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梁启超的社会活动与身份识别

梁启超的一生,适逢中国社会重大转折与重建时期,他也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以自己的智慧参与了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赢得身前身后声名无限,“论著遍传九州,声名远腾四裔”[1],“当任公先生全盛时代,广大社会俱感受他的启发,接受他的领导。其势力之普遍,为其前后同时任何人物——如康有为、严几道、章太炎、章行严、陈独秀、胡适之等等——所赶不及。我们简直没有看见过一个人可以发生像他那样广泛而有力的影响”[2]。但是,梁启超又如一颗流星,极为绚烂之后又迅速消失于中国现代长空。不过,新时期以来,梁启超研究重新升温,几乎哪一门学科都可以发现梁启超的持续影响力。因此,不论以何种态度对待梁启超,要研究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都绕不开梁启超。

梁启超的一生非常复杂,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社会活动涉及的范围与领域来看,他广泛涉猎了政治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历史、教育、金石学、目录学等各个领域,并都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其二,从社会活动的特性来看,他既有直接参与的前台政治表演与办报、办学等间接的政治活动,又有埋头著述的学者生涯;其三,从社会活动的变迁来看,他既经历了四处求学、海外流亡、入阁参政、讨袁反复辟、文化转向等一系列重大转折,又有从传统今文经学派托古改制思想向现代国家政治观念、从政治实践救国到道德文化救国、从全盘否定到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提出以中补西论的文化策略的重大思想转变。可以说,梁启超的一生,既丰富多彩,又曲折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