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二天上午,几个衙役跟着骑高头大马的县长同学来到了觉夫家里。这位县长是觉夫前妻舅舅家的表哥,小时候同觉夫一起读过书,两个人志趣相投,同盖一床铺盖。那时候他夜里总是遗尿在床上的,别人嫌他,觉夫不嫌,当时两个人读书成绩也不分上下。后来觉夫因爷爷去世,家里贫困辍学,一直没有见过面了。

想不到昔年同学会有这么大的发迹,还这么念旧情。两个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当县长同学得知觉夫只剩下八天办婚事,当即表示迎亲那天,他要亲自来参加宴席。

县长大人要来参加婚礼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子。村邻们对觉夫充满敬佩之情。凤梧原本煽动一些准备闹事的人,纷纷去凤梧家找借口婉辞,有的还跑到觉夫那里告密去了。弄得凤梧大动肝火,破口大骂:“都是一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狗东西!好!等着吧,总有一天要好好教训你们的。”

征桂看到这种情形,心里想:这正合了那句“人要行时了,门板都挡不住。”的古话,又看到儿媳坐在堂屋靠内看得到外面的地方,虽然是侧着身子坐的,但是她的头却总是侧着看外面。儿媳心里想的是什么,征桂不用问,心里比什么都清楚。她觉得再阻拦是不可能的事了,不如早点闭上一只眼睛。

她不好跟儿子和丈夫说明她想到的事情,只好说她姨妈快六十岁了,要送一只鸡和一些布料去意思一下。她还对绍杨说:“自己一双小脚,带一个小孩走二十多里路,恐怕吃不消,你跟我同去一下吧。”

说实话,她这样做内心是极为矛盾也极为痛苦的,她和丈夫带着孙子这么一走,发凤会做些什么呢?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子是对付不了他媳妇的。可以这么说,这些年来,发凤如果不是看不上村子里的年轻人,早就被别的男人弄到手了。她这个做婆婆的帮管也是管不住的,况且发凤是个烈性子的精明人,你能拿她怎么样?管多了,自己到老来日子就难过了,古话说“儿好不如媳好”。但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后果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就算发凤说出的话算数,不出这扇门,但是她和觉夫一旦缠上了,对先恭的感情肯定会冷淡的。自己这样做对得起儿子吗?况且儿子又是个老实的可怜人,于心何忍啊!想到这里,征桂闭上眼睛,泪水自然而然地流个不断。

但是征桂转而一想,如果一味蛮管下去,要是发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明着来跟了觉夫,你又能怎么办呢?至于前段时间发凤没有和觉夫发生关系,那是觉夫还没有摸透发凤的心,现在双方都明了,两家又住得这么近,发生那事是必然的了。本来自己还想让觉夫老婆来帮管的,可是听说张秀娥是个没儿没女的妇人,她还得傍着丈夫和丈夫的儿子过日子,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人,管紧了如果觉夫一脚踢她出门,那日子就更难过了。征桂想到这里,自己不如闭上一只眼睛算了,那样的话,发凤对老公和公公婆婆也不会硬下那颗心的,况且她在这里也生下一个儿子;觉夫也硬不下这颗心撕下这个面子的。这样两家的关系至少是完整无缺而且可以长久相处的。

于是征桂夫妇带着孙子,拿着雨伞,提着棕叶做的鸡笼万般无奈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