看向坐在对面的长兄周文远,只见他低头扒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饭后,芷柔跟着长兄往外走。

“长兄。”她小声唤道。

周文远停下脚步:“怎么了?”

“那个……韩家的事,你……”芷柔欲言又止。

周文远神色一僵,勉强笑道:“别担心,我会努力的。”

看着长兄远去的背影,芷柔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门亲事对长兄来说压力很大。不仅要应付科举,还要考虑婚事,更要面对家族的期望。

回到自己院子,芷柔坐在窗边发呆。院子里的桂花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花香阵阵。她想起小时候和长兄在这棵树下玩耍的情景,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小姐,该歇息了。”秋菊轻声提醒。

芷柔点点头,却没有立即动作。她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长兄能考中,也希望这门亲事真的能成全他的幸福。

夜深了,泰安府渐渐安静下来。只有书房的灯火依旧亮着,映照出一个伏案工作的身影。府衙外,巡夜的更夫打更的声音远远传来,宣告着又一天的结束。

晨光未至,芷柔已经来到主院。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庭院里的花草还沾着露珠,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周夫人刚刚梳洗完毕,见女儿这般早来,不由露出诧异之色。她放下手中的绢帕,仔细打量着女儿:“这天还没亮透,怎么就过来了?平日里你可不是个早起的。”

“娘,今日要和三叔去青溪县看地,自然要早些动身。”芷柔压低声音,生怕吵醒还在休息的父亲。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母亲身边,帮她整理着衣襟。

周夫人闻言轻叹一声,伸手拉住女儿的手:“就算要去,也不必这般早。你这孩子,就是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