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尊知道答案:如何成为被机遇善待的人
- 王亚南
- 3934字
- 2020-08-29 09:12:23
为什么摆脱不了低自尊的影响?
我们对信息毫无抵抗力——记忆需要审视
为什么说,我们对信息可能是毫无抵抗力的呢?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信息”是如何被输入进大脑认知系统的?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导致哪些相应的后果?如果低自尊心理是一个因为信息输入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那么,到底是哪些错误的信息被输入了?
为了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我们用电脑信息处理模型来类比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因为这两者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简单来看,电脑和人类大脑的工作流程都从接收信息,即输入功能开始,再进入处理信息的流程,然后通过复杂的分析、归纳、理解等步骤,逐步做出决策,即,组织并输出指令,最后,就是执行指令。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描述,实际过程非常复杂、多变。
那么,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所包围,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信息,其具体数量则很难给出一个可以量化的答案。而我们要从海量的外界信息中“挑选”出需要被输入的特定的信息,并不容易。
挑选被打了双引号是为了说明,其实这个挑选过程是异常复杂的,心理学专业的人,甚至需要用一整个学期来研究和学习,大脑是如何使用注意力来确认优先输入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输入它们。在这里,我们简单地解释“注意力”与信息优先选择之间的关联。
那么,哪些信息会被优先选择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孩子能更加快速地识别出母亲的面容(Farroni, Csibra, Simion, & Johnson, 2002),即,信息的优先权和婴儿的生存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妈妈不在身边时,婴儿就会哭闹,可是一旦看到妈妈的面容,闻到妈妈的味道,或者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安静下来,因为婴儿知道,当自己接收到与妈妈相连的信息时,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得到照顾,就会更加安心。
不过,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信息输入不再单纯是为了生存需要而设计,日益丰富多元的原因和动力导致信息输入的需求变得更为复杂,也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问题。
例如,当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大脑会逐渐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完善“我是谁”这个概念。而当大脑熟悉了有关于“自己”的一切之后,就开始挑选那些自己熟悉的,或者认为和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信息来优先输入,这也造就了“主观性”现象。
而且,这个输入过程可能还会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理解为大脑开始“犯懒”了,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什么都好奇,都想探索,而是偷懒套用长期形成的固定模式、固定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量是有限度的,这也需要我们高效率地利用自己的大脑资源。
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大脑在逐渐形成“自己”这个自我认知概念之后,会使用它开始区分哪些信息和“我”有关或者是“我”熟悉的,而同时也会倾向于忽略不熟悉或者和自己关联不大的信息,好让自己不必过度花费时间、精力去分析处理它们。那么这样推理,造成一个人低自尊思维模式的一个根源就是,我们可能筛选并输入的那些与自己相关的、熟悉的信息,恰好正是对建立健康自信不利的信息。
“核心负面自我认知”就属于这一类的信息。虽然它会妨碍我们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但因为它具备高熟悉度和与自身高度相关这两个特点,这些负面信息依旧被大脑优先选择、输入,导致自己分析并感受这些负面信息,从而对自身和环境产生负面认知,而做出带有偏见的判断。
我们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个现象:假如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里有一些不友善的人,他们可能是朋友、同学,也可能是家人、亲戚,当这些人对自己调侃、冷嘲热讽,甚至使用语言暴力或情感暴力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被周围的环境所接纳,从而产生带有负面偏见的自我认知,让一个人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攻击。
比如,一个人因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被叔叔婶婶评价为“笨、不会读书、浪费家里钱”等等,听了这样的话,孩子的心里一定会很难受。如果此时孩子的父母为了顾及亲戚面子或其他原因,不制止亲戚对孩子的嘲笑贬低,甚至会随声附和亲戚来贬低孩子,时间久了就会在孩子周围建立起一个对自我进行负面评价的环境,让孩子对这些不友善的行为习以为常,直至产生认同。
与此同时,孩童不成熟的认知能力注定了让他们容易成为负面环境里的受害者,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这些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历。孩子的大脑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些负面信息的反应逐渐敏感,把优先输入对自己不友善的信息发展成为默认习惯。
信息输入之后,就是对信息的处理,即“解读”。
继续前面的案例,孩子对亲人们的冷漠、调侃、妒忌,或者不作为等行为进行解读,得到的结论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他们会这样对待我”。这种解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之一就是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厌恶”,讨厌并回避人际关系,拒绝与人亲近,因为孩子根本不相信别人会喜欢、善待自己。而这种孤立自己的状态会强化孩子的低自尊心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结合之前在信息输入方式的环节里我们提到大脑往往会不去深入分析熟悉的信息,而做出“因为这个情景很熟悉,所以它和我的关系很密切”类似这样囫囵吞枣式的解读。这个解读产生的后果是当所谓的熟悉信息让自己自尊受伤,感到痛苦时,大脑甚至会以“自我欺骗”的方式进行进一步解读,即,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以保持内在的认知协调,避免让自己消耗更多精力去做反抗,所以更不会搜集证据来推翻自己从环境中接收到的负面反馈。
可是,为什么大脑会让我们认为“我被这样对待是正常的”呢?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可供参考的模式、那么丰富的人生体验来协助我们做对比,做判断,分析对错。当自己生长的环境出现高度一致性且长期的对自我进行贬低情况的时候,一个人的内心虽然承受巨大压力,可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体验来判断人性、了解自我,在面对内心的认知失调状况时,就只能通过不断强化认同自己内心深处的核心负面认知,例如“我的朋友们和亲人们都这么对待我,都说我这不好那不好的,那我一定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一个没有用的人”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认同大多数人或者重要他人的意愿,好保持自己内外的认知协调,避免受到更大的精神和心理折磨。
练习
回忆一下最近发生的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情,重点关注这件事情传达了什么信息?这个练习帮助我们觉察自己容易把哪些信息优先输入到自己的思考过程中。
这个信息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如果无法明确自己首先关注到的想法,那么可以觉察一下,自己首先体验到的是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对许多人来说,感觉比思维来得更直接,不过感觉往往都有它相对应的思维内容。比如,一个人感受到“羞耻感”,当他仔细探寻与这个感受相对应的想法时,可能会觉察到其相对应的想法是“我知道自己软弱无能”。不过,如果这个探索过程让你不愿面对,就暂时停止练习。因为不好的感觉是过去的创伤性体验造成的,不建议在没有专业心理疏导的情况下自行回忆,以免激发创伤感受,伤害自己。
再看“命令”和“假设”引发的行为——找回初心
为什么由“命令”和“假设”引导的行为是“实际无用”行为?
回到不敢素颜见人的女孩子的案例,如果她是因为担心没有完美妆容,大家不喜欢真实的她(想法)而逃避社交(行为),在“功能性”的作用下,这样的想法和行为确实可以暂时帮助她达成目的(化妆让她社交时更自信)。大家赞美她的妆容时,她的自尊心得到暂时的满足,产生“有颜值就有价值”的想法,从而导致自己不断地做出“饮鸩止渴”的行为 ——只有不断维持住颜值来确保自身的价值感。
这反映了思维导图中展示的“实际无用”行为的意义,即,用某一行为进行“自我保护”,达到“提升自尊”的目的。但这种暂时性的体验无法盖过自己内心深处的负面信念,例如,“我不值得被爱”“我没有价值”等这样的负面认知依然存在,依然在潜意识中运作。核心负面认知会让这位女孩子对任何有关自身形象的反馈信息都格外敏感,将它们“优先”输入,形成与其对应的行为模式,重复执行,甚至成瘾,比如,化妆成瘾、整容成瘾。
一旦形成重复性闭环思维和行为模式,就很难产生动力或者勇气去尝试新的模式,或者验证这一核心想法是否客观,从而失去更多丰富的生命体验。
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女孩子在不化妆的情况下与朋友见面,发现大家依旧很友善,并没有在意她的妆容,夸她素颜更真实更美,那么,她能否会重新审视“颜值即价值”的价值观呢?
只有具备了验证自己核心认知的勇气,才能了解低自尊心理形成的原因,从而鼓励自己改变。
练习:找回初心
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闭环”?
它们阻碍了你做哪些尝试?
当你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时,面临了哪些困难,你会失去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复习
有熟悉感、已被自己判断为与自己高相关性的信息,会被“优先选择和输入”进我们的大脑。大脑用更省力的方式,比如,以惯性思维模式 “解读”这些信息,给了负面评价信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机会。这是核心负面自我认知突破我们心理防线的第一步。
接下来,大脑的“解读”功能会发挥作用。刚刚提到,因为大多数时间大脑为了更高效率地运作,会采用一些“默认”模式来处理自己熟悉的信息种类,那么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当被贬低、指责的时候,反而会用更严厉的自我攻击和自我贬低的方式来当作让自己受到鞭策,变得更好的指令,长此以往,大脑就会把“默认”处理类似负面信息的方式设定为对自己严苛的责难和挑剔。那些被优先输入负面信息一旦被我们重复使用,谈何积极愉悦的心情?这就好比同在起跑线上,有些人的腿上早就绑满了重量不一的大大小小的沙袋,他怎么可能轻快地奔跑。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分辨自己是否被“命令”和“假设”所控制,而不断去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认知行为闭环”,即自己的舒适圈,循环往复地执行这些“实际无用”的行为,让自己维持并保护所谓的自尊和自信,避免承受打击。
尝试新方式是打破这一闭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