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地铁末班车的陌生人

一、安全演练

某年平安夜,京都地铁7号线末班车厢里,林晓棠蜷缩在角落。这个26岁的互联网公司UI设计师刚结束团建,西装外套残留着部门副总王建豪的雪茄味——两小时前在KTV包厢,那只肥厚手掌突然覆上她的大腿。

“晓棠啊,听说你在看东五环的房子?“带着酒气的呼吸喷在她耳边,“我朝阳公园那套复式还空着......“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闺蜜发来的共享定位。晓棠猛地起身:“我男朋友来接了。“推开包厢门时,高跟鞋在仿古地砖上打滑,腕间的智能手环发出心率过速警报。

此刻地铁报站声惊醒回忆。晓棠扯了扯防狼喷雾挂绳,发现对面坐着穿藏青制服的轨道交通辅警。警号0417的年轻男人正用手机观看《男性防诬陷指南》直播,公放声音在寂静车厢格外清晰:

“兄弟们记住三点:电梯里要让女性先出,办公室门要帮女同事扶着,聚餐时绝对不要送醉酒女同事......“

二、数据迷雾

辅警陈默熄灭手机。三天前那场乌龙像根鱼刺卡在喉头。作为退伍消防员转型的地铁安全员,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舆情事件主角。

那晚在四惠东站,穿洛丽塔裙的醉酒女孩突然扯住他执勤腰带。执法记录仪完整录下“哥哥帮我找耳环“的撒娇,却被剪辑成“地铁保安猥亵乘客“冲上热搜。即便三天后完整视频还了清白,老家母亲仍接到二十七个辱骂电话。

“前方到站焦化厂,请全部乘客下车。“广播响起时,陈默注意到晓棠泛红的眼眶。她手机屏幕停留在住建局官网,搜索记录显示连续三十次“共有产权房申请资格查询“。

三、交叉监控

12月28日,晓棠在工位收到匿名快递。撕开气泡膜,摔碎的相框里嵌着她和王建豪的合影——上周部门outing的集体照被PS成婚礼现场。电脑突然跳出邮件:“今晚八点来星河湾A座1904,否则你母亲的护工合同......“

同一时刻,陈默在警务室反复回放监控。那个总在晓棠下班时段出现的秃顶男人,今天换了灰色连帽衫,但左手尾指的貔貅戒指暴露了身份。公安系统人脸识别显示:王建豪,47岁,曾因赌博被拘留。

“我要报案。“晓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握着录音笔,2023款iPhone的紧急报警功能已持续录音126分钟,云端备份显示三次修改共有产权房申请资料的登录IP皆属王建豪办公室。

四、反转救援

1月4日朝阳法院立案当晚,晓棠在小区门口被黑影拖进绿化带。防狼喷雾刚要按下,却闻到熟悉的香火味——王建豪脖颈间还戴着年初她代请的泰山石敢当。

“贱人!老子给你妈请护工,帮你改申请资料......“嘶吼戛然而止,陈默的防暴钢叉卡住施暴者咽喉。退伍兵特有的肌肉记忆让他下意识采用束缚技,却在王建豪惨叫时触电般松手——执法记录仪必须全程开启。

“别碰他!“晓棠突然尖叫。赶到的民警看见诡异一幕:受害者死死揪住施暴者领口,安保人员倒退着举起双手。舆情再度发酵,#过度执法#与#完美受害者#的tag在热搜榜厮杀。

五、修复裂痕

3月8日妇女节,晓棠作为证人走进市总工会。王建豪涉嫌的12项罪名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她悄悄整理的Excel表——标注着每个女员工被他触碰过的身体部位与日期。

陈默在隔壁参加“男性工作者心理疏导会“。心理专家正在分析:“当99%安全培训针对女性,男性既被视为潜在加害者又被忽略为受害者......“大屏幕播放着他跪地给哮喘老人做人工呼吸的视频,配文却是“保安当街殴打老人“。

散会后,陈默在走廊遇见晓棠。“其实那晚...“两人同时开口又顿住。窗外玉兰树绽出新芽,防暴盾牌映着他们交错的倒影——她防狼警报器的蓝光落在他肩章,他胸前的执法记录仪闪着她睫毛的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