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诗经》

一、《诗经》概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曾先后经过三四次的整理,到春秋晚期才成型,共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流传的诗歌。由于宗庙祭乐一般不轻易变更,因而《商颂》中的祭歌虽由宋襄公时的正考父编定,但不免有商朝宗庙祭曲的遗留。现存的《诗经》篇目是311篇,但是其中有6篇是有题目而没有辞的“笙诗”,可能是这6篇在当时只有音乐形态,由于音乐的失传,就只剩下题目了。《诗经》实存305篇,习惯上称之为“诗三百”。

《诗经》的作者,可考的记录不多,其中只有7篇提到了作者。多数诗篇是经过群体的传唱,逐渐成形的,不妨把它看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大致概括为:《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士大夫所作,《国风》中大部分是在诸侯国中传唱的歌诗,《周颂》《商颂》《鲁颂》分别为周王室、宋国、鲁国的乐官所作。绝大部分诗作经过收集,由乐官整理、编纂成集。这些诗篇多数最初没有专名,常用篇章的开头作为题目,比如“关关雎鸠”这一篇,就用《关雎》作为题目。

《诗经》在秦朝时也遭到焚毁。汉代传诗主要有四家:齐辕固生、鲁申培、燕韩婴、赵毛亨和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诗。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毛诗属古文经学,在当时是民间学派。到了东汉,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在魏晋之后逐渐衰落,到南宋则完全失传。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正是毛诗传本。

二、诗六义

“六义”是对《诗经》内容和诗法的概括,可分为“三体”“三用”。“三体”是指风、雅、颂三种体式。《诗经》分《大雅》《小雅》、三《颂》和十五《国风》,这种分法既有音乐风格上的差异,也有诗歌产生地域的差异,还有诗歌用途上的差异。“三用”是写诗的方法,即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什么是风呢?就是各国的地方民谣。我们现在还常说风土人情,是因时间、空间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差异。各地物候、风情不同,音乐便有差异,歌调也有不同。这些流行在诸侯国的音乐经过收集、整理,不仅可以供诸侯了解民间舆论,也有助于周王室体察百姓想法。在周代的乐政体系中,有采诗、献诗之说,这便是风诗的来源。

雅,从语言上来说是雅言,从音乐上来说是正音。言之为雅音,是当时朝廷官员、诸侯交流要使用统一的官话。如孔子读《诗》时不是用当时的鲁方言,而是用“雅言”[54]。言之为正音,是因为二雅的曲子为周王室所用音乐,按照礼制诸侯是不能使用的。《大雅》有31篇,《小雅》有74篇,便是是按音乐性质而分,《大雅》比较庄严肃穆,《小雅》则欢欣和悦。司马迁认为政有大小,大事用《大雅》,小事用《小雅》,则是按照语言来推测的。

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周颂》31篇是周朝祭祀用词,《鲁颂》4篇是鲁国祭祀用词。《商颂》5篇是周灭亡商之后,把商的贵族迁到宋国、郑国、卫国这些地方,因为古代灭国不毁宗庙,商朝的祭乐得以保存。鲁国初封君是周公之子伯禽,其以周礼治鲁。周公去世后,鲁得以天子之礼享周公,保留了《周颂》。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礼乐不全,周礼周乐独在鲁,今存《诗经》便是赖鲁乐工保存而流传下来的。

赋、比、兴是诗歌的三种表达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铺陈;比,“以彼物比此物”,就是现在所说的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感兴。[55]

铺陈,是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既有叙事,也有描写。如《邶风·静女》写一个女子与一个男子的约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文静的女子非常美,在城角约会。但她很调皮,躲起来让男子找。男子没有看见女子,就很着急,在那里挠着头转来转去。后来女子出现了,送给男子一枝红茅草,上面有美丽的光泽。回来后男子晚上睡不着觉,感叹说不是这个东西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

比喻,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卫风·硕人》,描写卫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说她的手像刚发出来的草的嫩芽,肌肤如凝成的羊脂,脖颈像天牛的幼虫一样颀长圆润,牙齿像葫芦籽一样整齐洁白,额头像螓儿一样方正,眉毛像蚕蛾的触须一样细长,这是说她的静态之美。而后面两句就把人写活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颦一笑,目光晶莹而灵动。这样的比喻形象鲜明,卫姜之美丽便跃然纸上。

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春天来了,大家外出踏青,看见流水潺潺、鲜花怒放、天空晴朗,心中就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为大自然所陶醉,从而引起感情的波动,不由得喊几声,感叹几句。这种心理反应,如果继续加深,就会催发诗歌的产生。如果看到鸳鸯戏水,诗人们就会感觉它们很自在,又看到蝴蝶成双飞舞而自己形只影单,就不免生出一点伤感,可能会生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想法。《王风·黍离》写一个男子的出差:“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看见道路两边的禾苗在风中摇摆,唤起了自己心里的波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感慨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地奔波却不知为了什么。《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顺着河流往上走,道路又那么地绵长;顺着河流往下走,这个人又不在对岸,而是在水中央。有人认为这是写一个国君对贤人的思慕,也有人认为这是写一个男子的单相思。这种悠长绵远的情感,正是借助朦胧的意境而生发出来的,给人无限联想,可以提供无数种解释。这种感兴的诗法,奠定了中国诗歌从景物描写起笔、托情于景的传统,是意象说、意境说形成的基础。

三、《诗经》的研读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二在于文化价值。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成为中国诗歌技法的母体,其所带来的文学影响,无论如何描述都难以穷尽。其中保留了很多上古语汇和读音,可以作为语言学研究的资料,大量的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社会形态和宗教意识,又可以作为上古文化形态的文本资料。特别是在《大雅》和三《颂》里的民族史诗,有诸多可供考证的余地。还有不同时期的国君狩猎、征战、祭祀、丧葬、朝聘等礼制的描写,可以作为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如果要研究《诗经》,《毛诗传笺》和《毛诗正义》是必须阅读的书。朱熹的《诗集传》也不错,只是读起来儒家气息浓了些。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诗经》的,有鉴赏的意味。洪湛侯的《诗经学史》也可以参看,一般阅读的话可以读程俊英的《诗经译注》,其注音解释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