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烬雪迷踪

第三章烬雪迷踪

明华殿的铜锁在晨光中发出刺耳的响声,萧承煜望着棺椁内泛着青紫色的锦缎,指尖几乎要掐进掌心。三日前他亲手盖上的皇后金棺,此刻棺盖歪斜,露出的半幅黄绫上,赫然粘着两簇干枯的梅蕊——红蕊娇艳如血,白蕊剔透似雪,正是双生烬雪梅。

“陛下可看清楚了?”太后拄着鎏金拐杖站在烛影里,鬓间的东珠步摇随着呼吸轻颤,“皇后娘娘入殓时,哀家亲自替她簪了这支梅花簪,如今簪头红宝石不见了,棺中却多了这劳什子梅蕊……”

她忽然冷笑,目光扫过萧承煜手中攥着的半支金箔簪:“倒是和冷宫里那位戴的,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棺中突然传来“咔嗒”轻响,萧承煜瞳孔骤缩——皇后颈间的翡翠璎珞竟在自行滑动,露出锁骨下方三簇梅枝刺青,与苏挽月腕间的,分毫不差。

“退下!”他猛地甩袖,殿内宫娥太监纷纷退避,只剩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惊惶。萧承煜掀开皇后衣襟,只见刺青周围泛着淡淡的朱砂色,正是白蕊烬雪梅毒发的征兆。

“母妃当年坠井前,”他忽然盯着太后鬓角的白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刺青?还有这双生梅蕊——”他抓起棺中黄绫,“您说皇后是您亲选的侄女,可为何她身上会有明华殿的禁纹?”

太后手中拐杖“当啷”落地:“你竟敢怀疑哀家?当年选秀……”

话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巨响。小德子浑身是雪地撞进来:“陛下!梅影轩的暗洞塌方了,那位……那位娘娘她……”

萧承煜只觉一阵眩晕。他想起方才在暗洞入口,苏挽月攥着梅花簪对他笑,发间落着片白梅瓣:“承煜哥哥先走,我去看看洞里的咳嗽声。”那时他竟鬼使神差地转身,如今想来,那声咳嗽分明是母亲的腔调。

“备马!”他扯下腰间玉佩砸向棺椁,翡翠璎珞应声而碎,露出底下刻着的小字:“十七年梅影劫,双生换骨时”。太后突然瘫坐在地,口中喃喃:“淑妃她……她果然没死……”

暗洞深处,苏挽月摸着潮湿的石壁前行,手中火折子忽明忽暗。洞顶滴下的水珠带着沉水香,与记忆中母亲的妆阁气息一模一样。转过拐角,她猛地怔住——石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梅枝,每簇花蕊旁都标着日期,最新的那行是“永徽十五年冬至,月娘封贵妃”。

“娘?”她声音发颤,火折子照亮前方石台上的锦盒。打开时,一支镶满东珠的梅花簪滚落,簪尾刻着“明华殿淑妃”,正是萧承煜说的,淑妃当年要交给她的簪子。

锦盒底层压着半幅残破的圣旨,朱砂圈着“秀女苏挽月,着封为贵妃”的字样,却在“苏”字旁边画了个刺眼的叉。苏挽月浑身血液仿佛结冰——这是当年本该属于她的册封圣旨,却被人篡改,换成了皇后。

洞顶突然传来石块碎裂声,她抬头看见微光中坠落的冰棱,本能地往旁一滚。火折子熄灭的瞬间,她听见黑暗中有人轻笑:“苏尚书的女儿,果然机敏。”

熟悉的沉水香扑面而来,苏挽月攥紧袖中短刀,却被人捏住手腕按在石壁上。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垂,带着些许铁锈味:“还记得十七年前的梅影轩吗?你父亲抱着你从火场逃出,却把我娘留在了里面。”

“你是谁?”她指尖触到对方腰间玉佩,正是昨夜暗卫死时掉落的那块,刻着“明华殿”三字,却在边缘多了道剑痕——与父亲当年救她时,佩剑留下的缺口一模一样。

“我是该叫你妹妹,还是……”那人忽然松开手,火折子重新亮起,映出张苍白的脸,左眼角下颗泪痣艳如红梅,“该叫你,淑妃娘娘的亲生女儿?”

苏挽月猛地后退。眼前男子身着禁卫军服饰,却在领口处露出半片烬雪梅刺青,与她心口的位置完全吻合。更让她心惊的是,他手中握着的,正是父亲临终前要她寻找的,记载双生梅秘辛的手札。

“十七年前,父皇纵火焚了梅影轩,”男子翻开手札,火光映着泛黄的纸页,“因为他发现,你娘和我娘,竟是双生姐妹——真正的淑妃,该是你娘苏映雪,而坐在凤仪宫的那位……”他忽然指向石壁上的刻痕,“是冒名顶替的妹妹苏映月。”

苏挽月觉得一阵眩晕。她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与皇后容貌相似,为何父亲总在梅影轩对着老梅叹气——原来她才是淑妃的亲生女儿,而被打入冷宫的“苏挽月”,本该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所以皇后娘娘‘暴毙’,”她盯着男子手中的白蕊梅,“是因为有人给她服了白蕊,让她假死,再调换棺椁?而我爹……”

“苏尚书发现了当年换女的秘密,”男子突然攥紧手札,“所以他们先毒死皇后,再嫁祸给你,逼他去梅影轩找死——那里埋着能证明淑妃还活着的证据。”

洞外突然传来箭矢声,男子猛地拉过苏挽月躲进石缝。火把光芒中,萧承煜的身影出现在洞口,手中握着的,正是苏挽月遗落的梅花簪。

“月娘!”他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颤抖,“朕看到了淑妃的手札,当年选秀……”

话未说完,洞顶突然塌方。苏挽月看着石块砸向萧承煜,本能地扑过去推开他。剧痛传来的瞬间,她听见男子喊了声“阿姐”,接着是萧承煜撕心裂肺的“月娘”。

意识模糊前,苏挽月摸到胸前的青瓷瓶,瓶身的缠枝梅纹硌着掌心。她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萧承煜在梅影轩说的话:“等我们长大了,就去宫外看真正的雪梅,那里的梅花开了,没人会再折断它们。”

可惜,她终究是他宫墙里的烬雪梅,从被栽进紫禁城那日起,就注定要在权谋里凋零。

冷宫方向,老嬷嬷颤抖着推开西偏殿的门,就见新来的小宫女趴在炭盆边,手中攥着半片白蕊梅,唇角还沾着朱砂粉。炭盆里飘着张未烧尽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贵妃娘娘,皇后娘娘在明华殿……”

雪又停了,宫墙上的鸦群忽然惊起。萧承煜抱着浑身是血的苏挽月冲出暗洞,看见晨光中赶来的太后,以及她身后跟着的,戴着明华殿玉佩的禁卫统领——正是方才在暗洞出现的男子。

“承煜,”太后声音发颤,“当年梅影轩纵火,是你父皇怕双生梅的秘密泄露,可淑妃她……”

“够了!”萧承煜盯着男子眼角的泪痣,忽然想起母妃临终前的话,“梅影初雪时,折枝赠所思”——眼前男子,竟与母妃画像上的幼弟,一模一样。

“朕问你,”他低头看着苏挽月鬓角的白发,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落下来,“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跪下,解下玉佩放在雪地上:“回陛下,臣姓苏,名明修,是苏尚书的养子,也是……淑妃娘娘的亲侄子。”

萧承煜猛地怔住。他终于明白为何苏挽月总在雪夜望着梅影轩出神,为何她的梅花簪总缺片金箔——那是她母亲当年从火场中抢出的,带着焦痕的簪子。

“陛下,”苏明修忽然指向暗洞深处,“淑妃娘娘的棺椁在里面,她……她是被人用白蕊梅封了经脉,假死了十七年。”

怀中的苏挽月忽然咳嗽,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萧承煜掌心的薄茧。他低头,看见她眼睑颤动,唇角勾起抹极浅的笑,像极了那年在梅影轩,她第一次射中鸿雁时的模样。

“月娘,”他轻声唤道,“朕带你回家,回梅影轩,那里的老梅……”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钟鸣。晨雾中,有人捧着鎏金托盘走来,盘中放着支崭新的梅花簪,簪头红宝石灼灼如血,正是当年册封礼上,本该属于淑妃的簪子。

雪后初霁,梅影轩的残枝上,竟悄然冒出了新芽。苏挽月在昏迷中听见萧承煜的心跳,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口信:“月娘,烬雪梅开时,便是沉冤得雪日。”

而这一次,她终于明白,紫禁城的雪再冷,也冻不死梅影轩深埋下的,关于双生梅的,最后一丝生机。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