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三礼

一、礼的本义

在中国古代,礼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规则,也是一种活动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核心作用。有的外国学者认为礼在中国古代起着宪章的作用,朝代虽然可以变,但是礼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宗旨并没有发生变化。作为一种实践的传统,礼在中国古代人际秩序中形成了一种既体现群体价值认同,又具有个体规定性的行为模式,被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可。作为一种习俗和习惯,礼不仅具有外在的规范意义,还具有内在的道德约束。按照儒家的经典解释,这种外在的模式和内在的约束性是一致的,即出于心而形于外。

礼学分成四个层面:一是礼义,即礼的德义要求。从文本来说,它是对礼的本义进行阐述,包括礼的来源、原则、内涵等,是从思辨的角度对礼的精神进行形而上的概括。二是礼仪,即那些形而上的概括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它是具体的仪式和规则,包括各种祭祀时所使用的吉礼,朝廷宴会、婚庆等场合使用的嘉礼,外交朝聘等活动所使用的宾礼,军队所使用的军礼,国家重大事故或丧葬等场合使用的凶礼等。三是礼制,礼仪是规定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礼制规定的是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即礼器和礼数。如规定帝王祭天时用多大的鼎,诸侯用多大的鼎;天子的车用几匹马,诸侯的车用几匹马。四是礼度,即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如按照正常的规定要守孝多少天,如果不具备条件时,又如何根据礼义来调整。这些层次和逻辑是我们现在总结的,在先秦时期并没有单独地被列出,而是混在三本重要的典籍《仪礼》《周礼》和《礼记》之中。《仪礼》侧重讲仪式,《周礼》侧重讲礼制,《礼记》更多是讨论礼义和礼度,这三本书构成了中国礼学的基础。

二、《仪礼》

《仪礼》,又称《礼经》或《士礼》。《仪礼》是先秦“六经”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称作“礼”,汉代还一度被称为《礼记》,如司马迁说“《书传》《礼记》,自孔氏”[56],这里说的《礼记》是《仪礼》。东晋元帝时,荀崧奏请置《仪礼》博士,始有《仪礼》之名,但尚未成为通称。郭璞注《尔雅》引《仪礼》文字,也称之为《礼记》。唐人张参《五经文学》引《仪礼》文字,也说是“见《礼经》”,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刻石经,《礼经》改称《仪礼》之名,方才成为通称。

《仪礼》以士阶层为视角,记录了一个人从成人、成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应该参与的主要礼仪,详细描述了各种礼仪活动的程序。该书大致形成于东周,有人认为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确实将“礼”作为教学的实践环节,如果我们把儒家典籍中所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礼仪活动与《仪礼》的仪程做一个详细比较,来看看孔子是不是按照《仪礼》的仪式来行礼,就可以印证孔子是否编订《仪礼》了。

上古时期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57],但到了汉代,《仪礼》只剩了17篇。南宋王应麟依照《周礼·春官宗伯》对礼的划分方法,将这17篇分为四类:《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3篇记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礼,属于吉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4篇记丧葬之礼,属于凶礼;《士相见礼》《聘礼》《觐礼》3篇记宾主相见之礼,属于宾礼;《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公食大夫礼》7篇记冠昏、宾射、燕飨之礼,属于嘉礼。

现在来看,这些礼仪可分为八种:一是冠礼,讲男子到20岁时举行加冠仪式,意在明成人,要负起成家立业之责。二是婚礼,意在合两姓之好、序夫妇之情,引导士人肩负起家族责任。三是丧礼,即丧葬仪式,意在仁父子,通过举行丧礼序父子之情。四是祭礼,意在严鬼神之序,鬼是先祖,神是天地神灵,包括天上的神灵和自然界的神灵,处理好神人关系。五是乡饮酒礼,多在春秋农闲时节,乡里宗族在一起饮酒,意在睦乡邻、序长幼,让士人掌握宾主交往之礼。六是乡射礼,每年在乡里举行射礼,不仅比试武艺,而且通过射礼能够使大家知道如何进,如何退,养成君子之风,形成君子之争。七是聘享礼,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礼节,意在知邦交之礼。八是朝觐礼,意在别上下,每年旦日,诸侯来朝拜君主,让士人学习君臣之礼。《仪礼》的17篇围绕这八种礼仪展开,简略不同,如冠礼仅有一篇,丧礼则多一些。《仪礼》具体详细地记载了这些仪式的程序,但是其中很多规则早已废弃不用了。

这八种礼仪涵盖了上古士人生活的基本层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神人关系的建构、家族关系的设计、社会交往秩序的安排,也能够了解上古很多的习俗,通过仪式、器物的差异,可以明白当时的社会等级与行为规范。在丧礼中,还能够看到亲族观念、家庭伦理,在祭礼中可以看到宗教仪式、鬼神崇拜,在朝觐和聘享礼中能够观察到邦国、诸侯之间交往所体现的政治秩序。此外,认真阅读考据,还能了解上古名物制度的规定与使用,明白各种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形状的玉怎么叫,各种各样毛色的牛、羊的专名,能增加很多文字和训诂的知识。

三、《周礼》

《周礼》,原名《周官》,是在汉景帝时期,由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而来的。其最后一篇《冬官》已亡,只好取性质相似的《考工记》补上。但这本书献给朝廷后,一直被存在秘府之中,无人知晓。汉成帝时的刘向、刘歆父子在校理秘府文献时,才又发现此书,并加以整理。刘歆认为此书出自周公之手,是“周公致太平之迹”[58],并奏请王莽立为学官,更名为《周礼》。东汉初,刘歆后学杜子春传《周礼》,并由郑众、贾逵、马融等继承下来。随着郑玄对其注疏,这本书便迅速传开,并被列为“三礼”之首。

《周礼》记载了一套成体系的官僚结构。之所以被称作《周官》,并不是说这是周朝的官制,而是说这本书是以人法天,建立起官僚体制的。古人认为一年有360天,周天是360度,周天之官的取意是与天相配的,而成360个官。诸官以天、地、春、夏、秋、冬为类,分别归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六职管理。其中,冢宰主要管理宫廷,司徒管理民政,宗伯管理宗庙,司马管理军事,司寇管理刑罚,司空管理营造。这些设置初步奠定了此后六部的格局。

《周礼·天官冢宰》开头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冢宰是管理宫廷事务的,其下面设置各种各样的官,如大宰、小宰、宰夫、宫正、宫伯、膳夫、庖人等,分管各种具体事务。各官还设有胥吏和士等下属,其数量固定,职责明确,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职务编制表。

《周礼》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史料:大到天下九州的分布,小到草木鱼虫的记录;上到天文历象,下到沟洫道路。其不仅涉及邦国的建制,如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礼制、乐制、兵制、刑法,还包括赋税收支、膳食服饰、寝庙祭祀、车马用具等。可以说,举凡先秦名物、典章、制度、风俗,无所不包,是考察周秦制度的基本参照读物。特别是关于用鼎、乐悬、车骑、用玉等所用器物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非常详切,有的记载仅见于此书,这就决定了这本书在文化史、制度史上的极高价值。

这本书成为后来变法的制度渊源。王莽相信《周礼》是周公所作的,他处处学周公,便按照《周礼》改官制,要恢复井田制,统一度量衡,结果把天下弄得大乱。我们且不说这本书是否是刘歆伪作,即使它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真实的社会制度,到了汉代再按照它的设计来改革,也是不切实际的。王莽变法,以亡国身死为结局,正在于泥古不化地复古。北周宇文泰用《周礼》设立官制、品位,便是参照其分职;唐武则天立周,也把官职改称为春官、夏官,以求复兴周制;王安石变法,也是从其中有所借鉴,可以说《周礼》中带有理想性的设计思路,启发并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诸多制度。此外,《周礼》作为最早最系统的政典,成为后世典制的样板,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皆以《周礼》为蓝本撰制。《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记载,也成为东汉以后都城建制的基本格局。

四、《礼记》

《礼记》实际是“仪礼之记”。《仪礼》本为“六经”之一,语言简略,其所记程序又复杂,很多人都读不懂。随着孔子讲授《仪礼》,其弟子和后学就对其进行解释、补充和阐述。解释的文字最初是附在《仪礼》之中的。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就抽出《仪礼》的阐释文字进行选编,戴德所选的85篇叫《大戴礼记》,戴圣编的49篇叫《小戴礼记》。东汉郑玄选《小戴礼记》作注解,其义既明,其流传便广,这就是现在通用的《礼记》。

《礼记》共49篇,郑玄把它分为八类:通论类16篇、制度类5篇、明堂阴阳类2篇、丧服类12篇、子法类2篇、祭祀类4篇、吉事类7篇、乐记类1篇。近代梁启超把它分为五类:

一是通论类,包括《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主要是对礼的精神、儒家学说的旨趣进行阐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庸》和《大学》。《中庸》讲心性,《大学》讲三纲八目,总述儒学的要旨。

二是制度类,主要解释《仪礼》所载礼仪所蕴含的礼义,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

三是记录孔子言行、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的,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4篇,多为儒家传说的小故事。

四是记载古代制度礼节,并加以考辨的,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这类篇章内容丰富,记录了很多上古的礼俗,如《月令》讲述了一年十二个月天怎么运行,地如何表现,人应该做什么事,国家应该做什么事。《丧服》是对丧礼进行的更为细致的解释,讲人去世以后,家人跟与死者远近关系不同的人应该穿着不同的服饰;《内则》讲的是家庭的规则和习惯。

五为名句格言,如《曲礼》《少仪》《儒行》等篇。

由此可以看出,《礼记》是诠释、补充《仪礼》的记述的。《仪礼》讲礼节,《礼记》则阐发其含义。当然,《仪礼》并不是古代礼的全部记录,它只限于士阶层的礼,对天子朝仪和下层的礼节并不记述。东汉主张恢复古礼的曹褒、王纯等人曾试图对《仪礼》进行补充,推广士以下的礼,但并没有成功。其原因,一在于《礼记·曲礼》所说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为贵族交际规范,百姓以俗为制,是为民俗;合于礼的精神,是为礼俗。仓廪实而知礼节,下层百姓谋生尚难,作为道德约束和自我规范的礼,难以在下层百姓中推广。二在于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靠道德约束的礼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礼必须依赖于法才能通行。单纯依靠礼来约束下层民众,显然是不行的。汉以后治理百姓,常以明法正律为要求,通过神道设教来劝善惩恶。

到了唐代,孔颖达在作《五经正义》时,用《礼记》来替代《仪礼》,使得《礼记》的影响越来越大。南宋朱熹作《四书集注》,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列出来,和《论语》《孟子》并列,成为明清科考的必备。

五、“三礼”的研读

两汉经学发达,《仪礼》作为今文经、《周礼》作为古文经流传,《礼记》在当时还不算是有影响的“经”。郑玄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的基础性著作。魏晋南北朝注疏学发达,门第观念较强,用于阐释人伦关系的礼学成为显学,雷次宗、王俭、皇侃、徐遵等学者的研究,为隋唐礼学注疏的统一,做了训诂和学理上的铺垫。

宋、元、明期间,礼学研究主要是汇通经义,考据虽然不少,多是存而不论。王安石的《周官新义》,便是在《周礼》中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魏了翁《仪礼要义》、卫湜《礼记集说》、吴澄《礼记纂言》,重在阐释礼义。清代礼学考据成就较高,除官修的《三礼义疏》之外,李广坡的《三礼述注》,方苞的《周官集注》《仪礼析疑》《礼记析疑》和盛世佐的《仪礼集编》,能把前代的注疏汇编起来并加以讨论,研究比较深入。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孙希旦的《礼记集解》和孙诒让的《周礼正义》,是清代“三礼”研究集大成的著述。

如果要阅读的话,钱玄的《三礼通论》简明扼要,可以参看。清秦惠田的《五礼通考》是把礼学和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并对五礼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考证,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门径。黄以周的《礼书通故》对礼学典籍作了很好的辨析,也是值得重视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