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桑林古仪

隋大业二年,谷雨未至,长安城外的桑林已笼上一层淡绿烟霭。卯时三刻,三十六辆鎏金铜车马碾过朱雀大街,车轮上的云雷纹与青石板相击,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杨广坐在主辇中,指尖摩挲着车壁上的獬豸浮雕,明黄色龙袍袖口绣着的十二章纹随动作起伏,腰间传国玉玺的穗子扫过膝头,沉甸甸的凉意顺着脊椎爬上后颈。

这是他登基后的第二个春社。龙辇的鲛绡帘幕半掩,他透过帘隙看见沿街百姓跪伏叩首,却无一人敢抬头直视圣驾。三年前随父皇出席春社时,他尚需与诸王挤在末席,如今却已能独享这万人屏息的威严——可这威严中,总带着几分令人窒息的孤寂。

“启禀陛下,已至桑林结界。“御前侍卫统领宇文成都的声音透过帘幕传来,带着北疆汉子特有的粗粝。杨广掀开帘幕,四月的晨风卷着桑枝清香扑面而来,却掩不住空气中若有似无的血腥气——那是昨夜宰杀三牲的余味,混着巫祝们焚烧的艾草,在晨雾中凝成一团灰绿色的云。

抬眼望去,桑林入口处的祭台已用新鲜桑枝搭就,十六名巫祝身着玄色礼服,手持牛耳尖刀肃立两侧。青铜鼎中腾起的烟雾里,隐约可见鼎身铸着的“野合而孕“古篆,那是大禹时代流传下来的纹路,记载着先民顺应天时的礼俗。杨广的目光从鼎身移开,落在跪伏于祭台前的少女们身上——她们的素纱襦裙被晨露打湿,紧贴着脊背,勾勒出少女特有的曲线。

文武百官在辇车后依次下马,朝笏相撞的脆响里,傅慎的朝靴踩断了一根新生的桑枝。他慌忙扶住腰间玉佩,触到上面“糟糠之妻“四个字,掌心不由得沁出汗来。这是发妻陈氏婚前亲手刻的,如今她卧病在床已三月有余,他却要在这桑林之中,目睹帝王与朝臣纵情歌欲——那些在儒家典籍中被斥为“淫祀“的场景,此刻却要被奉为“古礼“堂皇上演。

“春社吉时已到——“巫祝长吟声撕破晨雾,六十四名少女手持桑枝鱼贯而入。她们身着素纱襦裙,领口缀着未干的露水,发间柳枝环上沾着细碎的杏花。为首少女抬眼望向来路,眸光流转间,杨广忽然觉得她像极了晋阳宫里那个被他赐死的舞姬——一样的眼角上挑,一样的唇畔含春,只是少了几分脂粉气,多了些山野间的泼辣。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却触到传国玉玺的冰凉,指尖骤然收紧。

司乐官敲响青铜编钟,第一声钟鸣里,少女们挥动桑枝跳起《扶桑树舞》。傅慎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却见绣着茱萸、石榴、并蒂莲的绣鞋在他眼前掠过,鞋尖沾着的晨露滴在青石板上,洇出形状各异的水痕。他想起陈氏晨起时,总要用细帕子蘸着温水替他擦拭鞋面,连鞋底的泥渍都要一一剔除,此刻却觉得那些水痕像极了陈氏咳血时落在绢帕上的斑点。喉间泛起一阵腥甜,他连忙低头咳嗽,朝笏却不慎跌落,砸在光禄大夫裴矩的脚背上。

“傅大人这般紧张,莫不是怕冲撞了圣驾?“裴矩低声调笑,袖口滑落处露出几道新鲜的抓痕,“昨夜在醉仙居,某家可是听说,傅大人与尊夫人成婚十载,至今仍分榻而眠?这般...节欲,可是伤了阴阳调和啊。“

傅慎的耳尖瞬间涨红。他弯腰捡起朝笏,却看见裴矩腰间挂着的香囊——正是去年春社时,一名少女送给他的定情之物。那香囊上的并蒂莲针法,与陈氏绣给自家小儿的虎头鞋如出一辙。桑林深处忽然传来一声少女的娇笑,惊起几只白鹭,翅影掠过杨广的辇车,在龙袍上投下斑驳阴影,恍若龙身鳞片在晨光中翕动。

祭台上,巫祝们开始吟唱《祈年咒》,声音低沉如地下传来的雷鸣。杨广望着鼎中翻涌的“宜男汤“,忽然想起开皇年间随父皇参加春社的情形——那时他还是晋王,站在队伍末尾,只能看见父皇杨坚腰间的玉佩在桑影中时隐时现。如今他登上皇位不过两年,却已能清楚看见鼎中汤汁里沉浮的枸杞,红得像极了陈贵人小产时的血珠。宇文成都递来玉杯时,他忽然开口:“今年的汤,比去年腥些。“

“回陛下,“宇文成都垂首,“今年用了三对童男童女的指尖血入鼎,巫祝说...更能感召神灵。“

杨广挑眉,饮下汤汁时舌尖泛起铁锈味。抬眼间,却见为首少女阿桃正拨开桑枝望向自己,柳枝环上的杏花颤巍巍欲坠,像极了她即将滑落的衣襟。他忽然想起绿袖临死前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有恐惧,有哀求,却也有一丝让他心悸的轻蔑,仿佛在说:“你终究成了自己最厌恶的人。“

晨雾渐散,桑林中的日光愈发炽烈。傅慎看着杨月带着五名少女走进树林,他们的笑闹声惊起一片蝶群,白色的翅膀扑棱棱掠过他的朝服,在素色布料上留下星点鳞粉。他摸向腰间的玉佩,触到“糟糠之妻“的刻痕,忽然想起陈氏嫁给他时,曾在桑树下对天起誓:“生当同衾,死亦同穴。“此刻,桑树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嘲笑这誓言的脆弱。

祭台方向传来牛鸣,三牲之首的玄牛被尖刀刺入咽喉。傅慎闭上眼睛,却躲不开鲜血喷溅的声响。温热的血珠溅在他手背上,他猛地睁眼,看见杨广的辇车正缓缓驶入桑林深处,明黄色的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皇帝半张冷峻的脸——那脸上没有丝毫怜悯,只有上位者对仪式的漠然审视。

这一日的春社,便在这庄严肃穆与荒淫放纵的夹缝中,缓缓拉开了帷幕。桑林的枝叶沙沙作响,像是千年时光的低语,诉说着古老礼俗与现世皇权的碰撞,也诉说着每个卷入其中的人,如何在欲望与道义的漩涡里,渐渐迷失了最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