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4)
- 播撒希望:一个校长和台长的追求
- 张德明
- 4981字
- 2016-05-12 17:19:47
绿叶影院:老片新放
教育台能不能播影视剧?这个问题从开台起就一直困扰着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争论了20年。反对者搬出了国家颁发的《广播电视条例》中的有关条款:“教育电视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播放各类教育教学节目,不得播放与教学无关的电影、电视片”。上海教育电视台经过认真的学习研究,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主张,适时开出了《绿叶影院》,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我们为什么要顶住压力,坚持这么做?
一是对每个电视台来说,影视剧往往能起到“充时段、聚人气、吸广告”的作用,一部电影100分钟左右,两集电视剧也要90分钟左右,对一个电视台来说(即使是综合台),完全自己制作的节目是有限的,必须靠引进节目来补充,而影视节目收视率比较高,容易吸引广告,为电视台创造可贵的经济效益。中国的教育电视台属于公益性的,但它又不同于国外的公共电视台,资金由政府和社会资助。它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除了少量政府拨款之外,必须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既然影视剧是创收的重要手段,为什么就不允许它播放呢?否则教育台就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是优秀的影视剧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它们对于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塑造当代社会的典型、推动社会的文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广电总局等几部委多次推出的“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展映”,要求组织全国广大中小学生观摩,它的价值意义非同小可,教育电视台有这么好的一个传播平台,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
三是教育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涵盖德、智、体、美、劳,我们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影视教育涉及德育、美育、艺术教育。
文件中规定“不得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影、电视片”,那么换句话说,只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就可以播放了。我们注意到上海市有关教育部门根据中小学每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如政治、历史、语文、地理、自然等)的教学进度,排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电影和电视剧的目录,提供了相关方面的影视资源,要求学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影视资源。教育中各类教学的实践大大增强了我们开设《绿叶影院》的理由和信心。
自然,教育台播放影视剧与其他频道播放影视剧还不完全一样,它要强调它的教育性。上海教育电视台开台初期播放影视剧时,还首创了“戴帽”、“穿靴”、“扎腰带”的编辑方式。
所谓“戴帽”,就是在影视剧的前面,加上一个富有教育性的概论简介。例如,我们曾推出“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汇展”,集中播放了《万水千山》《百色起义》《开天辟地》《大决战》《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日》《聂耳》《上甘岭》《董存瑞》《开国大典》《南征北战》《林则徐》《甲午海战》等,推出“金色凝聚力”,集中播放了描写改革开放中共产党员形象的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天若有情》《凤凰琴》《共和国不会忘记》等,推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集中播放莎士比亚原版戏剧影片16部。在播放这些影视剧的前面,我们请专家、学者、著名教授作了十分精湛的专题讲座和剧情介绍,突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学术性,配合了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根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初创的半年中就先后邀请了吴贻弓、孙道临等老艺术家为160多部国产影视剧作了讲座,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所谓“穿靴”,则是在作品播完之后,请大、中、小学生与社会名人座谈,其中有导演、演员、剧中人物原型、评论家和教育家,通过谈体会和感悟,加深了对作品思想意义的理解,也拓宽了作品本身的教育范畴,虽然只是在文艺性的节目后面加上具有商讨性、启发性的结尾,但却受到广大学生和观众的欢迎。
所谓“扎腰带”,是指在作品播放的中间,就作品的背景或人物加上一定的评说,如“莎士比亚作品影片汇映”,“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汇映”,解说了作品所处的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引导年轻学生进入影视述说的特定背景,便于对作品理解。
“戴帽”、“穿靴”、“扎腰带”,这样的做法,区别于其他电视台,是教育台的独创,明显带有教育台的印记。
我们在《绿叶影院》中,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做法是老片新放,即尽最大努力去挖掘那些经典的老电影、老电视剧,拿出来重播重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老片子,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以前没有看过,就是全新的。而对于那些曾经看过的老观众来说,又会勾起他们的回忆和共鸣,其味无穷。经典片子的价值是不会随着时间过去而消失的。而对于教育台来说,购买这些老片子,要比购买新片成本低得多。
1998年,我们在《绿叶影院》中开辟了一个“中外名著电视长廊”,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轮番播放,而且播放的电视剧基本上是两轮片。有人不信,说两轮片有多少收视率?但也有人反驳:四大名著重版了多少版为什么还有销量?1998年春节期间,一个孙猴子创造了上海滩电视收视率之榜首,兄弟频道为之惊讶,理论工作者为之探讨《西游记》缘何具有如此魅力?1999年盛夏期间,再次重播,照样创造收视之奇迹。
而一部反映青少年拼搏向上的两轮电视剧《青春的火焰》播出后,全市排球几乎脱销,中小学生出现从未有过的“火焰”现象,唱主题歌,剪小鹿纯子发型,崇尚英雄的特有心理将青少年学生紧紧凝聚在一起。在电影院里,一位小学生拉着妈妈的手,吵着中途离场回家看《青春的火焰》,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恳求我们的影视剧编剧多拍些这样的好片子,没有资金我们会把压岁钱捐上……
1997年4月份,上海教育电视台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决定引进版权,重播美国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在播出前,我们首先在上海20多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对在什么时段播出,以及我们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什么烦恼广泛征求意见,一封插有鸡毛的几十位中学生的签名信,让我们对这样片子的重播充满信心。果然在长达5个月的165集播出中,收视率超过20%,居高不下,让曾经在几年前播过的上海电视台领导大为吃惊。这部片子触及了两代人的代沟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诸多问题,虽然是两个国家,但涉及的问题是共同的,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教育电视台在播放期间,又开出了《成长热线》,100多位知名人士与青少年学生对话疏导解惑,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部连续剧的播出,让我们广告部主任第一次尝到了“朝南坐”的滋味。广告客户追在后面要求投放,重播一轮就获得了1700万元的广告,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人类历史上,“英雄崇拜”是无法被其他方式所替代的,在人们的少年时代,“英雄崇拜”尤其容易刻下深深的痕迹。每一代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榜样。作为传播广泛的媒体,将给我们的少年观众什么样的食粮和营养?
90年代初,上海教育电视台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荧屏上充斥着“变形金刚”、“奥特曼”、“圣斗士”等一系列荒诞古怪的舶来品,而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少年英雄形象,几乎很难看到,我们自己的国产动画片已被挤压到边缘的境地。
1994年夏秋之交,我台副台长汪天云在长沙参加广电一个会议的时候,遇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金国平,当即表达了我台想搞一个系列的动画片,为少年儿童提供一批学习的榜样。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两家单位一拍即合。金厂长当场表示同意,大家为荧屏上缺乏我们自己的动画片,被外国卡通一统天下而深深担忧。但是,动画片是一张张图画出来的,它需要投巨额资金的,当时中央台美术电视电影制作中心几分钟的片子十余万一集都拿不下来,而教育台刚成立,上海美影厂也是最困难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决定邀请华侨文化交流公司一起合作,去社会上拉广告融资。同时,制作上精打细算,压到一万元一分钟。于是,教育台出思路、剧本,美影厂制作,华侨公司融资,中国第一部百集系列动画片就这样启动了。
我们从选题上注意了广泛性,百集片子考虑到海内外、古与今,时间与空间方面的跨度,既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样的伟人,也有世居山林王海日这样的年轻人,既有松赞干布这样的高原之鹰,也有圣女贞德这样的杰出英才;既有七岁咏鹅的神童骆宾王,也有喜剧天才卓别林的传奇故事……我们从浩瀚巨大的历史文库中,选取了一百位少年英雄的动人故事,甘罗、李寄、赵云、花木兰、诸葛亮、爱迪生、卓娅、高尔基这些我们孩童时代听爷爷奶奶讲述的传奇故事,通过电视卡通生动形象的表演,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少年英雄群像图,既可精巧简明地独立成篇,又能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切入博大主题,天天观看,日积月累,让“英雄情结”深入当代少年心灵,使凌云壮志伴随民族未来成长,在跨世纪的一代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建构起民族英雄的主旋律,其意义不言而喻。
在人物确定以后,创作人注意对题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提炼,因为这一百集系列片要求每一集在短短的五六分钟讲清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塑造好一个人物,这就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铺陈,要从这些典型人物中挖掘和提炼出一个或两个相当强烈的细节,通过细节产生形象感人的意义。如少年成吉思汗的胆略,英雄王小二的勇敢,少年达·芬奇的刻苦,少年高尔基的顽强,岳云的气质,荀慧娘的果断,花木兰的责任心,小索日的立志,区寄的才能,高擎奥林匹克火炬的飞毛腿少年裴迪皮梯斯的惊人毅力,都是通过一两个英雄的细节场面加以展现出来的。
尽管动画片中的百位人物大多数是在以后的历史中都叱咤风云,成为一代伟人,但在少年时代都有着可爱的童心和童趣,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表现他们的行为,容易在孩子们的心中产生共鸣。在制作和拍摄中,我们开始忽视了这一点,着眼点往往放在了思想教育性和场面的严谨性上,但逐渐发现对童心和童趣的挖掘,具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富有吸引力。
给孩子们看的东西,怎么避免空洞的说教,避免假大空的东西,使他们喜欢、容易接受,除了注意童心童趣,注意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之外,在艺术上,如何使传统美学和现代意识的交融,让多种艺术创作手法的交替出现和有机的结合。比如在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上,创作者既保留了传统的空间叙述方式的精华,又充分调动了各种现代电影的创作手法,使短小的时空构思中呈现出最大的张力和容量。强化了将声、色、情、趣熔于一炉的电视语言,在《李白学诗》、《红色小歌仙》等多集作品中,编导们借用了日月星辰、花木山河的运动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灵魂嬗变,显得内容丰富充实而且磅礴大气,在充分利用现代蒙太奇剪辑手法来扩充动画片画面容量的同时,编剧还善于吸收传统的叙述语言精华,根据剧情的需要尽量铺垫,使作品“闲笔不闲,血肉丰满”。
动画片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三家单位精诚团结,高标准、严要求,竭尽全力,把它当作精品工程来打造,教育台从收集素材到剧本创作,汪天云副台长担任总策划,美影厂请出了严永宪、常光希、方仁南、周克勤等全国一流的美术片编导,全厂出动了几十位主创人员投入这项伟大的工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通力合作,终于圆满完成。影片在全国推出后,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好评,还先后发行到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华语电视台。动画片以它的巨大影响力先后荣获了“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童年奖”、“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几乎所有的影视评奖。
1996年8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给我们主创人员写来了表扬信(刊《解放日报》)。他在信中指出“用优秀作品教育后人,是文化战线的重要任务,少年儿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最终将落在这一代少年儿童身上,希望他们从小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动画艺术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动画艺术精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自己的动画英雄形象成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楷模和朋友。”
院士·名师·大家
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历史上,至今令人难忘值得自豪的是,组织了三大战役,三大工程:反映共和国院士的百集人物专题纪录片《院士礼赞》,反映20世纪教育家的30集系列片《一代名师》和反映上海医学界的名医、泰斗的30集系列片《医学大家》。从这些共和国的脊梁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科学成就和人格风范。它超越了时空,是永远能激励人鼓舞人前进的动力。这些精品工程,为教育台留下了常播不衰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教育台的价值取向,办台宗旨和魄力、实力、能力。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