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医融合

一、体医融合的概念

体医融合是指将体育与医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健康,通过医学手段保障运动安全,实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身体、增强体质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体医融合旨在实现体育卫生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健康资源的配置,提升健康服务效率,最终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体医融合将体育技术、医疗技术等健康促进手段综合应用于人们的科学健身、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等领域。医学理论与方法在运动健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运动风险评估、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伤病诊治等环节提供科学指导,帮助人们规避运动风险,实现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体医融合的实施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体医融合的发展。同时,医疗机构、体育机构、社区组织等社会各方面也需要积极参与,共同为人民健康服务。对于老年人而言,要向他们积极普及运动健身的益处以及运动预防衰老,预防或者改善慢性疾病的理念。通过体育运动结合医疗检查、身体素质检测、健康知识宣讲以及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水平与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体医融合的内涵

(一)满足公众健康需求

体医融合要求从人的健康发展出发,旨在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体育和医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更科学、更实用的健康服务方法。这种融合不仅使体育活动更具科学性,也让医学手段更具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健康。

(二)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贯彻健康“关口前移”的理念。这意味着将重点从治疗已存在的疾病转向预防疾病的发生,凸显了预防在健康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于预防疾病和康复都有重要贡献,是构建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链条的重要环节。

(三)推进医疗的监督功能

在体医融合中,医疗的生理、生化等指标被运用到体育运动中,这不仅确保了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还强化了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这种融合是实现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学健身转变、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

(四)体育与医疗系统改革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推进医疗制度与体育制度的改革成为必然趋势。体医融合将体育与医疗系统的优势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这不仅是体育与医疗系统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体医融合的价值

传统观念认为,健康即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疾病是机体不良的状态,祛除疾病,让身体恢复健康便要求医问药。换言之,要得到“健康”就要“摆脱疾病”,而“与疾病斗争”必须求助“医学”,医学成为诊断疾病、对抗疾病的唯一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从仅“生理”提升至“身心并重”。世界卫生组织诞生之初,便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为消除疾病或消除羸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交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如果说医学的本源是治疗患者疾病,恢复患者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那么体育服务的重点便是对疾病的整体预防以及患病后的康复调节;医学服务的对象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在医疗概念中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运动,用医疗的手段服务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还能减少老年人的压力和焦虑、改善认知能力、提升积极情绪;同时,能够增强老年人与社会的融合,保持和发展社会角色。

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最佳形式,两者结合既可有效摆脱医学对药物过于依赖的弊端,又可克服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过程中过于粗放的缺点,这种绿色健康的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另外,体医融合模式主张从体育学、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社会学等方面综合考虑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一旦得到推广,其对抑制较多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控制过高且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降低老年人因病失能率,提高老年人疾病康复率等方面的效果将显而易见。

(一)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罹患各类疾病的几率增加。体医融合是将医学理论理念与体育实践经验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是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服务模式,它采用运动的手段代替传统医疗手段来预防疾病、促进人体健康,具有效果显著和副作用小等优点。作为各类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通过科学体育锻炼可有效地加强老年人的免疫机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可以大大缓解公共卫生压力,减少社会和家庭负担,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体医融合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求。

(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老龄化、高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不断加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困扰整个社会和家庭的现实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中的重要一环。强化体医融合,发挥其治未病作用,对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和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体育健康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体育锻炼不足,使得各类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我国公共卫生业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造就了体育健康服务产业巨大的潜在市场。体医融合为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方向。这场关乎全体国民的健康革命代表了新时代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将催生更多的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并非进行体育锻炼就一定能拥有健康的身体,适宜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延缓机能退化,但不科学的锻炼也能危害健康。因此,要想达到健康平衡,前提是必须平衡体育学、医学、营养学、社会学等领域之间的关系,实现体育健身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跨界融合的新局面。

(四)缓解医疗卫生费用压力

体医融合通过将体育和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健康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升健康服务效率,最终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体医融合可以加强运动健身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例如,运动处方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患者可以减少对药物和手术等医疗资源的依赖,进而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体医融合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体育卫生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健康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还可以减少因服务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医疗纠纷和赔偿费用。此外,体医融合还可以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行为的形成。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降低发病率,进一步减少医疗卫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