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那宋逸给的门牌,杨巨上了壬字峰,在半山腰处靠南的位置,找到了前任留下的洞府。
那洞府的石门上,已经爬满了藤蔓,周围也是绿油油的杂草,看起来已经有段日子没有修士住过了。
提起灵力,杨巨掌心中出现了一个青色火球,这是他在潜龙台上学的最简单的火系法术,火球术。
神念一动,火球朝着石门扑去,那些藤蔓和杂草,很快就被烧得一干二净。
走上前去,将门牌扣在右侧石门上凹槽处,石门便缓缓打开了。
走了进去,又是一团青色火球,在其前方照明探路,这洞府里面,倒是比杨巨想象地要干净很多。
这座洞府,虽然不如潘师叔的洞府那般宽大,但供杨巨一人之用,是绰绰有余了。
有会客的前室,往里还有起卧室、厨膳室、储物室,以及一间不小的炼丹室。
只不过,各间石室内,除了一些石台、石桌之外,还没有其他东西。庄玉也没有想到,这洞府中还建有厨膳室,便走进去认真看了看。
感到自己有些饿了,但可惜自己的储物袋中,没有带可以制作灵膳的食材,也只能先忍一忍了。
这灵药园中的灵植夫,上工的时间各有不同,看来基本都是自己给自己做膳食。
离开厨膳室后,杨巨又到那自己负责灵药园认真看了看。在半山腰上,大概百十亩,现在处于半荒废状态,杂草比灵药长得好多了。
好在整体框架还在,百十亩的地方被分为了十几片,犹如梯田一样,碎石木块之类的很少,还有一层很厚的黄泥灵土,还有从上峰引下来的,一泉流水环绕着整个药园。
把储物袋中宋逸给的“灵植初解”玉简拿出来,往额头一放,一股股关于灵植种植的信息传来……
半炷香后,杨巨睁开眼睛,略显无奈。这灵植夫也是个繁琐活,需要翻地除草祛虫浇水。还要把已经残破的药园阵法修复,以防止野兽飞禽过来啃食灵药。
每过一段时还要到,壬峰山顶的灵泉接些灵泉水混合山泉水,按照需要给每种灵植浇水。
最后,每过半年,灵膳堂和丹殿的人就会过来收灵植,多了无功,少了受罚。活活的,地主家佃户的境遇。
摇了摇头,杨巨无力反驳这该死宗门,回到洞房,在整个洞府的最深处,也就是那间炼丹室。
在那里,杨巨居然看到了地下火脉。想想也是,灵植夫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有哪个灵植夫会不试试炼上几炉丹。
丹室正中,有一个向下的洞眼,约有半米大小。
从那洞眼中往下看去,大概千米左右竟是肉眼可见的红色火浆,火灵之气在其中翻滚。
那洞眼正是放置丹炉的地方,但杨巨目前还没有丹炉。
回到卧室,杨巨微微皱眉,倒不是嫌弃卧室除了一张石床两个石椅一张石桌简陋。而是感觉卧室内有股浓厚的灵气在流动。
把神识开到最大,莫约三息的时间,杨巨一脸惊喜走到石床尾,只见石壁上有道裂缝,一直往上,直到没过洞府顶一直在延伸。
杨巨想了想,拿出银鳞剑一顿削,削掉莫约两指深,居然看着石壁上方在滴水。而且不是一般的山泉,而是有种浓厚灵气,看上去雾白色的灵泉水。
杨巨按耐住激动的心,拿出一个白色玉瓶,还是路子烨给自己阳灵丹的瓶子。把瓶子放在上面,灵泉大概十息一滴的往下落。
等大概滴了十滴,杨巨一口喝掉,然后杨巨一个翻身,整个人就盘坐悬浮在石床之上。
闭目静心,体内运转《木行功》第十一层的口诀。
只几个呼吸之间,喝下的灵泉从口中冲了出来,散布五脏六腑。然后,杨巨开始炼化,一个又一个的运转大小周天。
快速在体内运转大小周天,杨巨畅快地炼化那些灵泉,自踏上修仙一途以来,他还从未如此舒适地修炼过。
整整一个时辰后,杨巨才从那石床上翻身下来,浑身舒畅无比。
有了这灵泉,再加上阳灵丹,杨巨相信,不出四个月,自己就能进入炼气第十一层。
接着杨巨又盘坐于石床之上,拿出得自恶师道阴的那本叶氏丹略。
杨巨认真的就翻阅起了里面的内容。
而在《叶氏丹略》这一部分,叶达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
“炼丹之术,修仙百艺之先也。”
这差点没让杨巨笑出声来,怎么感觉都像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这一部分,叶达主要介绍了丹药的重要性和炼丹的基本方法。
当杨巨看起那炼丹的重要性时,更是有些忍不住了,看了后感觉如果离开了丹药,整个修仙界的修士,都得返回尘世做俗人了。
例如,在论丹药对于修士进阶的作用时,叶达是这么写的:
“丹药之于进阶,乃必不可少之物也。”
“冲击筑基必有筑基丹,冲击金丹必有结金丹,冲击元婴必有归元丹。”
“即便冲击化神,也有传说之化神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