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0)
- 程炼 杨涛主编
- 2390字
- 2025-04-08 14:59:38
三 2019年重要事件
2019年是我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企业银行账户行政许可全面取消,本外币账户一体化试点有序实施,备付金集中存管和“断直连”工作顺利推进,支付清算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同时,为应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开通资金汇划“绿色通道”,使资金快速、顺畅运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对一些业务免收手续费。
(一)深化账户体系基础性管理改革
账户管理在维护经济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抑制经济犯罪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19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账户、企业账户、非内地居民开立账户等管理体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调整,进一步完善了银行账户管理体系框架。
在企业账户方面,加快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7月22日全面完成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行政许可,比国务院要求的时间提前了5个多月。企业银行账户行政许可取消后,开户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开设基本账户数量增加,业务处理总体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201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通运行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该系统具有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为企业银行账户行政许可取消后,加强企业账户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配套措施。
在统一本外币银行账户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账户的主要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账户管理制度设计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研究推进以银行账户实名制为核心,统一本外币账户管理基本规则。在2019年6月举办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明确表示将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试点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202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
在非内地居民开户方面,201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香港居民在港代理见证开立内地账户试点,即香港客户只需携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前往试点银行网点便可开立内地个人Ⅱ、Ⅲ类银行账户,并可在港管理内地银行账户,绑定电子支付App后,享受内地移动支付服务。
(二)顺利推进备付金集中存管和“断直连”工作
有序落实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政策要求,截至2019年1月14日,支付机构完成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核销,客户备付金全部交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从根本上消除了客户保证金被挪用的风险。按预定方案,完成“断直连”,实现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开展的网络支付业务在全国通过网联、银联处理,并成功经受住春节、“双十一”等支付高峰的考验。“双十一”当天,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7.79亿笔,金额14820.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9%和162.60%。
(三)继续扩大支付清算领域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201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受理万事达相关机构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审查通过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事网联)的筹备申请。按照相关规定,万事网联在一年筹备期内完成筹备工作后,将依法定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开业。此外,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审查通过了中国银联的申请,向中国银联颁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扩大外资支付机构准入。2019年10月,美国数字支付平台贝宝(PayPal)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旗下公司购买国内支付公司国付宝的控股权,从而成为首家进入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外资机构。国付宝拥有移动和跨境人民币等多张支付服务许可证。美国派安盈(Payoneer)公司通过其控股的安付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两项支付业务许可。
此外,2019年8月6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正式在北京成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全资子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适用中国法律,并以人民币计价和支付。这是SWIFT在全球范围内继美元、欧元之后接受的第三种国际货币,将有力推动人民币更广泛的国际使用,并促进中国金融业与国际市场和金融机构互联互通。
(四)全力支持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一是开通大额资金汇划“绿色通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期间,大额支付系统一律关闭。2020年,为了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特别是满足疫情防控应急货款、境内外社会各界捐赠物资的大额资金交易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特事特办”,开设大额资金汇划“绿色通道”。在春节及节后周末期间放开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限额,确保境内外各类大额资金的汇划需要。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1月24日至2月14日,大额支付系统与小额支付系统共处理1000万元以上支付业务39.35万笔,金额77.37万亿元。其中,与抗击疫情相关的支付业务872笔,金额447.96亿元。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开设了跨境支付的“特殊通道”。2020年春节假期结束后,还延长了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以保障银行间市场交易和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业务的需要。
二是建立单位银行账户防疫“绿色通道”。对财政专项划拨资金、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等需要开立核准类银行账户的实行特事特办、即见即办。同时,优化账户业务办理,对暂时无法提供完整开户证明材料的防疫账户,商业银行可在有效识别客户身份的情况下先开后补。
三是积极提升支付服务效率,引导企业和个人在线办理支付结算和账户业务。组织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单位及时启动疫情防控应对预案,在受疫情影响现金支付减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小额支付、微信和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业务持续稳定。此外,还鼓励清算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减免支付结算业务手续费,全国性商业银行对抗击疫情捐赠款业务一律免收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