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看上的事,爱自己看上的人
- 月印万川
- 1842字
- 2020-11-18 16:41:06
野孩子的纯真年代
我曾经的“狂吼”,让我拥有了灿烂的光环,
但我并没有甄别,它是不是愚弄我的假象。
那个年代,街头巷尾,人们嘴里唱的、收音机里放的都是邓丽君式的情歌,软软绵绵,除了柔就是美。那是那个年代的主流,《甜蜜蜜》成了生活最美味的调味剂。
每个人都在向往甜蜜安稳的生活,可是年轻就是血液里躁动不安的因子,循规蹈矩哪有放肆呐喊来得爽快。
于是我喜欢上了在当时完全异类的歌坛唱将——崔健,尤其是他的那首《一无所有》,竟然被我唱得有滋有味。
虽然无法拥有像金属般醇厚的音色,字字句句中,我也能唱出我的梦。
偶像是有力量的。那个嘶哑着嗓子唱人生、颂理想的男人几乎贯穿了我的前半段人生。
我从小就有“小崔健”的雅号,我能唱完他的每一首歌。小小的女孩摇头晃脑,听不懂一字一句的真理,只懂得跟着唱,却依然充满力量。
那时的我,已经初步显出叛逆的迹象,当玩伴都摆弄着长发、衣角略显羞涩的时候,我却甩着齐耳的短发,大声地哼唱这首著名的《一无所有》。即便那个时候的我从来都不懂得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一无所有”究竟是个什么滋味。
就这样,我顶着“小崔健”和“假小子”的诨名,度过了我的小学时代,并继续顶着这两个无比光辉的诨名,进入了我的中学时代以及青年时代。
那是最自在的岁月,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唱自己想唱的歌,不用理会世俗真理。
进入中学时代的我,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恨不得昭告全世界,有朝一日,我也要像崔健那样,抱着吉他,在各种重金属乐器的伴奏中,在舞台中央狂吼一曲《一无所有》,重现崔健往日的辉煌,做新一代的“摇滚女皇”。
但最终,我这个做了许多年的“摇滚梦”,在父亲的强力干涉下化作泡影。
在受过一些教育的农民父亲的眼里,我几乎是离经叛道的代言人。长久的传统教育和土地带给他的朴实感,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一心盼着出人头地的女儿,只会摇头晃脑地哼唱着他听不懂的东西。
他赶到学校,把当时在一堆背诵古诗文的书呆子中唱摇滚的我给拎了回去。他大声斥责我,他太古板了,他听不懂我口口声声喊着的所谓摇滚,他还有田没有耕,他大概也不想懂,他只喜欢听邓丽君。
像所有安于现状,不敢冒险的普通人。
这件事情之后,我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外向,不再欢乐,不再哼唱流行的摇滚音乐,不再……一切都遵循着爸爸定下的条条框框,只是一心地读书,读书,读书,做爸爸眼中的“乖乖女”,以求得在爸爸的巨大阴影下平静生活。
我的“摇滚梦”,就在还未来得及孵化的时候,被爸爸强力扼杀了。
生活从来都不是按照某个模式进行的,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故让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存在着相同的人生,造就出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和我。
面对着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诱惑,在当初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摇滚以强烈的动感,刺激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还没来得及鉴别的时候,就匆忙地投入了它的怀抱,吼出让别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想让这个世界听见我的声音。
而当我终于从阴影中鼓起勇气再次抬起头观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发现了比摇滚更加好玩儿的东西。
人类是最多变最聪明的生物。
当我的“摇滚梦”走不通的时候,我就接受生活的安排,学习、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一步步地,有条不紊。虽然不再对未来抱有多么狂热的梦想,但仍然渴望自己的生活能过得有滋有味,只是不会再在计划成功之前,大肆躁动。
如今,守在遥远故乡的父亲,已经过起了舒适的晚年生活,对当年差点成为“摇滚女皇”的女儿,也只是通过隔三岔五的电话联络感情,并不会再强力干涉我的选择。已经成长的我终于有底气,重新审视我求而不得的梦。
想到这里,我的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首曾经深藏心底的歌:

就像歌词中说的那样,任何人都曾一无所有,但终究还是会有所追求,就像我曾经做的“摇滚女皇”的梦一样。
而如今,我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爱自己的老公及未成年的儿子,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其他的事情,我还是偶尔会哼起那些烂熟于心的歌曲。可是今天的我,梦在另一个地方。
也许儿子会在某个时候,突然继续我的曾经残缺了的梦想,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预知呢?曾经的残缺,却让我享受到了如今的幸福。
我曾经的“狂吼”,让我拥有了灿烂的光环,但我并没有甄别,它是不是愚弄我的假象。或许从一开始,“摇滚梦”就是我无法实现的青涩。
于我来说,那场摇滚,始终是我心底无法抹去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