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不配看菊花,西门庆排第一,偏偏有人送了他几十盆难得品种的好菊花,真是糟蹋了菊花。《聊斋》里的黄英篇,姐弟具为菊精,自言姓陶,大约是为了纪念陶渊明。弟弟很洒脱,以贩菊为业,还有说辞,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最终大醉一场,丢了多年修行,诞生了一个醉态可掬的新品种。奇人奇事,读完总觉唇齿含香。
第一次看菊花,是在冰天雪地时。大约环境不同,那棵菊花开时,每日清晨拉开窗帘,玻璃窗上的冰凌跟木头窗框一样厚。菊花放在油漆剥落的水泥窗台上,翠叶纷披,开着两朵白色的花。品种就是现在花坛里铺天盖地最常见的,然而当时当地,弥足珍贵。见的人都赞不绝口。
冬天不能出去玩,每天在热烘烘的炕上就着炕桌“画”字完毕,无所事事,就把菊花搬到桌上狂嗅清香,细看每片花瓣的细致纹理,老老实实坐半天。姥姥提议把菊花画下来,发下纸笔来,画来画去总不像。若干年后的某一天,随笔一画就是极生动的一朵,非手之功,是当年那两朵菊花根植在记忆里,盛开到如今。
前几年每到秋天必去看菊花展。菊花展里的菊花争奇而不斗艳。菊花的颜色即使大红也有古斜阳般的暗淡,是清高出世的味道。大朵叫狮子头的,样子神似一个头发蓬乱的调皮孩子,不像菊花。最遗憾的是一条长长的布满菊花的通道走过,闻不到香气。没了香气的菊花,像徒有其表的美人,一眼看到全部,没有余韵。