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训项目设计

(一)为残疾求职者推荐培训项目

就业辅导员为残疾人推荐培训项目,目的是弥补残疾人的技能差距,帮助残疾人获得能够稳定就业的优势或自主创业的能力。

1.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四个步骤:收集残疾人基本情况、分析个人优势与择业方向、推荐培训项目、残疾人做出选择(见图1.6)。

图1.6  为残疾人推荐培训项目的总操作程序

具体操作如下:

(1)收集残疾人基本情况。包括受教育程度、主要工作经历、技术技能、性格特征、职业期望等。了解情况的常用途径是与残疾人进行面谈,如果残疾人人数较多,也可用填写登记表的方法进行;

(2)分析个人优势与择业方向。根据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个人优势可能是学历方面,也可能是工作经验方面,还可能是性格方面,例如,外向型性格的残疾人可能更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销售、服务、管理、公关类工作;

(3)推荐培训项目。根据残疾人的个人优势和择业方向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详细情况供残疾人选择。被推荐项目的来源包括:①本地区能够提供的主要培训项目;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各类职业资格培训;③典型的培训项目,所推荐的培训项目应能够弥补残疾人的能力不足,或强化残疾人的个人优势;

(4)残疾人做出选择。应该尊重残疾人自己的选择,就业辅导员应更多关注残疾人的选择依据,重要的选择依据应该能够弥补残疾人能力不足,或强化残疾人的个人优势,或符合其个人兴趣、志向,工作收入、劳动强度、社会地位等因素相对次要。

2.工作要点

(1)了解两个基本信息,即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课程情况。这是推荐有效培训课程的基础,否则,培训课程的推荐就是盲目的;

(2)沟通与说服。就业辅导员与残疾人形成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在残疾人存在择业误区的时候,就业辅导员应耐心说服,说服的原则要以事实为依据,通过案例帮助残疾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需要和选择。

3.注意事项

(1)让残疾人更多地了解培训课程信息,规范的做法是提供课程描述及详细的课程计划。应避免拿出一份课程目录,让残疾人自行挑选的情况;

(2)如经过说服,残疾人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就业辅导员应予以尊重,但要指明利害。

4.相关知识

(1)推荐培训项目的原则和培训资源的构成

①推荐培训项目的原则

·培训项目应该能够弥补残疾人的现有能力与残疾人的目标职业或目标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

·培训内容的难度应该与培训学员的现有基础相适应;

·培训项目与学员所拥有的资源(经费、时间等)相适合。

②培训资源的构成

·培训课程;

·培训师资;

·培训教室及基本设施;

·课程教材;

·教学设施或多媒体条件;

·培训资格证书。

(2)职业培训课程设置要素

① 课程说明。包括课程名称、目标、目标学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限制人数、授课条件、培训教师等;

② 课程时间安排。即各门课程的具体上课时间;

③ 详细的课程安排。包括具体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及实验、操作安排等。

培训课程计划

培训课程计划是指培训者用来传递有关培训活动内容和顺序的指南,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目的、专题、目标听众、培训时间、培训教师的活动、学员的活动和其他必备事项。

(二)收集培训项目设计的结果反馈信息

培训项目的结果反馈是评定培训效果的主要指标。就业辅导员收集培训项目设计的结果反馈信息,目的是为培训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1.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五个步骤:收集学员反馈信息、统计学员学习成绩、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收集培训后的就业信息、汇总报告(见图1.7)。

具体操作如下:

(1)收集学员反馈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培训中所学内容是否实用、培训课程难易程度、培训教师授课水平、对培训设施是否满意、培训时间是否适宜,以及学员的其他意见或建议。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2)统计学员学习成绩。分别统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人数;

图1.7  培训项目的结果反馈的总操作程序

(3)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主要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员在培训中掌握的工作技能的评价意见,还有哪些技能需要培训,以及其他意见;

(4)收集培训后的就业信息。培训结束3个月后,收集学员的就业信息和工作信息,主要了解培训后学员的就业情况,以及培训的内容对其胜任工作是否有帮助;

(5)汇总结果。将上述信息汇总,写出相应的总结报告,以供参考。

2.工作要点

(1)培训反馈信息是改进培训质量的重要依据,收集信息时要保证实用性和全面性,对于没有把握的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

(2)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注意发掘新的培训需求。

3.注意事项

(1)对学员反馈信息的收集要具体,避免笼统概括。

(2)注意收集培训后对就业和胜任工作确有帮助的信息,必要时总结典型案例。

4.相关知识

培训效果评估有四个层次,即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

(1)反应评估是第一层评估,即在课程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反应评估主要评估以下方面的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及行政管理。其主要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集体座谈。

(2)学习评估是第二层评估,是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态度、技巧方面获得的进步。其主要评估方法包括考试、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演讲等。

(3)行为评估,即评估学员在工作中行为改变的程度。其主要评估方法包括观察、上级评价、同级评价、客户评价。

(4)结果评估,即评估由培训引起的工作指标的变化,如生产率、质量、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

此外,四个层次的评估时间也有不同。反应评估在培训结束时进行,学习评估在培训中或培训后进行,行为评估通常在培训结束后几周或几个月后进行,结果评估在学员培训后产生了稳定的工作结果后进行,时间通常为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