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意义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变化,产业集群、融合创新趋势明显,资源环境、要素支撑约束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进入了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有利于抢抓产业转移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有利于增创竞争新优势、构建四个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乡体系、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支撑带动“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有利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在河南省的贯彻实施。“十三五”时期是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期,是我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期,产业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同志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对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出全面部署,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实施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在河南省的贯彻实施,准确把握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方向和原则,有利于河南省产业体系向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的方向发展。一是产业集聚区战略有利于坚持创新驱动原则。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河南省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支点,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二是产业集聚区战略有利于坚持绿色低碳原则。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潮流。无论是从顺应国际大势看,还是从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看,绿色低碳都是必然选择。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生产能效、水效与发达省份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应当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道路。三是产业集聚区战略有利于坚持两化融合原则。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有效途6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不仅使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而且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河南省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还有巨大潜力。因此,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走两化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四是产业集聚区战略有利于坚持结构优化的原则。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中心任务。虽然河南省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质量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河南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消费需求、新的装备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新的安全保障需求又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河南省必须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区,推进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走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新路。

第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有利于在理论上推进现代产业集聚理论。当前,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制造业重构步伐加快。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模式,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产业边界逐步打破、产业组织重新构建、产业链条重新组合,传统制造中的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正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还未形成技术控制及市场占领,在这些产业发展上各地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这就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打破原有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重塑现代产业体系、融入世界高端产业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新产业区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Bagnasco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他指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产业区的经济特点是劳动分工中的外部性,产业区内企业间的互动是有社会文化支持的。

克鲁格曼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集聚经济观点,其理论基础是收益递增。他认为,经济活动的集聚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克鲁格曼还指出了集聚的“路径依赖”,他认为,在某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其开始的领先地位或许是偶然事件所引起的,区域专业化在历史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并建立起来后,就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持续下去,区域发展因此被“锁定”,这也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对于企业在空间内的集聚同样具有明显的地理含义。迈克尔·波特从经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的核心内容是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这是产业集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指出,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地理的集中可以提高集群的生产率、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信息积累、传递和扩散,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面对面地交流信息,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促进社会学习过程。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在《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中,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集聚、新集群是如何形成的、脱离集群的后果等问题。勒施是市场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重点是产业集聚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他认为,产业地域集聚是其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他将这种区位的集聚分为自由集聚和约束集聚两种形式。

我国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和广东一带,对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聚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性经济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它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发展的趋势是集聚,企业发展的趋势是做产业,产业集聚区向更高层面上的产业集群发展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需要工业发展作为基础支撑,这对于河南这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尤其是粮食核心区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河南省政府是“智慧”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无工不富是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8三次产业发展规律表明,没有工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无法带动比较收益较低的农业的发展,同时会弱化服务业的产出效率。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角度看,中原经济区建设应关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三化”怎么协调?“四化”怎么同步?新型工业化怎么实现?河南省建设探讨的新型工业化内涵之一,应该是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没有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带动力量。未来20年,产业集聚仍然是我国未来产业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形态,特别是产业集聚的内容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集聚区是引领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核心区域,中西部地区也将出现若干跨区域的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产业的均衡发展。

第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有利于在实践上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课题组的调研,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主导产业同质性较强,区域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仍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性,各个集聚区差异化、互补性仍偏低。总体上看,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超过79个,其中确定为机械制造的产业集聚区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34个、食品加工的32个、纺织服装的27个、化工行业的22个。由于各集聚区在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普遍存在产业培育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服务环节增值、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等领域的割裂发展,导致各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陷入恶性竞争。二是产业链接度偏低,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远未形成。从各个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供应生产、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龙头企业较少,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还处于松散型的状态,甚至有些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集聚区内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占比仍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偏少,缺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甚至作为各地市自主创新高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战略也多与真正意义上高新区的内涵和定位有所偏离,它们也把上规模放在首位,而忽视投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高技术项目,有“制造”无“创造”,创新驱动的后劲不足。当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依然延续着基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上,新兴产业、新型项目的“双新”色彩不明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偏低,发展路径上仍是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小散企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消耗和传统商业模式。四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节约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12年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公里,同比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大量土地批而未供,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指标,一些项目存在夸大投资,圈占土地现象,造成土地闲置。当前,全省建成区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为40.8万元/亩、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省外资金到位密度为12.1万元/亩,虽然较2010年单位效益呈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还不够,尤其相比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差距较大,如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就达到了600万元/亩(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课题组,2015)。

今后,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应当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五规”(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着力完善功能规划布局,提升集群竞争优势,促进服务功能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粗放消耗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主要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优质综合服务招商转变、简单的“等靠要”向勇于改革创新转变,在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