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丹药

“此四种丹药,都可提升修士进阶成功一成左右几率,虽只有一成,便足以使万千修士为之追逐。”

“筑基丹,非服用一枚后,炼气修士不敢冲击筑基。”

“结金丹、归元丹一旦流出,大门大派必会群起而争之,必有恶毒之阴谋,死命之争斗。”

“而化神类丹一出,想必定是修仙界的一场腥风血雨。”

“丹药皆分四品,即下品、中品、上品和极品,上所论者,还皆为下品也。”

“下品筑基丹,即可提升一成几率,中品即为两成,上品即为三成,极品即为四成。”

“若得极品筑基丹,提升筑基成功四成几率,想必即使四行、五行灵根之蠢材,亦可筑基有成了。”

接着,叶达又写了分辨丹药品级的方法。

下品丹药都没有什么特点,但从中品开始,由于丹药的品质好,药力精纯充沛,杂质越少,毒性越低,颜色也越接近无色。

而且丹药上还有药灵之力缠绕,就像丹药身上有一个纹圈,所以也被称为丹药的“丹纹”。

丹纹听起来很高玄,实际上就是指那一圈药灵之力。

一粒丹药,如果没有丹纹,就是下品丹药,有一道丹纹便是中品丹药,两道丹纹便是上品丹药,三道丹纹便是极品丹药。

按照此理,杨巨以前吃的全都是下品丹药,他还从来没有在哪一粒上看到过丹纹。

再往后看,叶达就论起了炼丹的基本方法,一共有六个步骤,即

第一步,“炼丹伊始,灵物遴选最为关键。”世间灵物繁多,却并非都能用于炼丹。以回春丹为例,需选取十年份的紫心兰、朝阳露浸润的灵贝,以及蕴含生机之力的暖玉。遴选时,不仅要辨别真伪,更要考量其灵力属性、年份、生长环境,稍有差池,便会影响丹药品质。”

第二步,“灵物既选,便要净材除杂。“杂质会干扰药力融合,必须彻底清除。”

如,“有些灵植需去除多余根茎、虫蛀部分;矿石类则要剔杂质石。方法多样,可用灵力感知、灵水浸泡、灵器雕琢,务必保证灵物纯净。”

第三步,“引火入炉,要控制火候大小与火焰分布。初始阶段,以文火暖炉,让丹炉适应灵力,温度不可骤升,否则会损坏炉体与灵物。”

第四步,“待炉温适宜,便要碎料融浆。“根据灵物特性,控制投放顺序与时间间隔。借文火慢慢软化,释放药力。“此时需加大火力至中火,让灵物在高温下破碎、融合。要时刻观察灵物状态,调整火候,使它们均匀相融,化为灵浆。”

第五步,“以灵力为引,让灵浆凝聚成丹。先塑造雏形,再压缩灵力,使丹药质地紧密。这一步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稍有分心,丹药便会出现瑕疵。

这一步要慎之又慎,按照叶达的说法,这是极其容易炸炉的一步。

最后一步的成丹,就是丹药的成形,这一步往往需要用猛火冲顶,需要丹师直接把自己的本命之火之力注入到丹炉中。

而如果丹师的修为较高,或者有机缘得到先天之火或者后天之火,能够在炼丹的过程中全部使用,炼丹的效果就会更好,但极为耗费灵力。

多数丹药的炼制,都会有这六个步骤,但一些特殊的丹药,稀有的丹药,炼起来则要复杂的多。

在《炼丹心得》的最后,叶达还写了这么一句话:

“以上只是老夫炼丹几十年的浅薄心得,在炼丹中只需借鉴即可,炼丹一途无比深玄广博,每一位丹师都应炼出自己的感悟。”

看到这句话,杨巨又笑了,叶达把炼丹术推崇地极高,却又对自己的炼丹术非常谦和。

按这里面所说,火有先天和后天之火。

先天之火乃天地之灵,目前此界尚未听闻。

只有后天之火为人所知,如,筑基期有本命灵火,金丹期有丹火,元婴期有婴火,至于化神就只有化神期修士自己知道。

除此之外,修士得天地之造化,亦可修出修士本命之火外之灵火。

这些灵火和本命之火不同,是修士另外炼出来,有强有弱,有些有特殊作用。但,无一例外,大都不是正常炼气修士所能染指的。

使用这些灵火炼丹,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炼丹成功率和丹药品质,还可以减少对本命之火的耗费。

书里列出了几种适合炼丹的灵火,如玄青丹火、炼炙火、焚风火、等等,一般有条件的丹师,基本都会选择修炼一种灵火。

但是,以叶达的修为和身份也只提了这些灵火的名字,却是不知道修炼这些灵火的功法口诀。

读到这里,杨巨莫名想到血炼魔典里倒是记录了一种灵火或者说魔火的修炼方法。但,如非必要,杨巨是万万不想修炼。

不过,要是自己始终无法得到筑基丹,只能考虑自己筹齐材料炼制,那不管是灵火还是魔火都得一试了。

只能等自己存够了灵石,可以到七星峰的传法楼去看一看,到那里选一种灵火功法来修炼。

这让杨巨颇感心痒的同时,又觉得无可奈何,想来这些灵火功法是不会轻易传人的。

接着,杨巨注意目光就聚集在丹方和炼制方法上,培元丹、凝气丹和阳灵丹。

杨巨认真看起了这三个丹方,估计自己以后想要快速修炼,凝气丹对自己作用都小了,只有阳灵丹加上灵泉的辅助,才能让自己尽快修炼到十二层大圆满,以期在三十岁筑基。

目光放在最后的阳灵丹,主药只有两种,地松果和阳凤子,但辅药却有八种之多。

看着那天松果和乌凤子的图像,杨巨便感觉,这两种药材很是珍贵。

除了丹药所需的主药和辅药外,在每一个丹方中,叶达还详细地写出了炼制的窍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饶是杨巨还从来没有炼过丹药,但看着那丹方,便也感觉自己深窥其意了。

看了一会后,这部丹略中的内容,已经足够杨巨消化上一阵子了。

在石床上沉沉睡去,杨巨准备第二天再去打理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