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变人生,从认清自我开始

“我”是谁: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自我

“我是谁?”

“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

“我为什么能够感知自己的想法、情绪,却不知道别人的感受?”

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我们或许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却不一定能够说出答案。在去掉姓名这个“代号”之后,我们可能并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想要解开“自我”这个难解的谜,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心理学上,“自我”也被称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下面,我们不妨拿出纸和笔,给自己7分钟的时间,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出15个关于“我是谁”的句子。这个测试看似简单,真正去做的时候,我们却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说明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晰。

不管我们写出多少个句子,都可以进行“分类评述”,即将自我意识按照内容分为“生理”“心理”“社会”。

比如,“我身高1.7米,体重120斤,身体健康”,这属于“生理自我”的范畴,指的是对自我生理状况的认知。这种类型的认知既包括对自身体貌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外观认知,还包括对身体饥饱、冷暖、舒适与否的感觉认知。

又如“我性格内向,不喜欢外出,更愿意独处”,这属于“心理自我”的范畴,指的是对自我心理特征的认知。这种类型的认知包括我们对自己的性格、情绪、能力、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的认知。

再如“我有不少朋友,但只有两个关系最好,算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我是部门经理,主要负责协调部门内和企业内的资源调配”,这些属于“社会自我”的范畴,指的是对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认知。这种类型的认知既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还包括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作用的认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自我意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心理学家阿姆斯特丹设计过一个“点红实验”,能够帮我们认识自我意识最初形成的几个阶段。

阿姆斯特丹尝试在3到24个月大的婴儿鼻子上涂上一个没有刺激性的红点,再把他们抱到穿衣镜前,让他们观看镜子中的自己。

结果他发现,12个月以下的婴儿对红点很感兴趣,可他们还无法正确地认知自我,所以他们可能会饶有兴趣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看,还会把小手伸到镜面上,想要触摸镜子中的“伙伴”。

12到20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发现“镜中人”和自己有对应关系——自己做什么动作,镜中人也会做一样的动作,这让他们非常好奇,但又有些害怕,不敢触碰“镜中人”。

20到2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意识到红点就在自己的鼻子上,他们会看着镜子,同时用手去摸自己的鼻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事实:1岁以内的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儿童长到1岁左右,才能够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并且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这代表着自我意识的萌芽逐渐出现;儿童长到2岁左右,自我意识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婴儿能够从镜子、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还能用“我”这个标志性的词语来称呼自己,用“你”“他”来称呼别人;儿童长到3岁左右,自我意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欲,还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如有的孩子总是喜欢说“让我来”。但这时的自我意识主要是从身体、行为上认识自己,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生理自我”。

至于自我意识真正稳定、成熟,还要经过20多年的时间,也就是到了青年后期,个体才能从社会和心理层面认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