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石墙根下静悄悄
- 我在灵气复苏时代当农民
- 佳佳布鲁斯
- 2704字
- 2025-06-29 01:32:19
暮色四合,山坳里的虫鸣声渐渐稠密起来。李青山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望着炉膛里跳动的火苗出神。松枝燃烧时特有的清香混着锅里蒸腾的米饭香气,在小小的灶屋里弥漫开来。火光映着他半边脸,在粗糙的泥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一只不安分的野兽。
他机械地往灶膛里添了根柴,木柴发出轻微的爆裂声,溅起几颗火星。灶台上的铁锅已经开始冒出白色的蒸汽,带着新米的清甜气息。李青山伸手掀开锅盖,一团热气扑面而来,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用长木勺搅了搅锅里的米粒,米汤已经变得浓稠,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应该差不多了。“他自言自语道,舀起一勺尝了尝。米粒煮得恰到好处,软糯中带着一丝韧性,甜丝丝的米香在舌尖化开。这让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煮饭时总会让他尝第一口,说是“试生熟“。那时候的米饭似乎比现在更香,可能是因为用的是老品种的稻谷,也可能是记忆总会美化过去。
“青山!在家吗?“
院门外传来张婆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李青山赶紧放下勺子,拍了拍身上的柴灰,又用手捋了捋被灶火烤得有些发烫的头发,这才走出去。
张婆婆挎着个竹篮子站在门口,夕阳的余晖给她花白的头发镀上一层金边。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和领口都磨出了毛边,但收拾得很干净。见李青山出来,她笑眯眯地举起篮子:“给你送点新磨的玉米面。“
李青山快步迎上去,接过沉甸甸的篮子。掀开盖在上面的粗布,金黄的玉米面散发出浓郁的谷物香气。这是用石磨现磨的,颗粒比镇上买来的要粗一些,但味道更香。
“您太客气了,“李青山说,“那点萝卜缨子不值什么。“
“值当得很!“张婆婆压低声音,往院子里张望了一下,确认没有旁人,才接着说:“老头子说,那汤喝下去,浑身暖烘烘的,像是......“她突然住了口,左右看了看,像是怕人听见似的,“像是年轻了十岁似的。今儿个一大早就起来了,非要去后山帮着找那头野猪。“
李青山心头一跳。张老爷子昨天还被吓得魂不附体,今天就恢复了精神,确实有些反常。但他面上不显,只是点点头:“可能是萝卜缨子通气活血,张爷爷休息好了,自然就有精神了。“
张婆婆若有所思地摸了摸篮子边缘:“我听虎子说,你家后山墙根底下长了点稀罕草?杆子上带着红道道的?“
李青山心里一紧,脸上却露出困惑的表情:“就是普通的野草。可能是前些日子雨水多,长得旺了些。“
“是吗?“张婆婆显然不太相信,“虎子说那草看着特别精神,比咱地里的菜还水灵......“
“孩子们看什么都新鲜。“李青山笑了笑,转移话题,“婆婆要不要进来坐坐?饭马上就好了。“
“不了不了,“张婆婆摆摆手,“老头子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他今儿个特别嘱咐,说要请你来家喝两盅,好好谢谢你那萝卜缨子汤。“
李青山刚要推辞,张婆婆已经转身往外走,边走边说:“就这么说定了,明儿个晚上,你可一定得来!“语气不容拒绝。
看着张婆婆蹒跚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李青山站在院子里发了会儿呆。天边的最后一抹晚霞也褪去了,深蓝色的夜幕渐渐笼罩下来。远处的山峦变成了模糊的剪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他走到后院,借着最后的天光查看那簇长在石墙根的野草。在昏暗的光线下,草叶呈现出深沉的墨绿色,茎部的胭脂红变得不那么明显了。但凑近了看,叶片边缘似乎泛着一层极淡的荧光,像是吸收了整日的阳光,此刻正在缓慢释放。
李青山蹲下身,伸手轻轻碰了碰叶片。指尖传来一阵微微的麻痒感,像是被极弱的电流轻轻刺了一下。这感觉转瞬即逝,快得让他怀疑是不是错觉。
“奇怪......“他喃喃自语,又碰了碰另一片叶子。这次没有任何异常。也许只是皮肤太干燥产生的静电?
正当他准备起身时,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从墙外传来。李青山屏住呼吸,仔细聆听。那声音很轻,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草丛中穿行,又像是风吹过树叶的摩擦声。
“青山哥!“
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吓得他差点跳起来。回头一看,是虎子,正扒着院墙探头探脑,小脸上写满了好奇。
“你怎么来了?“李青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虎子眨巴着大眼睛:“奶奶让我来问问,要不要去我家吃饭?爷爷说想跟你喝两盅......“说着,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墙根底下瞟。
李青山不动声色地挪了一步,挡住虎子的视线:“替我谢谢张爷爷,今儿个就不去了。你跟奶奶说,我改天一定登门。“
虎子点点头,却不肯走,眼睛还是一个劲儿往墙根底下瞟:“青山哥,那草......“
“就是野草。“李青山第三次重复这句话,语气已经带上了几分无奈,“快回家吧,天要黑了。“
虎子撇撇嘴,显然不太相信,但也知道问不出什么,只好不情不愿地走了。临走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眼神中带着孩子特有的敏锐和好奇。
等虎子的脚步声远去,李青山回到灶屋。饭已经焖好了,他盛了一碗,就着中午剩下的炒笋片,默默地吃起来。米粒饱满香甜,笋片爽脆,再普通不过的一顿饭,却让他吃得格外踏实。
吃完饭,他提着马灯去后院给菜地浇了遍水。昏黄的灯光下,那簇野草安静地伫立在石墙根下,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当他转身要走时,余光似乎瞥见草叶微微颤动了一下,像是被无形的手指轻轻拨弄。
他猛地回头,野草却纹丝不动。可能是夜风吧,他想。
回到屋里,他点亮油灯,坐在桌前发了会儿呆。窗外,一轮明月悄悄爬上山头,清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给一切蒙上了一层银纱。李青山望着那轮明月,思绪飘远。
他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去山里采药的日子。爷爷总是能一眼认出哪些是普通野草,哪些是珍贵的药材。有一次,他们在一处悬崖边上发现了一株通体泛着淡淡金光的灵芝,爷爷说那是吸收了日月精华的灵物,不能轻易采摘。
“万物有灵啊,“爷爷当时摸着他的头说,“有些东西看着普通,内里却藏着大造化。咱们种地的人,要学会尊重这些造化。“
当时的他懵懵懂懂,现在想来,爷爷的话似乎别有深意。
李青山吹灭油灯,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棂,在泥地上画出规则的格子。他盯着那些光斑,眼皮渐渐沉重起来。
半梦半醒间,他似乎听到院子里传来极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悄悄生长。那声音很轻,若有若无,像是幻觉,又像是某种神秘的生命律动。
他翻了个身,睡意更浓了。在即将坠入梦乡的边缘,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明天得去趟镇上,找找有没有关于特殊植物的书籍。也许,那簇野草真的不简单......
月光静静地流淌在院子里,照在那簇野草上。在无人注视的深夜,草叶似乎舒展得更开了些,茎部的胭脂红色泽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鲜艳。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香在夜风中飘散,与寻常草木的气息截然不同。
远处的山峦沉默地伫立着,像一位睿智的老者,见证着这山坳里悄然发生的一切。夜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秘密。
而屋内,李青山已经沉沉睡去,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他的呼吸均匀而平静,脸上带着劳作一天后的疲惫与满足。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上,每一株草都在向他低语,诉说着大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