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的族际政治发展[1]

常士訚 孙其宝[2]

内容摘要 本文从族际政治的角度回顾了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族际政治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族际政治关系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尤其近代以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集地,也吸收和接纳了不少来自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移民。随着东南亚国家“二战”后的独立和各国对公民身份的确立,公民身份、政治体制安排和国家治理方式在族际关系的处理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转型均构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取比较政治学和案例结合的方法对东南亚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族际政治发展状况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关键词 东南亚;公民身份;政治体制;治理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每个国家拥有数量不等的不同族群或种族。目前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3],总人口为5.2亿人。在这些国家中,印度尼西亚族群数量最多,有学者认为,仅土著印尼族群就有200~300个。印尼全境所使用的语言有700多种。在东南亚领土最小的国家新加坡,除了三大种族,即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外,还有其他不到2%的小的种族。[4]东南亚各国的族群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东南亚地域广阔,总面积为440多万平方公里。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这个地区经历了多次移民浪潮。随着移民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宗教和文化,形成了东南亚多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历史久远,已经与这些国家的传统密切结合在了一起。在多种文化共存中,最有影响的是世界上的四大宗教,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有相当信众,各有分布区域。东南亚分为半岛地区和海岛地区,前者绝大多数国家信仰印度教,并伴有基督教等,后者信仰伊斯兰教。不过与欧洲和中东国家的宗教状况比较,东南亚国家的不同宗教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外来的宗教进入这一地区后,与当地宗教和文化汇集,形成不同宗教相互影响、互相吸收的局面。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近代以来,东南亚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和集团的对立,但“宗教纽带”作为一种国家的凝聚力,有效地发挥了遏制地区民族或宗教的分裂影响。多民族、多文化共居一个国家的现实对这一地区各国政治发展构成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