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公共产品效率的检验与实践
- 张鸣鸣
- 2841字
- 2020-08-29 12:13:58
第二章 农村公共产品效率评估的意义
第一节 农村公共产品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仅对农业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共产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农业综合发展的切入点和激励所在
从根本上说,现代社会中农业部门低水平运作的原因在于,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而且在小农经济中,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难以同大工业一样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投入。在大农场经营模式下,农场主为获取规模经济报酬,有能力和意愿加大诸如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物流设备、农业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投入,这些对于经营规模微小的农户来说成本高昂,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在这种环境下,农业部门公共产品的内容被扩大了。在经历了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阶段后,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的本质为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先进的农业科技文化、先进的农业组织管理方式,还有现代化的农民,即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共产品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
公共产品对农业的贡献是综合的和长期的。首先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立统一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体系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和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公共投资与农业生产率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公共投资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不同的公共产品对农业的贡献是不同的,每增加1元农业科研、灌溉、道路以及教育投资,分别能获得9.59元、1.88元、2.12元、3.71元的农业GDP回报。不仅如此,从农业的本质来说,公共产品对农业的作用是综合的。农业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和微生物,这使农业生产受包括自然力、人力、物力在内的多种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之间也会产生复杂的影响。例如应用节水型种植品种能够大大减少对自然降水的依赖,推广温室种植技术可以改变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公共产品自身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它的效益多重性和社会性,很多时候它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例如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千百年来旱涝保收,成为大西南的“天府之国”。
二 三次产业互动的基础
费和拉尼斯在《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一书中指出,二元经济发展的“短缺点”是农业劳动力积累并开始影响非农部门工资水平。其模型不仅强调了农业作为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更特别指出任何试图加速工业化的不发达国家,如果忽视了农业部门先行的或至少是同时进行的革命,则都会发现难以前行。因此,任何只集中于工业部门劳动吸收能力的成功标准暗含的是农业部门同时释放劳动的能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仅是农业部门对农村的贡献,还暗含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只有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高度增长,才有可能带动农业发展。也就是说,只有高水平的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率,才能供给高水平的农村公共产品。在农业的发展史上,设施设备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无疑画下了浓重的一笔,它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收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水利灌溉设备等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广泛使用,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联合化。目前,农业机械与计算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新型材料、节水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信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有科学特征的工业。需要强调的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提升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也有重要影响。例如,2005年四川省加大对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的建设,尤其是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了政府补贴,对市场信息、农贸市场等物流体系以及技术升级、农业科研信息平台等加大了建设力度,使一大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企业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带动农户的规模达到1000万户。
三 农村公共产品对增长和发展的贡献
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以难以估量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改写世界经济格局。可以说,全世界看中国,而中国的改革重点在于农村经济改革。十七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入剖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这其中的深刻内涵是,中国必须从改善农民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出发点。换言之,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在增长、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表明,对农村进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GDP增长,而且对扶贫有重大贡献。如表2-1所示。
表2-1 公共投资对生产和扶贫的回报率(1997年)
注:用每一个单位的公共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元)或脱贫的人数表示边际回报率,例如灌溉投资的回报率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灌溉投资所带来的产值的增加或者是脱贫的人数表示。
资料来源: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第74页。
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分别增加1元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教育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分别减少农户9.35元、6.64元、5.31元的投资,农户获得的回报率分别达到11.87元、8.43元和8.73元。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由农村公共产品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能够显著改善农村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水平。
不仅如此,农村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对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贡献。科学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体到当前我国的情况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产品能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