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2013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昭灵驷玉
- 4638字
- 2025-07-01 05:20:38
2545年6月。
“小秦,我的理论尚不完整,你不能冒然实验。”陆安驾驶穿梭机从地球紧急起飞直奔月球。
信号延迟两秒后,远在月球的秦鸣传来回音:“老师,物理学界再次陷入理论大停滞已逾两百年,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的矛盾已成科学发展桎梏,零点能实验您始终不愿进行,就让学生替您完成吧。”
陆安愠怒道:“若引发真空衰变将是一场宇宙级灾难,快停手!”
秦鸣平静道:“实验已开始,来不及了。”
陆安当场失语呆滞。
片刻后,通信中传来秦鸣亢奋的声音:“正在从真空转移能量,老师,我们已经走到了人类能源探索的最前沿,实验就要成……”
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响起,信号瞬间中断,秦铭的声音戛然而止。
“唉……”
陆安苦涩地叹息一声便彻底放弃挣扎。
只见一个微小的点在能量场中心迅速形成,那是真空泡的起始点在向四周扩散,空间实验室如沙堡般瞬间崩解,周遭的原子结构瞬间瓦解。
秦鸣亲眼看到真空衰败的那一刻就瞬间崩解消亡,快得毫无痛苦。
以光速扩张的真空泡让时间都失去了意义,根本无法提前探测或逃离。
仅1.2秒后就扩散至陆安这里,他的躯体包括穿梭机和身后的地球全都瞬间崩解成离散的费米子云。
时空几何的剧烈变化引起周围空间连锁衰变,所到之处瞬间完成物理状态转换。
现有科学理论全部失效,普朗克常数、光速等基础物理参数被重构……
光速扩散的真空泡所覆盖地球、月球等所有天体,都因物理常数的改变而崩解或转化为未知形态,所有依赖现有物理定律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都因生物分子结构失去稳定性而瞬间崩解。
人类文明在物理意义上以光速消亡,连存在的痕迹也被彻底抹除。
陆安的身躯已崩解,但他的意识奇迹般的以某种未知形式幸存了下来,并且被另一套物理规则主导,使他处于超光速状态,且只比光速快,不能比光速慢,等于光速都不行。
在这种奇异状态下,陆安看到了时空的褶皱与量子场的震颤形成完美共振,看到了伪真空衰变的本质,看到了物理常数的剧烈变化就如同交响乐,每个音符都是基本力的重新编曲。
那些曾困扰他的方程碎片突然排列成黄金螺旋。
陆安豁然开朗,他也释怀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
2013年,仲夏。
青年独自站在窗边默默地望着外面的景色,他双眼深邃,身姿高大,挺拔如松,短发清爽干练,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条是一张极具张力的俊脸。
“五百多年前的样子,还真是既熟悉,又陌生……”
这青年赫然是陆安,那场宇宙级灾难让他意外重生回到了2013年的青年时代。
不过他仍不清楚现在到底是原世界的时间线逆转回到了2013年,还是穿越到了另一个多元宇宙的平行世界。
因为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但所见所闻、所感所知都与记忆里的2013年一模一样。
不一样的是陆安现在的大脑里,拥有超过500年的记忆学识与阅历。
前世的陆安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极大的推动人类科技文明飞跃式发展,使人类寿命成倍大幅延长,他也活到了26世纪直到2545年那场实验引发真空衰变。
“既然一切事与物都跟记忆中无任何区别,就当人生重启,一切从零开始吧……”陆安凝望窗外景色喃喃低语,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模样,亲友爱人都在,至少不算坏事。
陆安重生后,他现在最想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想找到秦铭那个兔崽子。
抽不死他就往死里抽,但让陆安倍感无奈的是,现在就是想惩戒秦鸣也做不到。
因为秦鸣生于2517年,而现在是2013年,那小子的祖宗第十八代这会儿都连胚胎还没个影。
而且,陆安意识到自己的重生必然会引起蝴蝶效应,五百年后秦鸣能不能出现也个是未知数。
时至今日,回到这个年代已有三个月,陆安在这三个月里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将自己代入为22岁的青年,至于前世的荣誉成就、个人威望、社会地位在当世都不再管用,都需要他重新建立。
陆安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一段前世的记忆,他想起了一件大事。
不出意外,15年后也就是2028年,人类会在这一年发现一颗暗淡金属构造的小行星,比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还要庞大数倍。
其运行轨道将会在2036年与地球交汇,届时将迎面撞向地球。
人类面对这来自宇宙的“大过滤器”的筛选考验,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灭世危机。
前世的这场危机,正是在陆安主导下得以成功化解。
当时正处在东方与阿镁就要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节骨眼,这颗小行星被发现,让两边都懵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双方迅速放下纷争,不得不被迫达成绝望同盟,共同应对这场灭世危机。
陆安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被采纳,全人类空前罕见的真正团结一致,最终成功偏移了这颗小行星的轨道。
原本要迎面撞上地球,在改变了轨道后,这颗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捕获并成为了第二颗天然卫星。
陆安对2028年至2036年那8年是记忆犹新,那段岁月虽短暂,却是波澜壮阔,更是可歌可泣。
国家做了两手准备,全国上下一心十数亿人全面总动员持续足足八年,将生产力释放到极致。
第一手准备是应对最坏的局面,也就是小行星最终撞击地球,全民全面备荒、备战、备粮,全面转为战时经济状态,基建狂魔指数拉满,成千上万的足以抗衡12级地震的避难所在全国各地疯狂建造。
12级地震是人类理论模型中的极限震级,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零八年那场地震的约100万倍。
而小行星若撞击地表,其释放的能量从撞击点传导至地球另一边,足以在另一半球产生11.5至12级地震。小行星的撞击点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在非洲大陆,国内反而成为全球范围内相对最安全的地方。
因为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来自印渡洋掀起的滔天海啸,第一波冲击只需避难所抗住传导过来的11.5至12级地震就能度过最危险的时刻。
之后席卷全球的漫天碎片陨石看似恐怖反而没那么危险,部署在避难所周遭的防空导弹系统可以进行有效拦截,虽然依旧十分危险,但至少已经是人力所能应对了。
第二手准备就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改变其运行轨道,为此,同时进行的第二手准备,每天都有数枚火箭不断发射升空,把相关设备物资源源不断送上太空轨道。
最终人类有惊无险度过了这场浩劫危机,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捕获成为第二颗天然卫星。
不过在危机解除不久后,又因为这颗小行星的利益之争,绝望同盟直接瓦解并翻脸,然后又开始互掐了起来。
多年以后,在陆安的主导下,改造了这颗小行星,以其为主体结构打造成了一个超级太空星城。
此刻,陆安正在考虑要不要向世人警示这场危机,好早做应对,如此便能比前世多15年的准备时间。
不过他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时机不对。
现在说出去不会有人信,那颗小行星之所以到2028年才被发现就是因为结构暗淡太难观测到,现在提前15年意味着该小行星距离更遥远,基本不可能会发现。
陆安知道自己现在是人微言轻,又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不可能你一个22岁小年轻的一句话,人类就能放下内部纷争,然后团结一致倾全球之物力去应对。
而且,陆安提前说出来,就算真的信了,并且也真的提前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接下来必定是面临无休止的盘查与审问,还存在着生命危险。
陆安清楚的记得前世2028年刚刚发现那颗小行星后,立刻就被列为绝密信息,早期阶段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应对方案的时候是严厉封锁消息的。
凡是知晓真相的人都被严格限制行动和言论,若有散播信息的动机,轻一点的也是被关小黑屋,严重的更是会毫不留情的痛下杀手,为的是避免引起全球恐慌和秩序崩溃。
陆安现在还不是举重若轻的大佬级人物,却知道这样的真相,就算没有生命危险也必定会被各种限制,想做点什么都困难重重。
人微言轻,说的话没有分量,又被限制发展。
若是不能迅速崛起成为巨佬,到时候别人又搞不定那颗小行星,那也不用去担心更遥远的五百年后,真空衰变还会不会历史重演,这颗小行星已经提前五百年把人类文明给“过滤”掉了。
由此可见,让人类早发现反而是坏事,因为应对小行星危机的几个关键科技都是陆安搞定的。
但现在这些科技树都还没有点亮,面对这种危局,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若是提早15年发现,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以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无法应对,只能听天由命。
那只会狠狠地打击所有人的信心,非但不能团结一致,反而更大的可能是会加速文明秩序的崩溃。
时机不对便是如此,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又不占人和。
陆安清楚其中的利害,现在肯定不能说出来。
正确的做法是让自己尽快崛起,说话有了分量,才会被重视。
末了,陆安收起思绪,对于未来的小行星危机,他倒是不担心,前世他就能摆平,更别说这一世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和超过500年的记忆学识的巨大优势加持。
眼下重回2013年已经成了既定事实,让自己迅速崛起才是当务之急。
……
站在窗边的陆安收回目光,转身回到屋内。
他取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到客厅坐下,打开邮箱账号,有二十多封邮件显示未读。
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都主动对他发来了特招录取邀请,希望他能前去升学读博。
此外,其它诸多邮件都是清一色的国内外知名大厂主动发来的高薪特聘邀约,这些公司要么是全球知名的世界级巨头,要么就是做到一行顶尖的行业龙头。
有国家队的大企业,如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核工业集团等等。
也有民营科技大厂,如通信巨头桦为、电商巨头阿狸、社交网络巨头鹅厂等等。
国外的大公司有包括谷歌、脸书、苹果公司等等。
无不是万千求职者梦寐以求都想入职的顶级大厂。
陆安就读于西工大,并且在今年毕业,能被这么多大企业和全球顶尖高校争相招揽是因为他的成绩优异得过于惊人。
如果说“天才”只是在某个领域具有超凡才能和创造力,那么“通才”就是在多个领域同时具有超凡才能和创造力。
单一领域的天才常有,但跨领域的通才却是百年罕见。
在校期间,陆安不但在工学类、理学类的众多专业都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才能和创造力,在管理学与经济学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造诣。
毫无疑问,陆安也属于“通才”的范畴,而且是极为罕见的通才。
而现在的他更是多了五百余年的未来学识与阅历,尤其前世那场宇宙级灾难的奇异经历,更是让他意外洞悉了无数科学真理。
陆安看了一会儿邮件,直接就关掉了页面。
两所顶尖理工高校的特招邀请,陆安压根没打算去,因为任何一所高校都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
五百多年的记忆学识和阅历搁那摆着的,充其量顶多是拿个名校学位,但陆安对此也并不感冒。
而那些大公司的竞相招揽,他同样没兴趣。
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开宗立派,陆安毫不犹豫地决定再次从无到有再次创业起家。
这时,只见一女子从卧室里出来。
她眉眼如含春水,眼尾微微上挑,眼波流转间皆是灵动。鼻梁挺直,笑时梨涡浅浅,身姿窈窕,纤细腰肢不盈一握,及腰长发柔顺亮泽,修长双腿笔直匀称。
孟秋颜来到客厅坐下,瞄了一眼陆安微笑着说:“你现在可真是香饽饽一个呢,国内外那么多大公司高薪招揽你,还有两所顶尖理工学院也向你抛来橄榄枝。”
在三年前的一次青年学术交流会上,陆安与孟秋颜初见相识,而后两人就成了彼此的初恋,一直到现在。
片刻后,孟秋颜询问道:“你是打算升学,还是直接毕业去公司?”
陆安言简意赅道:“都不去。”
孟秋颜顿时诧异地道:“蛤?都不去?两所大学和这么多大公司难道你都没看上?”
陆安摇了摇头说:“那倒不是,我决定自己成立一家科技公司搞事业。”
听到这话,孟秋颜顿时望着他:“你确定?”
陆安肯定地点了点头,看到他是认真的,孟秋颜不禁展颜一笑地说:“既然你确定要自己创业,我当然是无条件支持你。”
过了一会儿,陆安与之对视道:“你呢?不是也收到了几家大公司的offer,还有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你是打算升学拿博士学位还是毕业去公司入职?”
孟秋颜收回目光若有所思片刻,随后抬眼望着陆安缓缓道:“本来想让你帮我参谋一下的,但既然你已经决定创业,我决定留下来帮你,哪也不去了。”
她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毫不犹豫。
闻言,陆安与她相对视片刻,旋即微笑着点点头:“好。”
孟秋颜还是如前世那般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事业的发展上,她毫无保留的支持给陆安带来巨大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