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耀眼的阳光从前阳台斜照着客厅残旧的真皮沙发。阳台朝东,原本与夕阳无缘,哪想到前面隔马路建起一栋高楼,夕阳从自家楼顶斜照到对面玻璃膜墙,将夕阳反射进曾老师客厅,持续大约半小时。每当这时,曾老师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
做晚饭,小半杯米。打开冰箱取牛肉,苔丝闻到罐头里的肉味,仰着头眼巴巴地望着,两只耳朵轮流向后摆。曾老师放下牛肉,取出苔丝的肉罐头,挑了半调羹拿到阳台给苔丝吃,把个苔丝心急得在她脚前脚后蹭来蹭去,令她几乎无法迈开脚。
以前,老头爱喝一杯米酒,晚餐至少炒两个下酒菜;儿子在家的话爱吃西兰花炒生鱼片和卤鸡翅,现在一个人做一道菜就够。重新取牛肉切薄片,刀背一片一片敲打断筋,油盐胡椒粉腌好备用。菠菜焯水,捞起。起油锅,放一片姜,加清水,水开了放牛肉,菠菜,少量盐,三分钟熄火,起锅,吃完洗净碗筷,一轮明月已悬挂在前阳台对出的天边。
曾老师家有奉月习俗。她拉开阳台玻璃门,搬出一张小方桌,摆上月饼、柚子、柿果、糖果、苹果,对着月亮拜三拜,许下心愿。苔丝见了,兴奋得在客厅前后阳台之间跑来跑去停不下来。
晚上八点多刚洗完澡,还在卫生间清洁地板,手机铃声响起,曾老师猜想准是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儿子每个周六这个时候都会打电话来问候母亲,报平安。不过曾老师同儿子并没有太多话可说,工作插不上嘴,私事说多一句半句就是干涉,慢慢地话语越来越少。今晚非周末,这个电话是专门为母亲的生日而打的,祝母亲生日快乐,又问起她的胃病旧患。曾老师说,这段时间没有吃寒凉、刺激性食物,没有发作。
儿子说:“你不要老去洗脑店,阳台种种花草,厨房做做美食,书房看看书,不好吗?或者找个义工做做,也比你天天去洗脑店强。”
“阳台那几盆花两天浇一次,用得了多长时间!做美食我做给谁吃?煮两个菜都吃不完。看书视力不好,流泪,懒得看。做义工,想过,有合适的可以试试。”
“爸爸走了六年了。以前我接受不了你再找男人,现在想通了,只要你过得好就行,你想找就找一个,有个照应。”
“有钱有情趣的男人喜欢小姑娘,谁愿意娶老太婆!没钱又无聊的男人嫁来干嘛?我不喜欢扶贫。年纪、收入差不多又合眼缘的暂时没有遇到。我每个月九千多退休工资,你又说不要我的钱,我一个人花绰绰有余。现在身体还不算坏,能吃能喝能爬能走,独自生活也不赖,没人管也不用管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将来老了,不能动了,我用退休工资请保姆。实在不行,比如身患疾病疼痛难忍,或者失去行动能力,我还可以自行了断,决不给你们添麻烦。”
而母亲一直担忧儿子的婚姻,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两个年轻人崇尚AA,一切皆A,连回对方父母家里多少次多少小时都要A,女婿陪伴岳父母多少小时,儿媳在婆婆家待多少小时,偏差不超半天,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更离谱的是上回在澳洲,有一次曾老师约三个刚认识的华人朋友外出吃饭,刚好遇到儿子儿媳也来逛街,在一起吃中饭,花费二百四十澳元,人均四十,曾老师主动掏腰包买单,没想到儿媳当场转八十澳元给婆婆。曾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知道儿媳不想占婆婆便宜,将自己和老公那份钱支付了,却不愿为婆婆及婆婆朋友买单。
“不用太担心你妈,过好你们的小日子就行。趁早生个小孩,家庭才完美,也趁我还没有老得走不动,还能帮你们带几年小孩。”
“这个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们暂时还没有生育计划。我们正处在事业上升期,都很忙,没有闲工夫养育小孩。Jennifer还担心怀孕、哺乳期间她的宠物猫没人照顾,所以暂时放弃怀孕计划。再说就算生小孩,我们有我们的育婴规划,肯定会请专职月嫂、育婴专家帮忙照顾。我们是AA组合,女方怀孕期间,育婴期间怎么A,至今还没有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