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3)
- 播撒希望:一个校长和台长的追求
- 张德明
- 4850字
- 2016-05-12 17:19:47
为了体现它的权威性,从一开始,栏目就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早期同市中招办、高招办和市教育考试中心)合办,由市教委有关领导担任栏目顾问,并同各级各类招生学校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从而保证了节目中政策发布及时性、政策解释的准确性,动态报道的全面客观,形势分析的精准独到,保证了指导服务的富有实效。每年的节目内容,都同市教育考试院的有关专家共同策划,并听取招生学校的意见,追求“权威、及时、全面和准确”。
栏目的权威性体现在它总是在第一时间播出重要的招考信息,总是在第一时间播出各高校的录取名单,总是请最权威的人士对各种招考政策作最权威的解释,总是能对观众提出的咨询作出明确的解答。
除了权威性,栏目还强调服务性,服务政府、服务观众。1998年,正值高考生源高峰,当年有十几万考生,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较难完全满足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对此,上海市政府出台了鼓励上海考生去外省市院校求学的经济、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上海考生仍然不愿填报外省市院校,眼看许多外省市在沪的招生计划都完不成,许多名额将白白浪费掉。《招生快讯》栏目组获悉这一情况后,决定针对这一情况赶制一个专题节目。他们赴陕西、四川、北京等高校实地采访了许多上海籍学子,录制了一档名为《上海学子学在四方》的独家专题系列报道,在填报志愿前一个月连续播出,向考生和考生家长全面生动地介绍上海学子在外省市高校学习、生活的良好情况,详细解释、宣传了市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据市教育考试院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外省市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在沪招生计划的完成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栏目乐于为考生及家长服务,是这个栏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家住南汇周浦镇的一位考生,在报考警校时把家庭联系地址写错了,她担心会影响录取,抱着求援的心态,给栏目写来了咨询信,接信后,编导立即与校方联系,及时帮助她更改了地址,然后在“咨询信息”中告诉了她。这件事引起的连锁反应远超预计,在此后我们又接到了许多类似情况的求援信,于是我们主持人胡杨在节目中提醒广大考生千万不可粗心大意。每年栏目组都要收到几百封的来信,其中三分之二左右是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我们把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起来,请中招办、高招办进行咨询,统一答复,面对一些个别问题,则采取一一复信或电话予以解答。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到“独家”分数线的公布,记者饶钢都是连夜守在考试院,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全天候待命,随时投入采编和制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电视媒体固有的直观优势,满足考生及其家长了解信息的需求,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高考之后,记者饶钢深入到阅卷、录取的现场,开展对权威人物的采访,进行热点的追踪、趋势和分析、这些现场报道,把观众带到专家面前,带到考试、阅卷、录取的现场,让观众有同专家“面对面”,“亲临现场”的感觉,节目的权威性大大增强。
走进观众,走进考生,这也是栏目成功的地方。1997年,记者苏晓架着摄像机,陪伴复旦附中高三(4)班的同学走过了高考之路,饱含深情地记录了他们的奋斗、追求、师生之情和对高中校园生活的万千感慨。1998年,记者余军又将一位丈夫病重,却仍然一心想着学生的高三班主任的故事,通过镜头娓娓道来,许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为掌握一手资料,1998年、1999年主持人胡杨还去陕西、湖南寻访上海籍学子。
正是以它的权威性、时效性、服务性,栏目赢得了广大考生与家长的口碑,成为了上海教育电视台长年不衰的一个品牌栏目,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名应届考生认识了主持人胡杨,“胡杨姐姐”栏目的高收视率也为教育台赢得了良好的广告效益。
2004年开始,教育台联合了上海教育考试院、东方广播电台、东方网、《新民晚报》,在《招生快讯》的基础上,同时推出了《“我们一起填志愿”——高考咨询大直播》,围绕如何填志愿这个家长、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组织了领导、专家、学校、招办人员与考生、家长的咨询对话直播节目,使招生快讯栏目的形式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
从1995年起,上海教育电视台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至2008年,连续举办了14届。14年中,先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百多所国内重点大学以及港、澳、台的著名大学参赛。这么多名校的莘莘学子云集上海,关注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社会经济文化课题,表达华语对这些课题的独特阐释和透彻理解,可以说该活动每年都是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参加了多届辩论赛及颁奖典礼,时任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参加完首届辩论赛的颁奖典礼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高度肯定了辩论赛的成功。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院士还专门接见了第四届辩论赛的师生代表,亲自为辩论赛书写序,龚学平、周慕尧、谢丽娟等市领导还分别为辩论赛致辞。
白岩松、敬一丹、余秋雨、金庸、曹建明、杨锦麟、谢希德、吴孟超、邓伟志、俞吾金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先后担任了辩论赛的评委和决赛点评嘉宾。
辩论赛期间,上海的工厂、学校、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谈论辩论的内容,以至于好几个辩手外出上街时经常被市民一眼认出。这一时期,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收视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群众中那么多人关心现实的课题,关心人类自己的命运,其意义远远超越了辩论的本身。著名评论家余秋雨先生认为,“无论如何,这是我们民族在精神领域进一步自觉的一个标志”。
辩论赛的举办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关注,对它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时报》等都作了报道,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青年报》《上海教育报》《文学报》等20多家报纸更是连续宣传、跟踪报道、撰写评论,并用专访、人物特写、图片刊载等多种形式。《新民晚报》还在《十日谈》栏目中连续12天刊登了辩论赛中的故事,《上海教育报》用整整一版刊登了辩论赛的照片,每届的七套辩词被众多的报刊抢着发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了辩论赛的实况录音,东方广播电台的《今日新辩题》栏目还就辩题组织听众再讨论。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除了播出有关的新闻之外,还分别制作了“新闻透视”和“东视广角”的专题节目。
每一届辩论赛,复旦大学出版社还以最快的速度将文章和辩词结集出版,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公司则出版辩论赛的VCD。而七场辩论赛的实况录像除由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外,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不少省市的电视台购买了播映权,与此同时,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影视机构购买了海外播映权,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走向了世界。
众多的媒体的踊跃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在教育界、学术界产生了热烈反响,许多高校相继举办辩论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一些专家学者对辩论赛的辩题颇感兴趣,有的为我们的专集撰写热点报告,有的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以它的思辨性和文化品位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一个王牌节目,它占领了众多电视媒体的一个制高点。
一个电视台,连续14年开展名校辩论赛,这在全国电视台中至今是唯一的,上海教育电视台所以对名校辩论赛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辩论是一种交流思想,锻炼思维,增进智慧,探求真理的有效形式,而电视辩论又是电视进行理论探索和宣传的有效形式。辩论赛的辩题往往是时代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民众的需求,辩论的过程就是对理论筛选、过滤的过程,也是碰撞、融汇新的理论火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辩论赛也是转换我们民族思维模式的一场革命,是活跃思想,广开言路的很好形式。
辩论赛是展示名校风采的好途径,它充分展现了当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们关注现实和未来,关心国家和人类前途的强烈责任感,反映了他们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进取精神,表现了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以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电视辩论赛全力将高校思想文化的研究方法、成果向社会传播和辐射出去,对于以“立足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上海教育电视台,反映高校的文化、理论、科研成果,反映师生的精神风貌,本身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而对参赛的学校来说,又促进了他们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
在当前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这是每家电视台都在考虑的问题,在目前荧屏上,娱乐节目偏多,观众并不满足于此。而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它是一档高品味的思辨性的文化节目,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它受到了观众的青睐。举办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它恰恰是教育台利用自己背靠教育的优势,挖掘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电视的错位竞争中,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在14年辩论赛的组织工作中,我们辩题的时代性,群众的参与性,内容的丰富性,模式的创造性,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鲜明特征,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场辩论赛来说,辩题堪称是它的灵魂,而辩题是否具有时代性,又是决定这场辩论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1995年举办的首届名校辩论赛辩论赛所选择的七道辩题,有电脑发展、流动人口、生态危机、离婚率上升问题,还有经济与教育、医学与伦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或有历史渊源,或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反映了世纪之交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的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4届辩论赛辩论赛,总共有近百道辩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等诸多领域,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等关系,折射了人类生活的丰富内涵,有位教授建议,8支参赛队伍的辩词集锦,加上各方专家的热点报告集结出书,除了有益于广大读者以外,还要作为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思想性成果贡献给国务院有关的研究决策部门参考。
名校辩论赛十分重视群众的广泛参与。比如辩题是向社会公开征集来的,首届辩论赛辩论赛举办时,组委会全国100多位专家学者发了函,又通过报纸有奖征集,还让8所高校每校提供一套,通过这三个途径,征集到400多道题目,最后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从中遴选出了7道题,每所参赛学校的队员又是通过本校的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在正式比赛过程中,组织了各界观众,形成了台上台下共同辩论的热烈场面。组委会还根据每一场不同的辩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批学者专家和领导干部作为嘉宾,就当场的辩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育电视台做成一档专题节目《今日辩题纵横谈》,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参与,成为辩论赛本身的补充、延伸、深化和发展,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组委会在辩论赛期间,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来沪的师生们除了参赛本身之外还有更多的收获。如参观游览,感受上海的巨变,举办知识讲座,开拓视野,就辩论赛本身发展进行研讨,担任嘉宾,参与教育台其他节目的录制,参观上海的高校,开展师生联谊活动。
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开始几届采用了新加坡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的模式。这个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但时间长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如节奏太快,观众来不及接受,论多辩少,4人队式显臃肿,程序繁琐。于是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借鉴新加坡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加以改革,新模式增加了开场的教练陈词,队员由4人减为3人,且必须男女组队,为了加强辩的分量,增加了盘问阶段,为增强观赏性、展示辩手多元才能,同时也为了缓解快节奏下的紧张气氛,增加了双方围绕辩题设计的小品。辩论赛简化了评分方法,新模式打分简洁明了,易于评委操作。对于新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许多高校的教练和辩手称赞道:这是上海教育电视台对中国大学生辩论赛的一大贡献。
2009年起,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虽然终止了,但是上海教育电视台对辩论赛仍然情有独钟。我们向行业拓展,先后举办了律师辩论赛、保险辩论赛等,近5年还每年举办一期市民辩论赛,由各区县的社区学院组织,围绕热点问题展开,深受市民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