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乡村文创是乡村产品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物,可以促进乡村原有相关产业向文创产业转型,加速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利于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文创要完成新兴产业的开发,关键在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文创品牌。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正确的品牌理念,遵循市场规律,造就独特的文化品牌符号或旗帜性标志物。一个成功的乡村文创品牌需要进行多样的开发与创新,强化乡村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加强品牌文化内涵,通过市场调研、信息整合、市场定位、产品设计与生产、品牌塑造、营销推广等环节进行构建,打造核心品牌影响力。乡村文创设计应以品牌设计为引领,以产品设计为核心,配合具有统一风格的标志、字体、IP形象、包装、插画等载体,构建完整的富有活力的乡村文创品牌视觉系统。
作为一本专门探讨乡村文创设计的著作,本书着重突出以下特点。
1.以乡村文创设计为主线
以乡村文创设计为主线,分别从乡村文创品牌设计、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乡村文创标志设计、乡村文创字体设计、乡村文创IP形象设计、乡村文创插画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力求建立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于本书的主题进行具体深入的阐述,做到理论与实践有序衔接,深化读者对乡村文创设计的理解。
2.以乡村文化为依托
中国乡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乡村的衰落,中国的乡村文化也日渐衰微。本书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精髓,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创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力求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3.强化品牌意识,整合文创设计
产品是文创的基石和载体,品牌意识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推手。笔者认为文创设计不能仅限于产品设计,因此在本书写作时引入品牌设计理论,将品牌意识贯穿于文创设计中,将文创产品、标志、字体、IP形象、插画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面向未来的乡村文创设计理论体系。
4.尽量选取新案例
乡村文创设计重在实践和操作,设计内容和方式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本书在理论介绍过程中引用大量案例,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易懂性。在案例选择上,尽量选择新颖鲜活、引领潮流的新案例,使本书的整体风貌与时代同步。本书案例中的图片仅作为理论说明之用,在此向图片的设计者和提供方表示感谢。
本书由闫承恂主编,朱鹏达、辛悦、尚会琴、崔菲芳、王思茜参编。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学生、同事、家人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内容难免有所疏漏,还请广大同行和读者多多指教。
闫承恂
2023年1月
注:本书系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非遗赋能背景下辽宁乡村文创品牌设计创新研究”结题成果(项目编号:WJ20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