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经常便秘、口臭难闻、吃饭不香、晚上睡不好?这些都是脾胃问题惹的祸。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脾胃都出了毛病。“三分治、七分养”,专家告诉你通过简单的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按摩穴位、调节情绪等,就能远离脾胃疾病。本书结合国内知名养生专家的脾胃观点,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全面讲述保养脾胃的方法,让你轻松拥有健康脾胃。
    中医养生7.4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抗癌真经:六代中医世家传人的治癌秘方》分四篇,“中医看癌症”、“癌症看中医”、“治癌有真经”、“草药好抗癌”,详细介绍了文正球医师运用中草药治疗癌症的临床经验和用药心得。
    中医养生8.5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毒是万瘸之源,养生祛病先排毒。远离各种体毒,身轻体健不怕老。《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精选中医特效排毒法,教你轻轻松松清体抗毒。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体内毒素、饮食排毒法、体质排毒法、五行生克排毒法等。
    中医养生7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这是一本能让您在未来12年都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图书!针对一年24个节气,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养生方,方法简单高效,老少咸宜。本书创造性地将中医和24节气结合起来谈养生,告诉您怎样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让您一年四季都能跟着老天的步伐顺天时养生。
    中医养生17.4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是中国一部中医理论经典,是一部家庭常备的养生宝典,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药物学和养生学的医学巨著。本书以古本为基础,选取治病、防病、养生、益寿等精华部分编写而成。充分做到了精选精译,重点提炼,难点详解,读者不必再去翻阅汗牛充栋的资料,轻松学得中华养生精要。而且书中注释简明,翻译晓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中医养生34.9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
    中医养生18.2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共分八章,分内、外、儿、妇、皮肤、五官、男、肛肠科进行论述;共收纳了中医1000多种民间实用偏方验方,详细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百余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中医养生19.7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男人易肾亏,女人易血亏。本书针对男女生理的不同特点,提出“男女有别”的养生方式,即男人养精,女人养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案。上篇系统而全面地解析了肾对男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并重点介绍了养肾、养精、藏精的具体方法,包括食疗、运动、经络养生等。下篇围绕“女人以血为本”的中医理论论述了女人养血、补血、行血的具体养生方法,包括饮食秘方、穴位按摩保健、生活宜忌、情志调养等。全书脉
    中医养生43.3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详细解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的十二时辰养生法,向读者传授天地人全方位时辰养生要诀。书中还汇集了古往今来中医名家的养生精华、历代中医养生名著中的养生妙方,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医养生智慧,并从日常生活着手,掌握十二时辰、十二经络的养护方法。其中,有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有可以做着吃的,有按摩穴位的,还有健身操,书中告诉我们从早到晚,一天十二时辰中,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对身体最有益,
    中医养生31.7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按摩,是中国古代医学中最特殊的一种治疗保健方式,是古人经过千年实践的沉淀和积累总结出的治疗保健方法。本书选取了十四经络中的一百多个穴位,并介绍了每个穴位的疗效和按摩手法,这样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疾病的穴位疗法。按摩,是中国古代医学中最特殊的一种治疗保健方式,是古人经过千年实践的沉淀和积累总结出的治疗保健方法。虽然千年的时间将它不断幻化,显得高深莫测,但按摩门并不难,只要愿意花费一时间,我们每个人
    中医养生16.7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自古人们就习惯用花来形容女人的美丽,每个女人也都梦想如花般娇艳。在古代,没有任何的化学方剂,女人养颜之材全部源于天然之物,花草是用得最多的美容材料,历代医家为女人创造了许多美肤养颜的天然本草配方。桃花、红花、芦荟、玫瑰花等被制成香粉、面脂、沐浴香汤等美容用品,用来对付色斑、皮肤粗糙、肤色暗沉、皱纹等各种美容难题。本书集结了历代医家的花草美容养颜妙方,无需担心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轻松拥有健康美丽。
    中医养生6.5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上千条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100种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100种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并阐述了中医养生、食疗基本常识,帮助读者运用本草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此外,还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和饮食习惯,为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本草养生方案,并详细
    中医养生47.2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脾是“生化气血之源”,负责将人摄入的营养输送至各个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养脾对女性尤为重要,一旦脾虚,就会出现肥胖、长痘、老得快等问题。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脾虚的五种类型以及引起脾虚的不良生活习惯;第二章介绍脾虚的常见症状以及日常调理方法;第三章根据四季气候及节气的不同特点,提出更适合当季的养脾方式;第四章讲述用食疗调理脾脏的方式,推荐了诸多有益脾胃的食材和菜谱;第五章介绍了几种日常
    中医养生7.2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传统需要珍视,经典需要回归。作为享有盛誉、流传久远的古代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中国式”养生理论一直传承至今。两千多年来,它被认为是东方传统医学的源头,系统地总结了古代中医全方面的经验和智慧,阐明了人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相应的规律,以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等养生理论,对中国人的健康养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帝内经全集(全译图解版)》分为《素问》、《灵枢》两卷,共162篇,其中《素
    中医养生39.5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诊脉一直以来都有“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难,但脉为医门之先,学诊脉成为学中医诊病绕不过去的一环。本书从诊脉的部位、指法、指力、测脉动次数出发,详细介绍了常见的28种病脉和对应的常见病调理方式,以及相似脉的区分和特殊脉象。图文并茂,每种脉都配有对应的图片示例,图中浮、中、沉代表下指深度,脉波表示脉体的形态、力度,更有文字形象的比喻方便大家掌握脉象特征,比如浮脉是如水漂木,沉脉是
    中医养生4.8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
    中医养生7.4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穴位是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之一,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是古人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的健康遗产。它传承千年,但并不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穴位来为自己诊病治病,养生保健。我们出版的这本《图解人体特效穴位》,就汇集了所有日常病症的穴位治疗方法,收集了众多穴位的健康功效,让你最快速准确地找到穴位,花最少的钱、轻松解决健康问题,打造最健康的身体。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穴位疗法,《图解人体
    中医养生12.7万字
    6.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切于实用,灵验奇效为原则,将收录的偏方分为食疗、中药、特效理疗三大类。其中食疗偏方,药食俱佳,辅标治本;中药偏方,药性平和,见效迅速;特效理疗偏方,内病外治,安全可靠。本书实用性强,具有用药常见、组方巧妙、简便易行、易学实用、省钱省事的特点,适合大众日常保健的需求,可作为广大读者的家庭医疗顾问。
    中医养生9.9万字
    6.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借针灸名家之手,精挑细选出30个养生保健特效穴位,以最简易、最有效的方法来教会读者穴位保养之道。书中穴位全部由名家精讲,配以精简的取穴方法,力求将取穴做到真正的快、准、稳。本书内容详细,层次分明,每个穴位的功效都配合病例加以详细阐述,方便读者查阅。穴位所治疾病多为常见病,配合治疗手法图示手把手教会读者不同疾病的具体穴位疗法。
    中医养生10.1万字
    6.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针对现代人经常罹患的疾病,如头痛、感冒、上火、便秘、腹泻、胃痛、肥胖、肾虚、失眠、痛经等,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来进行日常的自我治疗与保健。同时为那些被我们用反、用窄、用歪了的中成药正名,纠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错误。让
    中医养生10.5万字
    6.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