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店

第二天。

何营垒突然到苏冬元家里来:“冬元,我们帮忙收草药的工钱,什么时候才能给我们结完?”

“怎么?怕不结给你?”苏冬元瞅了他一眼。

之前,所有收购点,苏冬元每个月给他们二十圆,就是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

每个收购点能得到一万多到两万多不等,有的收购点收的多,有的少。如果之前把这些钱全部一下子结给他们,他们一高兴,到处炫耀,事情就大条了。

现在,收草药的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可以考滤给他们多结一些了,就算闹出点动静来,现在对他的影响也不那么大了。

苏冬元拖着不给他们结,他们就不闹?

在他们心里,苏冬元每人月结给他们的二十圆,就已经远远高于这他们这次所付出的劳动,他们已经赚了。

剩下的,就算不给他们,他们认为也不亏,等就等吧,如果因此和苏冬元闹翻,之后的钱,他们可就一点都得不到了。

何营垒脸色有些尴尬:“啊哈哈,怎么可能,就是、就是……拖这么久了,心里有些不踏实。”

苏冬元:“这几天,我去问问草药贩子。”

苏冬元知道,其实他想说的是,苏冬元发财了,是不是可以从这些钱里拿些钱出来,先把他们的钱给结了。

苏冬元明白他的小心思,也不点破。

何营垒:脸上笑呵呵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随后几天,苏冬元拿了一笔钱出来,给这些之前的草药收购点每家结两千。

拿到这么多钱,他们都极其兴奋,计划着盖房子、买家什等等一系列事情,家里氛围极其热烈,惹着周围邻居和同村人眼红不已,闹出一系列事情。

……

半个月之后。

虎拓市。

一间古董店铺里头。

“刘老板,我这个玉佩怎么样?”

一名中年男子一脸希冀的问道。

这个刘老板是这间古董店铺的老板,此时,正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的把这枚手指大的虎开玉佩看了三遍。

“一个普通的物件,不值钱。”刘老板摇了摇头,随口说道。

“怎么可能!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玉佩,都传了五代了,肯定是好东西,您再仔细看看?”中年男子戴波才满脸的不相信。

刘老板头也不抬的说道:“不必看了,你拿回去吧,下一位。”

见刘老板如此,戴波才才不甘心的将东西拿了回来,和几个同村人走了出去。

后边,另一个人则将东西拿上去让刘老板鉴定。

戴波才等人走了一段路之后。

“波才,有人偷偷跟着我们!”

此时,一个同村人靠近戴波才小声说道。

“看来,苏千万说的果然没错,这些鉴定古董的人不可信!还很黑心!”戴波才脸色一变,恨恨的说道。

“怎么办?”

戴波才:“按照我们来时商量好的办法做。”

几人相视一眼,暗暗点头,走到一个岔路口的时候,突然向其中一个路口快速狂奔,跟踪的人发现之后,也立即快速追了上去。

一路跑,跑了好几个岔路口,戴波才他们才把追过来的人甩掉。

戴波才看到后面没追来,松了一口气:“走!回去。”

他们回到村里,立刻把这家古董店这么做的事散播了出去,避免其他人也中了他们的花招,也把这家古董店的名声搞臭了。

就在戴波才他们摆脱追踪、回家的时候,另一家古董店内。

“这个物件的确是件有价值的古董,这位先生,你准备多少钱出?”一个看上去六十多岁,穿着长袍的老头说道。

严笛:“这东西值多少钱?”

老头贾直:“这可不好说。”

严笛:“咋不好说?”

贾直:“在想要它的人眼里,多开几倍的价钱也是有的,在不需要它的人眼里,你白送给他,他都不一定要。”

严笛:“贾大师,我问的是市场价。”

贾直:“哈哈,年轻人,在古玩行,没有这么问价的。”

严笛:“那要怎么说?”

贾直:“在古玩行,你有东西要卖,如果别人也想买,则你们自己商量价钱,合适就交易,没有这么直接问别人,这个东西值多少钱的。”

严笛:“那我把这东西卖给你这家店,你买不买?”

贾直:“我开古玩店,当然是收古董的,如果你要卖,则先出价,我认为价格合适,我就买,或者讨价还价。换过来,则是,如果我要买你手里的东西,则是我先出价,你认为我的价格合适,则可以卖,或者讨价还价。”

严笛:“为什么要这样?就不能这物件值多少钱,就多少钱交易吗?”

贾直:“如果没钱赚,我收你的东西做什么?”

严笛:“……”

严笛:“那也不能太离谱吧?比如,苏千万家的三个瓷器,市价千万,那些去收的人才出多少钱?只出三圆五圆!”

贾直闻言摇了摇头:“我们说的是两个事情,到农村上门去收的,是利用别人的信任收购东西,是一种欺骗行径,来我们古玩市场交易的,则属于交易行为,东西价值多少,则考验个人眼力。”

严笛:“那不能说个实在价格,你稍微赚一点,我们也不太亏,公平交易?”

“公平交易?哈哈哈!……”

贾直仰头大笑了一阵,然后说道:“你看不出这件东西的价值,我花了几十年,买了无数的书籍研究,花钱拜师,辛勤苦学,吃过大量被人欺骗的亏,才有今天鉴定这东西价值的本事,然后,你让我无条件告诉你这件东西的价值,你管这叫公平?”

严笛脸色一愣,看上去简简单单的鉴定一个物品的价值,里面这么复杂?

过了一阵,严笛低头向贾直施了一礼:“抱歉!贾大师,是小子莽撞了。”

……

类似于戴波才和严笛的遭遇,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大量的在全国范围内上演,苏千万这个名号,随着他们的传播,几乎传遍了全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苏千万是谁,本名叫什么,但一定知道关于苏千万家里三个原本用来喂鸡喂鸭的瓷盆瓷碗卖了一千万圆的故事,甚至很多其它与苏千万相关的故事。

……

接近过年的时候,里俭村。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过后。

苏冬元家,啊爷、啊奶、刘招娣喜气洋洋的将东西搬到新盖好的房子里去,后面跟着家里几个帮忙拿东西的孩子。

经过这么长时间,苏冬元家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其实,只是简单的盖好就住,那早就可以住了,但是,盖好之后,苏冬元还让人简单装修、通风透气、喷洒消除毒气的药剂等等,将一些隐患消除了再搬进来。

“冬元,恭喜恭喜,今日乔迁新居,日后定会更上一层楼。”廉千河笑呵呵的祝贺。

“不错不错,冬元,财气滚滚啊……”叶贤辰、沈启州、汪闯义等人也一一上前道贺。

今天,来了很多官面上的人,连井南县、贾拓县两个县的县长也来了,后面,还有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