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诛太子建

公元前522年,郑国一代名相、执政大夫子产去世。根据子产的遗愿,由游吉接任其位。

这一年,郑国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楚国被废的太子建。

当时楚国国君楚平王听从了奸臣费无极的谗言,偷了自己的儿子太子建的新娘,从此便疏远了太子。

后来在费无极的运作下,楚平王最终动了杀太子之心。所幸太子建在方城司马奋扬的帮助下,逃离楚国去了宋国。

后来,宋国发生内乱,太子建无法在宋国立足,便逃向了郑国。

郑国国君郑定公本来因为子产之卒而伤心太平洋呢,因为他担心子产以后,郑国将再也难以在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间周旋。

尤其是楚国,现在强大得令人可怕,郑国已经是完全听命于晋国,楚国迟早是要来攻打郑国的。

没想到现在楚国的太子建居然来郑国避难了,这个太子建素有名声,谁都认为他是冤枉的,在楚国国内是有相当的民心基础的。

如果郑国善待他,那将来太子建有机会回楚国当上楚王,岂不是将感激郑国?

不要说郑定公是这样想的,以游吉为首的郑国六卿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于是,郑国厚待太子建,给予太子建以大夫之位,赐予土地,给予俸䘵。

陪伴太子建流亡郑国的还有伍子胥,以及年幼的儿子公孙胜,当然还有一班从人。

伍子胥自父兄被楚平王杀死后,平生唯一信念便是报仇。此时到了郑国,见郑国厚待太子建,非常高兴。

伍子胥和太子建一心想着就是如何回到楚国,如今的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可谓是兵强马壮,国力强盛。

再加上郑国是传统的军事强国,所以太子建便向郑定公提出借兵。

没有自己的武装,谈何回国?这是太子建和伍子胥的想法。

只是两人内心的小九九还是不一样的。伍子胥的想法是用郑军去讨伐楚国,能成功固然好,如果不成功,那便有了去吴国的本钱。

毕竟,当时整个春秋江湖,唯有吴国才是真正与楚国死磕的。

伍子胥要对付的是楚平王,甚至整个楚国,他知道靠郑国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

太子建要对付的是费无极,绝对不是自己的父王,更不可能是楚国。

所以他借兵的目的就是“清君侧”,利用自己在楚国国内的势力,尤其是民心,加上郑国外援,只要争取到与楚军和谈的机会,他便是成功了。

郑定公大吃一惊,虽说现在郑国是政通人和,已显中兴之象。但想要去惹强大的楚国,那怎么可能?

郑定公无奈,随口忽悠道:“寡人很想帮助太子成就大事,但太子您应该知道,寡国国小力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太子何不去请晋国帮忙?”

太子建大喜,便去晋国。伍子胥再三反对,但反对无效。

这一天,郑国正卿、执政大臣游吉正在与郑定公商议国家大事。突然有人来报:抓了一个奸细。

奸细?什么奸细?游吉吩咐带将上来。

原来是太子熊建的一个侍卫,被带上来时鼻青脸肿,满身是伤,一上来便叫道:“快,抓了太子建,他正准备造反。”

原来,太子建到了晋国后,晋国人怎么可能借兵给他?

反倒是因为太子建此时呆在郑国,晋国人很担心一旦太子建今后回到了楚国,那便将成为楚王。

那样的话,此时太子建受了郑国之恩,到时便会极力交好郑国,从此郑国将归附于楚国。

这严重损害晋国的国家利益!晋国人一向很聪明,或者说,忽悠别人的本事天下第一。

必须把太子建与郑国的关系给搅黄喽,这是晋国人的想法。

于是,晋国人便对太子建说:“太子啊,此时举兵讨伐楚国不妥。一方面,世界还在和平状态,弭兵会盟晋、楚都是签署了盟约的,大家谁也不能武装干涉对方。

但现在太子既然在郑国,何不在郑国上动动脑筋?

敝国最近总被郑国人给折腾得不象话,虽然那个子产已经卒了,但他的政策还在,总对敝国不利。所以,敝国迟早是要讨伐郑国的。

太子先回郑国,这两年太子在郑国已经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如果再加把劲,便可以发动一场政变。

敝国也会及时出兵,到时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郑国!拿下郑国,我们便拥立太子为郑国监国。

太子有了郑国,便可以以郑国倾国之力,加上敝国号令各诸侯,一起讨伐楚国,让楚王认错,诛杀费无极,重立太子,太子之事可成矣。”

太子建就这样听信了晋国人的话,然后回到郑国,不顾伍子胥强烈反对,积极活动,到处贿赂郑国大夫以及郑定公身边人。

这样的开销是很大的,反倒是一直追随他身边的人,得到的工资奖金生活费就少了,甚至有个别平时花钱如流水的居然没法过下去了。

于是,其中一个侍卫偷了太子建的一把弓去换钱了。

结果被查出来了,于是太子建狠狠打了那个侍卫一顿,将他打得遍体鳞伤。

那个侍卫没想到自己忠心耿耿抛妻舍子跟着你太子流亡,就一丁点小错误却被严惩,伤心失望过后,便是气愤,然后便是告密。

游吉一听大惊,但不动声色,他呵斥那个告密的:“胡说,太子在敝国根本没有任何非份之举。你如此诬陷主人,可恨之极,来人,将此人投入大牢。”

转过背,游吉便命人秘密将那个侍卫提出,细细盘问,终于掌握了大致情况。

游吉将郑定公身边那些接受过太子建贿赂的人都记下,然后去见郑定公,商定了计策。

当天,郑简公派人邀请太子建吃饭。太子建哪里曾想到这是一顿鸿门宴?兴冲冲来,便被拿下。

然后是严加拷问,经不住皮肉之苦的太子建一五一十全招了。

结果是肯定的,郑定公大怒,立即宣布太子建死刑。

此时的伍子胥见郑定公派人请太子建赴宴,便知有些不妥,他干脆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孙胜,先行一步,逃离了郑国。

游吉命令将太子建案的相关人员全部拿下,依法严惩,并分派军队,到处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带着熊胜,历尽千辛万苦,最后逃到了吴国。

伍子胥的故事,笔者是放到了楚国和吴国的故事里讲了,这里不再细述。

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传说伍子胥过了昭关后,还得到了一位渔丈人的帮助。

结果因伍子胥过于防备那位渔丈人,结果那位渔丈人将伍子胥送到对岸后,沉船自尽。

当然,这是野史,或者说是传说,是小说情节。

只是,郑国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这件事,使郑国后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到时再细细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