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国师点兵,整肃军纪

西岐校场的铜钲声刺破晨雾,惊起城墙上栖息的寒鸦。姜子牙身着玄色大氅,腰间悬挂的打神鞭随着步伐轻晃,在青石板路上拖出细碎声响。他望着校场上参差不齐的兵卒阵列,眉头微蹙——这便是西岐引以为傲的虎狼之师?甲胄锈迹斑斑,兵器缺刃少锋,更有几个老兵倚着长戈交头接耳,丝毫未察觉主帅已至。

“启禀国师,诸位将军已在点将台候命。”亲卫躬身禀报,声音在空旷校场激起回音。姜子牙抬手示意,目光扫过点将台。只见六位将军分立两侧,为首的南宫适手握剑柄,神情肃然;而老将军黄滚捻着花白胡须,眼神中却透着几分不以为然。

“诸位将军。”姜子牙缓步登台,声音清朗如击磬,“自文王拜我为相以来,日夜思忖如何强兵固国。今观我西岐军容,实难担兴周伐纣之重任。”

“国师此言差矣!”黄滚跨前半步,甲胄相撞发出清脆声响,“我西岐将士追随文王南征北战数十载,破犬戎、退崇侯,哪一场不是用血肉拼杀出来的?怎就担不起大任了?”他话音未落,几位老将纷纷附和,点将台上顿时议论声四起。

姜子牙神色未变,抬手虚按:“老将军所言,皆是西岐功臣。但如今商纣暴虐,天下苦秦久矣。我军若想顺应天命,唯有革新军制。”说罢,他展开一卷竹简,“即日起,废除旧制‘族兵制’,凡适龄男子不论出身,皆可应募。每日卯时晨训,未时研习兵法,戌时查夜......”

“荒唐!”黄滚猛地将佩剑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倾倒,“西岐向来以宗族为根基,族兵同生共死,岂容你这外乡人随意更改?”他身旁的将军也面色不善,手按剑柄怒目而视。

南宫适见状,急忙站出:“老将军息怒!国师乃文王亲封,所行之事必是为西岐长远考虑。”

“哼!不过是巧言令色的术士!”黄滚冷笑,“当年文王被囚羑里,不见你有半分作为!如今倒来对我等指手画脚......”

“够了!”姜子牙突然厉喝,打神鞭“铮”地出鞘三寸,寒光一闪,“本相执掌军政,上承天命,下奉王令!谁敢再言旧制不可废,休怪我手中神鞭无情!”

校场顿时鸦雀无声,唯有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军阵。姜子牙环视众人,放缓语气:“改革并非一日之功,还望诸位将军与我同心协力。三日后,新军演练,届时请文王亲临校场。”

散会后,南宫适追上姜子牙:“国师莫与老将军们计较,他们守着旧规矩多年......”

“我岂会不知?”姜子牙苦笑,“但不破不立。西岐若想成就大业,必须打破宗族藩篱,建立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师。”他望着远处连绵的岐山,目光坚定,“这第一步,再难也要走出去。”

与此同时,文王寝宫内,黄滚正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大王!那姜子牙分明是要动摇西岐根基!族兵制乃先王所立,历经三代,怎能说废就废?”

姬昌轻抚琴弦,琴声舒缓:“老将军,你随我征战多年,可知为何西岐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

“是因为我西岐上下一心,以宗族为纽带!”黄滚急道。

“不错,但也不全对。”姬昌放下琴,“西岐之兴,在于顺应民心。如今天下百姓渴望明主,若我军还固守旧制,如何吸纳天下英才?”他走到黄滚面前,亲手将其扶起,“姜子牙胸有韬略,我拜他为相,正是看中他能破旧立新。老将军,你且拭目以待,三日后校场,自见分晓。”

黄滚退出王宫时,夕阳正将岐山染成血色。他望着城头飘扬的“周”字大旗,心中五味杂陈。当年追随文王之父季历开疆拓土时的豪情,与今日面对变革的惶恐交织在一起。“难道真的是我老糊涂了?”他喃喃自语,握紧腰间佩剑,却又缓缓松开。

三日后,校场。

文王的步辇在侍卫簇拥下缓缓驶入,姬昌身着玄色冕服,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校场。原本杂草丛生的演武场已被修整得平如镜面,三十六面牙旗整齐排列,在风中猎猎作响。

“报——!”传令兵疾驰而来,“国师姜子牙率新军候命!”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一队队士卒身着崭新皮甲,手持青铜戈矛,步伐铿锵。最前方,南宫适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数位新提拔的将领,皆是目光如炬。

“变阵!”姜子牙挥动令旗。

刹那间,军阵如臂使指,由方阵变为锥形阵,又化作雁行阵。士卒们进退有序,呼喝声震天。文王抚掌赞叹:“妙哉!此等军容,胜过往日十倍!”

黄滚却面色铁青,他盯着方阵中几个陌生面孔——那分明是昨日还在市集卖菜的农夫!“大王,这些人未经沙场,如何能堪大用?”他忍不住开口。

姜子牙闻言,微微一笑:“老将军不妨一试。”说罢,命人取来三石硬弓,“请军中善射者与老将军切磋箭术。”

人群中走出一个精瘦汉子,正是前日被招募的猎户。他接过弓箭,挽弓如满月,“嗖”地一声,箭矢正中百步外的红心。紧接着又是两箭,皆与第一箭首尾相连,形成一条笔直的箭痕。

校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文王转头看向黄滚:“老将军,此人箭术如何?”

黄滚面色涨红,半晌挤出一句:“侥幸而已!”

“非也。”姜子牙道,“此人每日寅时便在山中练箭,风雨无阻。若按旧制,他恐怕一生都只能做个猎户。”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西岐的未来,不应只在宗族子弟手中,而在天下英才手中。”

文王站起身,声音响彻校场:“自今日起,新军军规正式施行!凡有功者,不论出身,皆可封官加爵;凡违令者,纵使宗室子弟,亦严惩不贷!”

暮色渐浓,校场归于平静。姜子牙独自站在点将台上,望着远处万家灯火。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姬昌缓步走来。

“今日之事,多谢大王支持。”姜子牙行礼道。

姬昌摆摆手:“该谢的是我。若无国师革新军制,西岐纵有天命,也难成大业。”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只是这改革之路,注定布满荆棘。”

“臣愿为大王披荆斩棘。”姜子牙握紧打神鞭,“待来日伐纣,定让天下人见识西岐王者之师的风采!”

夜风呼啸,岐山之巅的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西岐将士们坚毅的脸庞。一场改变历史的变革,正从这座古老的城池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