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九五二年

致厂民

厂民同志:

来信悉。

关于引日丹诺夫文同意你的修改。

文艺建设丛书[75],我的意见还是停止。过三反后召集一个会正式取消好了。现代文艺书籍,可以由文学出版社聘请一批看稿人。这批人不只是看稿,而是负责介绍稿子,组织稿子。并聘请一二人帮助审查一下。我想北京方(面)还可多找到几个人。

你的文章当然需要谈创作部分。可以一月后交稿。但厂民同志,你必须为《人民文学》写一点诗,或研究性文章,这刊物稿件太成问题呢。

敬礼!

丁玲

我参加了检查商人[76]的小组工作。很忙。匆复!

致徐光耀[77]

光耀同志:

今天读了你的信,忍不住要同你谈谈。

你走后,我才读到你的文艺整风思想检查的发言。从那个发言中,我才知道在你的思想中存在着颇大的问题,就是你关心你的写作问题比关心政治生活(即生活的政治意义)多。因此你心中是空空洞洞的,并没有使你非写不可的东西,所以你就怎么也写不出,写不好,而且觉得无什么可写。看到发言后觉得你去朝鲜是对的,但觉得没有好好同你谈谈,很可惜。我就怕你去朝鲜也收获不了什么。许多人去了也是这样的。不过现在同你谈也不迟,当然会因为是写信的关系就谈得简单些。

第一,我劝你忘记你是一个作家。你曾写过一本不坏的书[78],你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你忘记了,你就轻松得多。因为这就会使你觉得与人不同。这意思不是指骄傲,而是指负担太重。因为你发表过一本书,你就有读者,你的读者和朋友就要求你跟着写第二本更好的书。自然,他们的意思是不坏的,可是你却苦了,你怎么也写不出来,你焦急也没有用。我可以告诉你,读者又在慢慢忘记你,朋友的心也在冷了,这并不可怕,这就是说你可以不着急了,你可以慢慢来,你也可以把你的读者朋友忘掉,把那些好心思忘记掉,你专心去生活吧。当你在冀中的时候,你一点也没有想到要写小说,但当你写小说的时候,你的人物全出来了。那就是因为在那一段生活中你对生活是老实的,你与生活是一致的,你是在生活里边,在斗争里边,你不是观察生活,你不是旁观者,斗争的生活使你需要发表意见。所以你现在完全可以忘记你去生活是为了要写作的,是为了你的读者朋友等等的想法。

第二,你不要着急任务。我们并没有加给你什么任务,你的任务是去生活,去好好改造自己,学习生活,学习做人,学习做一个好党员,一个有知识、有学问、有见解的好党员,一个有修养的党的文艺工作者。你曾经写过一本很好的书,这是非常可喜的事,但离一个作家,一个成熟的作家还很差,现在还是首先从做人做党员着手,写是第二。你不要忘记,暂时写不出不要紧,怕的是永久写不好。

第三,暂时可以不回。中国文学史这一季,你已经没有学了;没有学就留在以后学。下一季是苏联文学,你如在朝鲜无法生活下去,就回来学,如有法生活下去,就暂时不回来,苏联文学也留在以后学。不过,如果的确生活不能深入下去,我以为就要回,免得在那里虚度光阴,以后再下去也是一样。生活中的方式、运动、变化是很多的,但也不是非死捏着不放,死捏着也不一定就懂得了。你可以按情况机动,也要有决断,不要从小处顾虑!

多理解人吧,不是为写作和人做朋友,是尊敬人、帮助人,是向党负责的去爱人、帮助人。努力克服思想中的个人意识。应该有热情,有雄心(做一个最好党员的雄心),能艰苦,能坚持。我对你的希望是很大的,愿你从细小的地方做起。你可以和那边的部队的负责同志去商量,要设法取得他们对你有切实的帮助。

祝你坚强努力!

丁玲 四月八日

致楚拉基[79]

亲爱的楚拉基同志

亲爱的艺术工作代表团同志:

让我以无可形容的热烈的心情问候你们的旅途的健康!

中国人民是幸福的,他们看到了你们的演出。当我们正要整理我们艺术遗产而建设新的、人民的艺术的时候,你们到中国来了,你们将打开我们许多老年而保守的、年轻而知识还狭窄的人们的眼界。摧毁两种心理,一种是瞧不起自己民族艺术的崇拜西洋的心理;一种是自满自足于固有的、破碎的、点点滴滴民间艺术,或者是对封建的形式主义的心理。因此你们这次来的意义,一方面是扩大加强中苏友谊,而另一方面是你们在我们的文学艺术的发展途程上做了一件大事,不发表意见却又是最好的意见。这是我们希望的,怕希望不到,却又正是时候的做到了。我们是太高兴了,苏联太懂得我们了,太会帮助我们了!我们永久感谢你们!

我很难过,我不能亲自来欢迎你们。把我许多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你们。我很惭愧,我到苏联学习得太少了,而你们却给我们已极多!因为你们来我更怀念着莫斯科,克鲁吉亚,我怀念她们的时候就像想起我的故乡,而你们就是我的故乡来的人。我多么热烈而难过的想着你们啊!

再说一声永远感谢你们!

再说一声希望你们永远健康!

苏联中国的艺术万岁!

丁玲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送上一点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