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 杨红
- 1490字
- 2021-03-31 00:43:39
二、传播非遗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必要性在哪里?国内有多位学者曾经倡议要“回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探讨非遗保护措施,那么,在回答这个必要性的问题时,不妨也首先“回到”《公约》。实际上,在《公约》中,传播既是保护的“因”,也是保护的“果”。
在《公约》行文的“前提”部分就明确了:“考虑到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见,《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意义(至少是意义之一)定义为密切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而制定《公约》也正是为了提高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两者都与传播紧密相关。
在《公约》通过(2003年)且我国成为第六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04年)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大多数内容并不为社会所关注。当时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从事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前辈们可能也没有预料到:不久之后,他们的工作成了一个热点,并且不断升温,接连上“春晚”、上“两会”,持续走高在大众传播的“波峰”,上升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
截至2017年年底,本研究在“百度指数”中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指数的相关查询,或可作为参考(5)。在“百度指数”中输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可显示“搜索指数趋势”“媒体指数”“人群画像”等指数内容,基于百度搜索引擎所获大数据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舆论关注趋势和关注人群状况等信息可供参考,具体可参考图1至图5。
在“搜索指数趋势”(图1)中,综合PC端和移动端数据,可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1年至2017年7年间的指数趋势曲线整体有所上扬,其中,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以及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指数会不同程度地上扬。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指数-指数趋势-整体趋势
在“搜索指数趋势”(图2)中,可以查询到200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PC趋势”(PC端数据),在10余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在2011—2012年形成第一轮指数峰值,《非遗法》实施时间(2011年6月1日)恰好在这一时间区间;而在2016年上半年又形成了第二轮指数波峰,峰值出现在“两会”期间。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指数-指数趋势-PC趋势
在“搜索指数趋势”(图3)中,“移动趋势”开始于2011年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数曲线呈现显著上扬趋势,这也印证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讯近年来在移动端的传播热度不断上升的表象。
图3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指数-指数趋势-移动趋势
在“媒体指数”(图4)中,可见从2011年1月起,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整体上趋于平稳,规律性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等时间区间出现波峰,有时会因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会事件而出现意料之外的短暂上扬。
图4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指数-新闻资讯监测-媒体指数
在“人群画像”的“地域分布”中,可以看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点区域和省份。北京是最热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而华东地区则因浙江、上海、江苏等省份、直辖市都普遍较高的关注热度居于区域排行榜首位。
在“人群画像”的“人群属性”(图5)中,可以看到,30~39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流关注人群,其受到了互联网使用人群年龄分布的影响,但又呈现出与普通网民年龄分层情况不同的人群分布规律。
图5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指数-人群画像-人群属性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已经成为传媒、教育、公益、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