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传主简介

叶叔华,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广东顺德人,1927年6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39年进入香港德贞女子中学读初中,高中先后就读于香港培道女中、广东乐昌第三华侨中学和广东连县培英—真光联合中学,在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高中学业。1945年9月,叶叔华考入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一年后选择研究天文学专业。1949年6月,叶叔华大学毕业后前往香港德贞女中教书。1951年,叶叔华回到大陆,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测时组开始了她的天文生涯。1980年,叶叔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叶叔华主持建立和发展了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并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负责建立了我国甚长基线干涉仪(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VLBI)网,这个观测网无论是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还是在90年代末开始的“探月工程”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叶叔华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国家攀登计划“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她不懈的努力和推动下,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合作计划得以施行。叶叔华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领导干部,在她主政上海天文台期间,上海天文台不仅完成了新老观测仪器的更新换代,还在学科方向的调整、实验室的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天文台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叶叔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和中国科协副主席,为国家发展和法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国的科技繁荣做出了贡献。

叶叔华一贯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了发展中国的 VLBI技术和激光测距技术,她曾经对美国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为了发展中国的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她率团访问法国的相关单位;为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她作为代表之一参与谈判。在她的多方努力下,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等多国研究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叶叔华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多有任职,1985年她被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还在 IAU 组织的多个专业委员会中担任职务。1988—1994年间,她连任第20届和第21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执委会副主席。

采集工作

根据中国科协的部署和要求,叶叔华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于2011年4月正式启动,采集工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承担,上海科荧多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在访谈、声像资料的编辑和项目协调等方面予以配合。

访谈

采集工作初期以访谈和资料搜集为主。第一次访谈由叶叔华院士的学生黄珹研究员对叶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在这次访谈中,叶院士回忆了从童年家庭到早期求学的经历,谈到在上海天文台参加工作,及做过的对天文学有重要影响的推动工作。之后的访谈围绕叶叔华院士从事的时间服务工作、地球自转研究、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展开,采集小组重点采访了武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许厚泽院士、韩天芑研究员、易照华研究员和罗时芳研究员,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和叶叔华院士合作的感受以及工作中的种种经历。同时,采集小组也获得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叶叔华在上海天文台的老同事、朋友和下属是访谈的重点对象。小组采访了朱能鸿院士,他回忆了叶院士在担任台长期间对1.56米望远镜的倾力支持;钱志瀚研究员从1976年来上海天文台就在射电天文研究室工作,他详细讲述了叶叔华推动 VLBI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以及 VLBI技术的建立过程;洪晓瑜研究员重点讲述了叶院士对 VLBI技术发展和65米射电望远镜的立项和建设所做的重要工作,VLBI技术在国家的“探月工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回忆了叶叔华对中国天文学会及中国的大望远镜、南极天文台等重大天文项目所做的重要推动工作。与美国的国际同行,尤其是美国航天局(NASA)建立联系是上海天文台最重要的国际合作,在这个方面,采集小组专门访谈了叶叔华的三位海外好友。此外,课题小组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材料所的张文琴女士,她回忆叶叔华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时的故事。

这些访谈的内容涉及叶叔华工作经历、学术交往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等,通过访谈挖掘到了叶叔华学术成长经历的很多细节,重点厘清了已有文献材料中未记录、记录不详以及有出入的地方。采集小组共完成七批访谈,累计采访人物19位,访谈时长共计773分钟。

资料采集

文本资料的收集开始于2011年7月,历时两个月。9月完成目录的编制,学术资料采集按照规定的目录格式整理。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叶叔华院士早年的求学经历在她的人事档案中付之阙如。为此,采集小组专门赴广州真光—培英中学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山大学和广东省档案馆,采集小组采集到了叶院士在中山大学求学期间唯一的资料—入学学籍表和注册信息表。叶院士和家人也给予了采集小组最大可能的帮助和配合,专门寻找和整理出二百多张老照片。

在多方的帮助和努力下,迄今为止,采集小组采集到的电子文档共计1908份,涉及15小类。其中,口述文字资料19件,传记13件,信件452件(去信334件,其中原件1件),手稿18件(其中原件1件),学术著作9件(其中原件7件),学术论文30件(其中原件9件),新闻报道61件(其中原件5件),学术评价7件,音频19件,视频28件,档案662件,电子照片517件,纸质照片195件,证书58件,其他18件。上述资料已于2012年10月23日移交至馆藏基地。

年表的编制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2011年6月,采集小组开始编制叶叔华院士年表,年表涵盖的时段从1927—2012年共计85年,内容包括她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的过程、学术经历和相关的重大学术事件,年表编制历时五个多月,2012年3月通过了叶叔华院士审定和认可。

《叶叔华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的撰写开始于2011年9月,通过对叶叔华院士的学术思想、学术成长经历资料进行系统的采集和整理,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了她的思想成就的渊源和影响,从而讲述她对我国天文学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并提炼出她学术成长和学术成就的发展特点与特色。《研究报告》以时间为主线,讲述叶叔华院士从出生、求学、工作,到取得重要学术成就,获得一系列荣誉。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叶叔华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与本传记的写作是前后两个相对独立的课题,前者由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亲自领导的课题组承担,完成了上面提到的访谈工作、资料采集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并且于2015年顺利结题。后者于2014年6月立项,由笔者负责整部传记和学术年谱的撰写工作。

2014年11月24日,笔者第一次对叶叔华院士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访谈。虽然事前也郑重其事地拟定了访谈大纲,但是实际的访谈却是在一种自由自在、散漫不羁的氛围中进行的,笔者完全变成了一个怀着极大兴趣专心致志的听众。叶院士谈到了早年的家世、童年成长的环境、教会学校的教育;谈到了她在中山大学的学习、恋爱;她选择天文学专业的原因以及她在徐家汇观象台早期的工作;谈到了她为什么会在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发展 VLBI技术,她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思想是怎样萌芽的……这次访谈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整体思路和框架。

在本传记的编写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来自于金文敬和杨玉德两位同事为她写的几篇学术小传1。作为多年的同行和同事、战友与朋友,两位研究员不仅熟悉叶院士工作的方方面面,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对叶院士为之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比他人了解的更深切。几篇传记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叶院士一生所做的重要工作,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再加上他们准确、简洁、清晰的文风,使这几篇文章成为本传记主要的参考文献,其作用犹如“定盘星”,而这往往是科学家传记中最为困难的地方。

当然一部科学家的学术传记,不能只靠叙述其工作、生活的细节来填满,更重要的还是要弄清楚其研究工作的创造性和内在价值,如叶叔华早年从事时间信号精度以及世界时系统的建立,如果只做过程的叙述,甚至把当时国家的需要、苏联专家的援助、中国专家自己的努力方方面面描述的再清楚,仍然不能解决为什么中国在测时台站那样少的情况下,能够建立世界时系统,而且最后的稳定度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个问题。再有,天文地球动力学思想,如果仅仅描述叶叔华院士在这些方面所做过的课题,推动和组织完成的国内和国际的计划,推动和建立中国空间观测技术等,似乎不足以反映一门成熟的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些应该是这部学术传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1A此处之所以称之为小传,只是因为其篇幅短小。金文敬撰写的“叶叔华”分别见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天文卷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240-251页。叶叔华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57-370页。杨玉德撰写的“叶叔华”见:卢嘉锡主编:《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五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94-300页。杨玉德:我国当代女天文学家—叶叔华。《天文爱好者》,1989年第4期,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