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驱虎吞狼入襄阳

何无忌未骑至南门,却见周虑带着大批人马,已经占据了城中几条主要街道。

“万事休矣!”何无忌心中大惊,连忙勒住马匹,“甘卓必定已被奸贼所害,我与荣建多次劝谏,被周虑发现就是自投罗网。

“甘蕃呐甘蕃,你若和我一同离开,如今也不至于此。”

何无忌绕道迂回来到南门,还好守将还是原来的将领。

他长舒了一口气,正想调兵以奋力一搏,但见守将递来一封文书,又见一名骑兵丰姿英伟,鲜卑人相貌,正在城门口等候。

此人身后是一批骑兵,队形齐整,并没有任何举动。

其实用膝盖想也知道,此人除了段文鸯还能是谁?

何无忌连忙拆开文书,原来是刘遵所写。刘遵说他已得知王敦策反了襄阳城中官员,但具体何人尚未查清。甘卓听他劝谏赶回襄阳。刘遵又担心甘卓安危,于是派了段文鸯前来相助。

何无忌作为军府主簿,也与刘遵有过书信来往,自然分辨出这是刘遵亲笔,没有伪造之处。

原来刘遵认为如果让数千士兵回城,逆流而上未免太费时间,动静也大,周虑很可能已经完成兵变。到时要强攻襄阳,损失不小。不如让段文鸯统领骑兵,只配少许干粮,化整为零潜伏在城外,等城内有变时采取行动。

段文鸯身经百战,具体的战略他也可以随机应变。

何无忌飞速分析起来:假设刘遵是周虑同党,段文鸯只要把南门守将杀掉,那襄阳城已经尽在他们手中,没必要再演戏。

显然刘遵是另外一方势力,但如今不与段文鸯联合,别说平乱,他俩也自身难保。

他不再犹豫,上前简略明了地说了城中形势。

段文鸯很快就做出判断:段文鸯坚守住附近阵地。何无忌出城调城郊的士兵过来,再不济等刘遵联军回城救援,则叛乱可平。

段文鸯的策略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见刘遵一直没现身,却如此笃定,似乎连周虑的计划和时间也早已算准,何无忌深知刘遵也是有备而来。

与刘遵合作无异于驱虎吞狼,襄阳还是要易主,何无忌不禁感叹“人世飘零,如风中落叶”。

此时,荣建匆匆跑来,脸色铁青,显然是东门有了突变。

果然不出何无忌所料,甘卓及四个儿子已被周虑杀害,周虑还亲自拿着甘卓首级,到东门安抚百姓。

所谓的安抚,自然是污蔑甘卓,然后把自己包装成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何无忌顿觉大势已去,他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招架不住也要昏倒。

如今投靠王敦无疑是上策,但何无忌心有不甘,与杀害甘卓的凶手共事,他想起这情景都忍不住作呕。联军如今还在武昌,战事胜负难料,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没办法了,驱虎吞狼也总好过坐以待毙!

何无忌说自己是文官,不懂打仗,如今一切听段文鸯调度。

段文鸯听完了两人的话,冷哼一声说:“再出东门为时已晚矣!”说完就率领三百骑兵冲向东门。

何无忌听过段文鸯大名,但城中放不开手脚,段文鸯是一意孤行还是胸有成竹,他判断不出来。

荣建面色惨白,他也曾多次劝谏甘卓要加强守备,甘卓不但不听,还痛斥他不分轻重。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荣建心中很不是滋味。

“将军英明一世,回襄阳后竟然性情大变,如今看来,恐怕周虑早已将王敦之意和将军表露。”荣建慨叹道。

何无忌凝望着远方,神情黯然地回道:“必定是如此,不然将军怎会如此失常?他以为主动示弱放低姿态,王敦便会饶他一命。

“可王敦连兄弟也不放过,不念旧情才是他的品性。将军这次确实糊涂也。”

荣建脸上露出怒意,他扫视了一眼南门的守卫,愤慨地说:“我等屡次劝谏,周虑必定视我俩为眼中钉。如今不如奋起一搏,总好过束手就擒。”

何无忌正有此意,他紧握双拳说道:“若是段文鸯一击不成,我俩便逃出襄阳去往城郊。再不济也可顺流而下找联军,到时再杀回襄阳城,胜负尚未可知!”

荣建也觉得何无忌所言有理,他俩是文官,到时一顿瞎指挥,反而连累了士兵。

两人决定先静观其变,再作打算。

此时,东门传来阵阵欢呼之声,何无忌心中疑惑不已:难道事态又有变?

他俩壮起胆又骑往东门。来到城东,见街道一片狼藉,显然发生过冲突。

多名百姓呼天抢地的,正为甘卓之死感到痛惜。

段文鸯带着他那群骑兵也往这个方向而来,刚好碰见何无忌两人。

何无忌又是暗暗吃惊,段文鸯手下不过三百骑兵,他刚才亲眼所见,周虑起码有六七百人马。虽然骑兵战力占优,可城内没有太多发挥机动性的空间。

不过几盏茶时间,段文鸯已经结束战斗了?

段文鸯气定神闲,好像只是刚刚看完一场杂耍表演。他将一个圆滚滚的布囊扔给何无忌,何无忌接过布囊,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他双手微颤着打开一看——

果然是周虑的人头,两个眼珠像死鱼一般,看得何无忌差点当场呕吐出来。

荣建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刚问起战事的经过细节,段文鸯目光瞬间又变得锐利,“此事留待日后细说。当下迫切之事是加强守备,还有甘卬尚未伏诛,城内军心不稳。

“何主簿,既然你不熟军事,段某可代为效劳。”

何无忌早就预料到了段文鸯有此一着。驱虎吞狼不是什么妙招,一不小心就会将猛虎引入家中,据为己有,不然世人怎么会称之为毒计呢。

他看了看段文鸯手上还滴着血的马槊,苦笑一声,无奈地交出节令。

何无忌可不敢与段文鸯硬碰硬,就算找上城门的守卫,有九条命估计都不够他挥霍的。而且甘卓大仇得报,人家也给面子他了,就坡下驴方为明智之选。

段文鸯装作没看见何无忌的神态,他接过节令,语气也变得平和起来:

“我等先去北门收拾残局,诸位可以到周虑府邸搜查。南门守将既然没换,说明周虑很可能提前发动了叛乱,府邸内或许还有更多线索。”

何无忌缓过神来,他不忘把周虑的头颅还给段文鸯,说去南门带上部分守卫,再火速将周虑的府邸包围起来。荣建也说要回军府准备安民告示,毕竟那地方他比较熟悉。

段文鸯面若止水,没有什么表示就转身离开,带头奔向北门。

这种城中的街道巷战他有点陌生,但原理是相通的。

他先让骑兵在远处用弓箭除掉一些守兵,然后三百骑兵来回奔跑,掀起大片尘埃,让周虑分不清骑兵的确切数量。

这次带来的骑兵基本都是匈奴人,这又有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鱼目混珠。三百骑兵一边高呼着匈奴语,一边杀向东门。

周虑哪里有多少作战经验,原本以为几百士兵已经绰绰有余,结果突然杀出来数不清的匈奴骑兵,一个个壮硕如牛,为首之人还戴着一个猛鬼面甲。周虑被吓得差点当场失禁,以为自己做了晋国罪人,让刘曜的匈奴兵趁机杀了进城。

他心慌意乱,逃跑都来不及,根本没有组织好队伍迎战。

东门前尘土飞扬,段文鸯砍瓜切菜一般,没花多少时间就制服了周虑的士兵。

周虑不久前还得意地以为大功告成,只要把甘卓的头颅送去武昌,就能获得重赏。结果转眼之间他也去了见甘卓。

北门更加顺利,守将见周虑已经伏法,又听来者是段文鸯,索性放弃了抵抗,连试一下的胆量都没有。

如果刘遵在此的话,必定会取笑段文鸯,说襄阳城的百姓以后只要一提“段文鸯”三字,就可以止小儿夜啼。

一众骑兵站在北门城墙上,向北方望去。

刘遵说会带他们“打回关中”,刘遵真的能做到吗?段文鸯有点看不透这个人。

不过当下,第一步已经完成,襄阳城被他们强行拿下来了。

忆古怀今过后,段文鸯让斥骑火速跑去下游,祖涣的一千水师正在约定的地点等候。

只要加上这一千兵,段文鸯有信心能守住襄阳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