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四圣心源》是清朝医学家黄元御于1753年撰写的一部中医综合性著作。该书阐发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书的蕴义,包括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劳伤解、杂病解、七窍解、疮疡解、妇人解等内容,涵盖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黄元御创立了土枢四象、左升右降、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强调中气的重要性,从天人合一、水火立极、六气从化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结合,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8.2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殷鸿春教授长期研究中医舌诊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发展了“殷氏现代中医舌诊”技术,已在我社出版《殷氏现代舌诊原理与图谱》,受到读者欢迎,2020年1月出版,截至2023年已印刷5次。本书为前书的配套品种。本书总结了“殷氏现代中医舌诊”技术发明人殷鸿春教授近30年的临床经验,突出展示了独特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根据舌形、舌质、舌苔辨证用药的经验,全彩印制,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中医
    中医16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本草纲目》所述内容实用,涉及知识广博,不仅对中国古人的饮食养疗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现代饮食学、现代养生学、现代保健品的开发,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本书在参考了多种版本的《本草纲目》基础上,以面向大众、经济实用为目的,以尽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为前提,并适当地删去了一些怪异难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学性的医方,以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饮食养疗的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参照
    中医4.5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含有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临床营养三大部分,内容涉及营养素的基本概念、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的检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不同生理状况人群的营养、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试验膳食与治疗膳食、内科疾病的营养治疗、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儿科疾病的营养治疗、中医食疗与营养保健食品、营养病历的书写与医院营养科的管理内容。全书内容丰富、充实。编者
    预防医学42.9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张志远先生,日有所感,夜有所记,文辞畅雅,拔新领异,九百余条,皆系心血结晶,笔记简洁精当,内容包括医友经验、先父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深富教益。
    中医30.8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教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脾胃论》临证解读分册。该书系统讲解了《脾胃论》原文、临床应用方药,以及作者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和临证感悟。力求让中医古籍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医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17.4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
    中医16.8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发行以来
    中医32万字
    5.5万人气
  • 十四五《推拿学》教材系统介绍了推拿学的理论、操作及应用知识。充分吸收以往各版教材优点,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推拿学》大纲、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住院医师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展编写工作。在“坚持传承性”方面,加大了古代推拿方法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推拿的全貌,正本清源,以便更好地在现代推拿临床实践中体现对古代经典理论的传承。本习题集内容编排与十四五规划教材《推拿学》基本一致。读者
    医药教材11.5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产后新妈妈的子宫、骨盆、乳房、肠胃等每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分别如何护理?新妈妈每天该吃些什么,怎样滋补?妊娠纹如何淡化,产后怎样瘦身?爸爸在此期间该做些什么?告诉你简单有效的方法。
    妇产科学7.9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以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体会,记述具体病例或引用新闻报道的个案,对家庭用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许能将常用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之要点传授给读者。书中篇目以病人经常碰到的用药难点为重点,旨在为医生选药、病人购药提供参考意见。既可为临床医生拟方遣药当作“肘后”参谋,亦可为病人求药、购药、用药作“身边”指导。
    药学18.2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4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医5.9万字
    5.4万人气
  •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系统掌握伦理学知识,掌握护理领域中的伦理要求,从而提高解决伦理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教材的编写,旨在引导护理学专业学生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分析和解决护理执业过程及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挖掘和提升护理执业过程中的伦理和人文价值,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伦理、人文素养,增强护理专业学生与患者、医生等交
    医药教材20.4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全书50余章,200余万字。内容涵盖:精神障碍的神经、生化、遗传、心理等基础内容,社会学、人类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症状学、诊断学,评估与测量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发展动态,痴呆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谢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与药物相关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文化密切相关
    基础医学157万字
    5.4万人气
  •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教材不仅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推拿学中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介绍了一般护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等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及技能,还增加了辨证施护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中医临床护理和临证思维奠定基础。
    医药教材46.9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将全面系统介绍危重烧伤救治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自体皮源构建技术、自异体小块皮胶连制备大张皮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技术、异体头皮胶连制备大张皮联合自体微粒皮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技术、保守性-超大面积切削痂手术、四肢切削痂--弹力加压止血法、烧伤换药新技术、烧伤创面动态管理法、导管脓毒症的防治技术、全胃肠营养技术、内环境调整和支持治疗技术、立体式康复技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并以大量的真实病例,详细讲述新技
    外科学14.4万字
    5.4万人气
  •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易经思想与中医学、道家思想与中医学、儒家思想与中医学、佛家思想与中医学、兵家思想与中医学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基本概念、学术思想、与中医学关系三部分。本书的主要特色:一是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使读者对两者关系有较好的把握;二是撰写相关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现状,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激发读者的研究兴趣,为学生科研提供学术资料;三是配有近500分钟的讲课视频。
    医药教材13.4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皮肤病性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以临床皮肤损害的特征为基础。本书共收集皮肤病性病图片约2400余幅,除皮肤病性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外,还包括了许多少见及疑难病例,有近500个病种。每个病有典型的皮肤损害图片,皮肤肿瘤还有组织病理片,同时配以概要、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等文字说明。文字部分精练、实用,图像部分病损显示清晰易辨。每个病种中,又根据其分型及典型好发部位选有图像若干幅(包括典型与非典型、轻度与重度等),
    临床理论11.5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医科类专业基础课对口升学复习指导。内容包括:第一部分解剖学的各章必需掌握的内容和题型示例;第二部分生理学的各章必需掌握的内容和题型示例;第三部分近二年的试题;第四部分参考答案。近年考试试题及习题答案分析详尽,方便考生复习考试。
    临床理论11.6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作者多年深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使用伤寒理论和伤寒经方进行辨证论治的名医验案一百一十案,出处包括《吴佩衡医案》《经方实验录》《刘渡舟验案精选》等。第一步是阅读患者的证候;第二步是自己独立进行辨证论治;第三步是研读医案中的医生的辨证论治过程;第四步是将自己的辨证论治和医案中的辨证论治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各自得失、所得的启示,以及暂时无法
    中医18.5万字
    5.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