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现金

苏冬元转头对苏冬嵘问道:“嵘哥,最近学的怎么样?”

苏冬嵘:“大开眼界!以前,从来不知道管理一个工厂还有这么多道道,我还以为只要一个吩咐下去,事情就会丝毫不差的完成。”

苏冬元:“好好学,只要你足以胜任,以后,开分厂了或者开其它厂子,就交给你管理。”

苏冬嵘满脸笑容:“冬元,你还不了解我?我在我们学校,可是全班第一。”

苏冬元:“嘁!只在学前班考了一次的全班第一。”

这事,当年苏冬嵘在村子里炫耀了好久,后来还经常拿出来和朋友说笑。

苏冬嵘:“你就说是不是第一吧!”

苏冬元:“……”

一旁,韩宗朔笑呵呵的看着。

将薯酒酒厂安排好,苏冬元又到白酒厂、啤酒厂、酱油厂、醋厂走了一趟。

成语接龙节目上,广告不只有薯酒,第二关到第五关的奖励分别是苏千万牌白酒、苏千万牌酱油、苏千万牌啤酒、苏千万牌醋。

苏冬元为什么给自己这些产品起个苏千万的牌?

这,就不得不说到之前的一些事了。

三个月前,苏千万这个名号随着苏冬元千万圆古董的故事几乎传遍全国各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可是极其轰动的,然后,掀起农村古董的热潮。

全国各地,大量农村人拿着自家的‘老物件’跑到市里的古董铺去鉴定,同时,苏冬元千万圆古董的故事也极大的刺激了城里的古玩贩子、骗子等一些人。

大量的古玩贩子、骗子下乡到农村里收老物件。

这么一大波古玩行的人下乡搜刮的事情,也比前世早了两三年。

前世,两三年后,有人在农村收到价值千万的古董的消息在古玩行里传开,才有一波又一波古玩行的人到农村来搜刮,刮了好几遍,有甚于刮地三尺,直到他们认为再也没有值钱的物件,才没有收老物件的人再来。

这一世,因为有苏千万以及很多相关的故事传了出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农村的那些人家不再轻易相信这些到农村来的骗子。

很多到农村来的古董骗子连农村人家的门都进不去,白走了一趟。

一边,大量农村人拿着‘老物件’到市里鉴定,发生冲突,造成不少流血事件。

另一边,农村人认为这些来农村收古董的都是骗子,有很多村子的人看他们不顺看,对他们大打出手,也造成了不少流血事件。

也有的农村人在市里遇到像贾直这样的人,手里的物件卖到几百、几千、几万圆钱不等,就传回那他所在的村子,导致几乎一整个村子、甚至附近好几个村子的人都拿‘老物件’到这样有‘信誉’的古董店铺鉴定。

这些村子的人里头,总有那么一部分东西是真的,也在古董店铺里卖到了不少钱,他们回到村里之后,盖房买这买那,很是拉动了一番当地的经济。

县里领导正愁县里头穷,没有地方施展,一看这情况,立刻让下面的人组织起了鉴宝大会,带着一批古董专家到镇上去。

一个镇一个镇的在镇中心给想要鉴定古董的农村人鉴定,农村有想要鉴定的就拿物件到镇上的中心去。

同时,还有市里请来了一批想买古董的有钱人,有看上的物件,就照着古董行的一些规矩来讨价还价,农村人为了不吃亏,也很认真的学习了解了一番古玩行的东西。

你还别说,这样的鉴宝大会,很是有一番效果,在没有花费多大力气的情况下,推动了县里的经济向前走了一小步,其它县见如此有效,也有样学样,也开起了鉴宝大会。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全国大多数的县都开了鉴宝大会,这回,苏千万这个名号,彻底传遍全国了。

有关苏千万的故事,全国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

因此,酒厂建成之后,到了要给酒起个什么名字的时候,苏冬元就想到了这个,立刻就注册了。

自己使用这个名作为牌子,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这个名号,效果也杠杠的,这不,电视节目播出还没多久,薯酒、酱油、白酒的仓库就空了,只有啤酒和醋因为广告位靠后的原因,还有部分在仓库里。

这些‘苏千万’牌的商品,销量极好!

因为‘苏千万’本身就极有知名度的原因,再加上广告效果,人们对这些产品并不抗拒,很多人都一脸新奇的买回去。

比如,某个商店里。

“这就是苏千万牌酱油?反正都要买酱油,就买苏千万牌的吧!沾沾他的财气。”

“苏千万牌薯酒?能在电视上打广告,应该差不了,来一瓶吧!沾沾他的财气。”

“哎呀!这个苏千万就是家里古董赚了一千万的苏千万?”

售货员:“不错!这些苏千万牌的东西,都是苏千万家所在的古城县产的,酒厂也是苏千万家的,当初不是传出来了吗?苏千万卖了古董之后就开了五个厂!”

“诶?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买了!沾沾他的财气!”

“不错!我也买了,沾沾他的财气!”

“……”

很多人要买东西要选择的时候,或想起了电视里的广告,或看到商店里摆着的苏千万牌商品,大多都倾向于买苏千万牌的,万一沾到苏千万的财气了呢!

别小瞧这一点,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就信这个!

比如:有一种名为发菜的菜,楷音发财,很多人疯狂的去挖这种菜,导致后来野外的发菜几乎绝迹了。

几天之后。

随着成语接龙在那十六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率蹭蹭蹭的往上涨之后,在电视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然后,那些还没有买成语接龙节目的电视台的人,飞速向班维市古城县赶来,苏冬元在古城县的公司地址,很快就围满了想要买成语接龙节目剧集的人。

“我们是丽柯县的电视台,你们的这个节目剧集,我们电视台买了,就按你们之前说的条件!”

“我们理桐县也买!”

“我们佳申县……”

“……”

公司里有专门的人员接待,并不慌乱。

一百多个县的电视台,在两天之内,陆陆续续的将成语接龙这个节目买了回去播放。

其中,有一些电视台同属于一个地级市的,则通过抓阄解决,哪家中了就哪家买回去。

如果他们之中,没有能力将信号扩大到整个地级市,苏冬元则将剧集继续卖给这个地级市的其它县或市里。

反正,在苏冬元这里,要完全覆盖一个地级市的所有地方才算完整,广告效果才最佳。

在那十六个县播出成语接龙之后,这十六个县里,就有嗅觉敏锐的经销商来古城县,买断了某类商品在他们那片地方一年的经销权,同时下了大笔订单。

苏冬元在古城县的五个工厂生产的货物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一生产出来就有货车拉走,根本就不用放入仓库。

在这一百多个县的电视台播出成语接龙之后,十几天内,来自各地的经销商更多了,订单更是积压成山!

短时间内根本生产不过来!

成语接龙这个节目的威力也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出售经销权和收取订单的定金,苏冬元这几家公司短时间内积累了六千多万的现金!

苏冬元也不含糊,立刻再次购买五套机器设备,每个厂都五套!

将每个厂都扩大到原来的六倍!

当然,设备要送过来,新的厂房要扩建,并没有那么快,要等一个月左右,才能投入到生产。

现在还只能在原厂加班加点的生产。

招人,培训倒是可以先进行,到时候,厂房、设备都弄好之后,就可以立刻投入生产。

苏冬元为什么不提前拿钱出来扩建厂房和买设备?

嘿!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呢!他哪敢明目张胆拿出大笔现金来?

买录制设备的时候,他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偷偷的在黑市让人买。

那些能量小的人,查不到,也动不了他,那些能量大的人物,就算查到了,也不会因为这点钱动他。

而且,他现在的能量也不像之前了,不是随便就能动的,在这片地区的人,动他之前,都得想想后果。

因此,只要苏冬元不大张旗鼓的凭空拿出大笔钱来,这片地方,也大概不会有人来为难他。

等过一段时间,他和廉千河等人的关系更稳固,他的人脉拓展的更广,更多人因他受益,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

现在,有出售经销权和订单定金的收入,别人不知道这些收入有多少,倒可以以这个名义多拿些钱出来。

嗯?

想到这里,苏冬元心中一动,眼神闪烁,混…一部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